词条 | 李宝义散文精选集 |
释义 | 书籍简介书 名:李宝义散文精选集 作 者:李宝义 出书机构: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网络支持:个人出书网 老人出书网 学生出书网 家谱族谱网 推广发行:时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传:时代教育出版社 时代文献出版社 时代作家出版社 家谱族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开 本:850×1168 1/16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作者简介李宝义,笔名李亚梓,工程师。1936年生,北京人,汉族。1956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道路与桥梁专业。先后在北京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和北京市市政工程局工作四十年。曾参加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新闻培训班脱产学习两年,参加北京语言文学自修大学培训班学习三年和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中文写作培训班学习一年。先后加入北京土木建筑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华艺术学会、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中国世界华人作家艺术家协会、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和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一级作家。1996年退休。 1960年—2010年,先后任《北京日报》、《北京晚报》通讯员、《时代文学》特约通讯员、《市政工程报》特约记者、中国文化艺术家协会理事、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先后为《书评周刊》、《读者》、《大众文摘》、《周末文汇》、《中外期刊文萃》、《中华文学选刊》、《人民文摘》、《青年文摘》、《海外文摘》、《纪实文摘》、《新阅读》、《时代文学》和《格言》等多家杂志社撰稿和荐稿,有多篇文章被采用。其中,本人撰写的散文《买盗版书的乐与苦》在《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上发表,《回忆天安门广场石版道》在《北京纪事》上发表,并入选首届“华夏作家网杯”文学大奖赛优秀作品。 2002年—2010年,中国文艺家创作协会、中华艺术学会、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国际中华文化艺术协会、中华国际名人协会、欧美同学基金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先后授予“人民作家”、“优秀中华文学家”、“优秀中华文艺家”、“中华人物·共和国建设者”、“今日中国之星”、“共和国改革开放先锋人物”、“中华百业杰出新闻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功臣艺术家”和“建国六十周年中华精英人物”等荣誉称号。 同期,本人简历和《回忆天安门广场石版道》、《波兰的文化名城与历史风情》两篇散文先后入编《中国作家选集》、《中华作家大辞典》、《中华文学家大典》、《中华文艺家大辞典》、《中华艺术家国学大典》、《全球华人名作大典》、《光彩人生回眸·红色档案》、《中国改革发展与创新研究文选》、《中国和谐创新与科学发展研究文选》、《世界民间文艺家大辞典·中国卷》、《世界知名文化艺术家》、《首届“时代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优秀作品选》、《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人才苑》、《辉煌三十年·中国改革功勋先锋人物作品集》、《中华人物——共和国建设者》、《首届奥运人文风尚杰出艺术家作品集锦》、《盛世中华·全国百业杰出新闻人物大典》、《新苑集萃·中国作家创作年会获奖作品集2009卷》和《祖国万岁·建国六十周年优秀文集》等27部大型历史纪实文献辞书。 2006年—2010年,本人撰写的格言、箴言入编《中华名人格言》、《八荣八耻箴言录》、《中外哲理名言》、《当代社会名流经典格言》和《共和国名家诗词格言精选》等5部大型格言类丛书。同期,本人简历入编《复兴中华,道德模范·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海内外杰出人物作品集》、《百业建设功臣·辉煌人生篇》、《共和国功勋人物志》、《中华名人铭鉴》、《辉煌六十年·中流砥柱》和《祖国万岁·建国六十周年中华精英盛典》等8部励志类大型名人名录文献丛书。2006年—2007年,本人主编《她就是波兰!》和个人专著《李宝义散文书信集》两本书均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2006年—2010年,先后荣获“首届中国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文学类银奖”、“中华艺术家国学金奖”、“首届艺术家华表奖”、“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作家金笔奖”、“2009中国作家创作年会散文作品一等奖”、“首届世界民间艺术最高奖和平鸽金奖”、“世界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首届世界和平民间艺术作品大赛金奖”、“共和国艺术家金星奖”和“中华博学艺术金爵奖”等12项大奖。 书籍目录作者简介 7 前言:期盼好书常存 8 序言:宝义意志坚 9 写在前面 10 对北京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工作三十一年的回顾 13 对北京市市政工程局工作九年的回顾 16 回忆天安门广场石版道 17 迎接北京市市政工程实行施工招标投标管理的春天 19 说“墙”——对墙的一些反思与联想 20 李亚梓在北京市委党校的美好时光 22 记忆·思维·兴趣 23 女皇才智超群的缘由——长篇历史小说《武则天》读后感 26 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良师益友——读《学习的革命》随感录 27 关于《红楼梦》书籍的收藏与阅读 29 买盗版书的乐与苦 31 看不完的书 33 对童年时过端午节的回忆 35 怀念父亲 36 父亲的炖酱豆腐肉 39 怀念母亲 39 母亲的藕馅饺子 42 靴毛带米 42 阖家康乐同进步 43 我们也是“文化使者” 44 儿子在为“世博会”效力 45 国学新读感悟随笔 46 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博大胸怀 50 以书为伴,与书结缘 52 向书友推荐三本书 53 报喜鸟带来的喜讯 54 和平街的春天 55 我喜爱美好的秋天 56 家门前的变迁 57 消失的八大公坟 58 拔“尊” 59 我的生活乐趣 59 关于“经典” 62 关于治疗胳膊疼所发生的事情 63 乐彩凤的健康情况报告(外一篇) 64 背影 67 漫话柚子 69 保姆的自我表白 69 简述关于对更换保姆的殷忧与遐想 74 更换保姆 76 我也当一回强者 77 我的波兰儿媳妇——来娜达 78 波兰的文化名城与历史风情 81 记波兰驻华大使馆的几次招待会 84 熠熠闪光的钻石——浅谈耐人寻味的波兰电影及电影人 86 给波兰驻华大使馆杨·穆达先生的信 89 网上的乐趣与搬家的辛苦 90 欢度圣诞节 91 我的启蒙老师唐亚伟 92 反对和批判说瞎话说假话,提倡和颂扬说实话说真话 94 话译枫桥夜泊——重写张继唐诗一首 95 谱写生命新篇章——记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抢险 96 新编圣贤经 97 学国学心得随笔——夜读《中华圣贤经》感悟诗 97 预祝第29届奥运会举办成功 98 喜迎“世博会” 98 祖国万岁 98 强国寄语 99 李宝义的格言与箴言 99 给《书评周刊》报社编辑部陈年、柯林丽的信 100 给《中国电视报》“文汇奥运”版编辑部的信 101 给《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的信 102 给《北京燕山出版社》的信 103 后记 104 书籍前言爱读书的人常常能感受到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清冷寂寞时,能在书中邂逅到温馨欢快和精神的愉悦;心浮气躁时,能在书中感悟到天高云淡和宁静致远;翻开五颜六色的封皮和扉页,自有风雨扑面而来,星光涌现,能让人感受到在炎热的夏日里好似冬天的一丝凉意,在深山中连续不断地听到海水汹涌澎湃的涛声。 每一本好书都有其魂魄所在,只要满怀虔诚、平心静气,就会吮吸到醉人心魄的气息。消沉烦躁时,会不懈地给人以鞭策和激励;骄傲自信时,会冷峻地给人以谨慎与自审。无论何时,只要清茶一杯,一卷在手,万千世界尽揽于胸,尽收眼底,便会聆听到书的脉搏,感受到思想的深远,领悟到作者的生活及情感历程。书能令人心旷神怡,让人欢欣鼓舞、心满意足,不禁喜悦,也能让人潸然泪下,既回味悠久,又荡气回肠。 好书不但有思想,而且有血肉,有感情。揽书入怀,犹如落寞时面对一位不期而遇的故人,温暖而心动。一书在手,书里书外,学识、修养、亲情、信仰,便会在心头融会、奔涌;世俗的功名利禄、哀戚忧愁,可以搁置一旁,临绝顶而众山小的气概便会油然而生。 不爱读书的人以读书为苦。相反,爱读书的人以读书为乐,缺少则若有所失。由于日常生活的劳累,有时也有烦恼和疲惫,但那是对好书的期盼。有时常常叹息,满世界为何寻找不出一本好书?现在图书虽然很多,然而属于低劣不良的也不少,时常倒了阅读的胃口。若能好书常存,清泉常流,定然是心驰神往,风月无边。 诗人戴望舒在其一首诗中说:“问我欢乐为何在?窗前明月枕边书。”在窗前明月之下,在清风明朗之中,真心和耐心的期待,将有另一本好书让喜爱图书的人去阅读与欣赏。同时,那种极其美妙的心情也是可以想象的。 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新时期,特别是在近十几年来,也确实有不少好书先后出版,尤其是一些关于我国古代汉语名著和有关国学的图书不断涌现,和读者亲密接触,让读者有了一种好书读不尽的感觉。这种感觉极其美妙,真的让人心情舒畅!好书让人爱不释手,不愿放下。 本书序言我认识李宝义先生已经有二十年了,他撰写的文章,不仅仅见诸于各类报刊杂志,而且,在近年来,又有更重要的精华浓缩在他自己的散文集子里。 前两年,他出版了一部《她就是波兰!》和一本《李宝义散文书信集》两本书。他的生活状况大家都是知道的,由于他的老伴有病,他的家庭负担很重,在时间很紧的情况下,仅仅经过两年多的时光,很快又将出版《李宝义散文精选集》这本集子,作为朋友真的很惊讶,当然,主要还是为他高兴,同时,向他表示祝贺。 《李宝义散文精选集》是在《李宝义散文书信集》的基础上经过遴选,保留了原来散文集里的二十几篇文章,删除了三十几篇文章,另外,又补充了十几篇新的散文作品,放在一起,根据作品内容重新排列先后顺序而合成的。 这本散文精选集收集了李宝义先生半个多世纪人生中社会的不断变化,他触景生情,在思绪激动的情况下写就的文章与书信。其意其情使我感触良多,让我既陶冶了情操,又受益匪浅。我认为,这本散文精选集是值得一读的。 他重视选择适合人民大众的思想体裁,采用对社会能起到和谐作用的内容。他的文章和书信均不拘—格,依照要写的时代具体而定;有叙事、有抒情,寓意深刻,意犹未尽,没有高雅的所谓格调,也不片面使用华丽的词汇,更没有那种哗众取宠的玄妙。该散文精选集,资料翔实,文笔优美,读后耐人寻味。 他的文字有激情,有活力,温柔敦厚。拜读后,使人有一种想干点什么事的冲动。语言虽然朴素,但不简单,对不同事件、社会、人物、爱情、环境,以及对他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切景物,均有生动传神的描写,真可谓恰到好处,那引人入胜的意境更是极富有感染力。那些他细致叙述的往日情结,时刻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许久挥之不去。这可真是: 悠悠半世纪,著作可作舟。 乘风又破浪,心灵任遨游。 宝义意志坚,铁块磨成球。 祝君身体健,文章永长流。 精彩赏析我主编的《她就是波兰!》一书已于2006年1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了。第1版印刷2000册,因为是自费出版,按照出版单位的规定,作者本人助销1000册。2月底,印刷厂的孙师傅打电话询问我家地址,第二天亲自开车把书送到我家。这本书是我有生以来经过近8年时间搜集整理并不断补充修改后唯一出版的一本书,除正文以外,从内容提要、目录、前言、后记、参考书刊目录到封面设计均为本人亲自编写,并用电脑打印初稿,我还邀请出版单位负责为这本书编写了序,使这本书的全部内容构成一个非常齐全完美的整体。 我收到书后,开始在书的扉页上盖章,两枚印章是事先刻好的。随后便开始了我的赠书活动,我要做一个“以书会友”、“以书交友”的人。除了送给我的哥哥李宝鑫、李宝华,姐姐李淑英、李淑深、李淑华和住在同一幢楼里的几家邻居以外,还送给波兰驻华大使馆的一等秘书杨·穆达先生、文化参赞约安娜·马尔凯维奇、中国翻译赵东女士以及我所认识的一些人。 在4月下旬的一天,波兰驻华大使馆的中国翻译赵东女士根据我那本书后面的电话号码给我打来电话,她询问我家的邮编和地址。原来她准备给我发请柬,邀请我参加5月8日由波兰驻华大使克·舒姆斯基先生和夫人举行的招待会。 5月8日的招待会在上午11:30—13:30举行。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波兰驻华大使馆举行的有200多人出席的盛大招待会。这次招待会是为了庆祝波兰宪法颁布215周年纪念日而举行的。在会上,波兰驻华大使克·舒姆斯基先生简单地介绍了波兰宪法颁布的前前后后等情况。原来波兰的法制建设具有悠久历史,也是一个法制很健全的国家,远在215年前就颁布了国家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的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立法工作的根据。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和阶级专政的工具。波兰共和国与世界各国一样,他们很看重宪法的权威性,对宪法极其重视,为了庆祝波兰国家宪法颁布实施后取得的辉煌成就特举行盛大招待会,以此活动来纪念宪法在国家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那天,我在波兰驻华大使馆一进门宽敞的大厅里,很荣幸地见到了波兰大使克·舒姆斯基先生和夫人及文化参赞约安娜·马尔凯维奇女士和一等秘书杨·穆达先生等人。杨·穆达先生用一口流利的汉语对我说:“您编写的那本书很好。”我听了以后很高兴,产生了一种自豪感。在大使馆的另一个大厅里,我再次见到了中国翻译赵东女士,她告诉我说:“易丽君、林洪亮她们都在。”我听了以后,很想认识这两位著名翻译家,于是我便向赵东女士问道:“可以给我引见一下吗?”她马上回答说:“可以。”于是她把我带到靠里边的又一个大厅里,把我介绍给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系教授、著名翻译家易丽君女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字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翻译家林洪亮先生等人。那天,我带去了10本《她就是波兰!》一书,由于在刚一进门的时候就已经把10本书全送给了大使馆的文化参赞约安娜·马尔凯维奇女士,当见到翻译家易丽君女士和林洪亮先生时已无书可赠,我只好答应她们在下一次见面时再送给她们。这次招待会让我结识了我书中的两位译者,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这个意外收获让我感到莫大的荣幸。 7月20日下午18点在波兰驻华大使馆举行的鸡尾酒会,是我第二次参加波兰驻华大使馆举行的有250人出席的盛大招待会。这次我带去10本《她就是波兰!》一书,送给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编辑盛世良、新华通讯社对外部中央外事新闻采编室记者林立平、人民日报社外事局项目官员沈韬和人民日报社新闻调研部副主任刘水生等几位新闻媒体等有关单位的人。 在酒会开始之前,先举行由波兰共和国格但斯克医科大学塔旦乌什·迪莱甫斯基合唱团演唱的音乐会。塔旦乌什·迪莱甫斯基合唱团是波兰最古老的大学合唱团之一,2006年是该合唱团成立60周年纪念,他们除了在波兰国内巡回演出外,还在欧洲、美洲、亚洲等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并多次获得国际奖项。合唱团的艺术总监及指挥耶尔逊·萨兰芬斯基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他1954年出生于波兰索伯特市,1986年毕业于格但斯克音乐学院合唱指挥专业。从1986—2006年,他除了担任合唱团指挥外,还从事教育工作,曾经担任波兰合唱及交响乐协会格但斯克分会艺术委员会委员、副总裁及艺术总监,曾获得银十字奖章及波兰合唱及交响乐协会金奖等多枚奖章。 他们这次来中国,是为了参加在厦门举行的国际合唱团比赛才来中国的。那天在波兰驻华大使馆的大厅里他们给与会者演唱了10几首波兰著名歌曲,合唱团的几十名男女团员嗓音洪亮,歌声高亢,婉转悦耳,旋律优美,每当唱完一首歌曲时,会场里都会立刻响起暴风骤雨般的热烈掌声。 音乐会结束后,开始酒会,所有参加招待会的人陆续进入餐厅,大使馆准备了丰盛的西式晚餐。主食有面包、饺子、炒饭,副食有肉类制品和各种蔬菜,另外还有甜点和各种水果等。大厅里的人端着盘子举着酒杯,大家频频互相祝贺,两个大餐厅里呈现一种既平静祥和又热烈友好的气氛。当时的情景让人难以忘怀。 11月10日上午11:30—13:30点的招待会,是我第三次参加波兰驻华大使馆举行的有近300人出席的盛大招待会。这次招待会我又带去10本《她就是波兰!》一书,除了送给翻译家易丽君女士和林洪亮先生外,还送给了中波友好协会副会长、前驻波兰大使刘彦顺先生和外交部前驻波兰大使裴远颖先生、陈世泽先生及外交部欧洲司马涛涛先生等人。 这次招待会是为了庆祝波兰国庆日。波兰大使简单地介绍了波兰过去的历史沿革。他在讲话中说,从1918年11月开始至今,在过去的88年间,虽然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波兰共和国,曾经取得过自由民主的权利,但是波兰的过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波兰也是一个充满悲情的国度。在过去的两次世界大战中,波兰曾经遭受过俄国、普鲁士、奥地利、蒙古和德国的侵略,遭受了战火的蹂躏,特别是遭受德国纳粹的侵略,受到极大的伤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人民在波兰统一工人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不屈不挠,英勇抗击,最后粉碎了德国纳粹的进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波兰人民在波兰统一工人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重建家园,治愈了过去战争造成的创伤,恢复了过去原有的状况。后来,又经历了东欧剧变,波兰又一次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成功崛起并发展壮大,国家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东欧的一个大国和一个强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工业国,终于建成了今天繁荣富强的新波兰。波兰国家摆脱困境的速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波兰不但是东欧未来的希望,而且是全欧洲未来的希望。 12月11日下午17:30由波兰驻华大使克·舒姆斯基和夫人主办的招待会,是我第四次参加波兰大使馆举行的近200人的盛大招待会。大使克·舒姆斯基和夫人和大使馆副馆长、公使衔参赞谢宾先生等人站在大使馆一进门宽敞的大厅里迎接出席的客人。我和大使等人握手,并和谢宾副馆长交换名片,并说明我家所在地区的邮编,因为最近大使馆给我寄发请柬,在信封上写的邮编有误,以此更正。 在大使馆的一个大厅里,我还认识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高级研究员王乃成教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童天齐先生等人,并且再次和中波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前驻波兰大使刘彦顺先生相见。这次招待会是一次见面会,出席招待会的人在就餐前后在大厅里站成若干个小圈,互相问候聊天谈心,没有其他的活动。我这次仍旧带去10本《她就是波兰!》一书,送给我初次相识的人。 12月13日下午16:30的招待会,是我第五次参加波兰驻华大使馆举行的有250多人出席的盛大招待会。我仍旧带去10本《她就是波兰1》一书,送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外大使、中央电视台对外宣传顾问龚猎夫先生和新闻媒体等有关单位的人。 这次招待会主要是为了推介乌兰博士论文《波兰民族的良心》中的《斯泰凡·热罗姆斯基小说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和观看根据斯泰凡·热罗姆斯基小说改编的电影《早春》。 我有很长时间没有看电影了。过去我的女儿李春媛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的时候,她经常送给我电影票,我每星期日的上午都去位于北太平庄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大院里的电影厅看电影,经常是放映两部国产新片,如《渡江侦察记》、《智取华山》、《英雄虎胆》、《早春二月》等影片。原来我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就是个电影迷,有时下午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时,得知某地放映露天电影,我和一个叫褚毓昆的同学急忙赶回家,约定在晚饭后到距离住家有几里路的地方一起去看电影。故事片《白毛女》我竟然先后看过七遍也不觉得厌烦。我从中专毕业以后,参加了工作,那时香港电影正上演得特别红火,我记得为了看一部香港电影,不惜用几个小时事先去排队买票,才能看上那部香港电影。我特别喜欢看印度、巴基斯坦的电影故事片,不光是电影的故事情节好看,就连电影里的插曲也很好听,如印度电影《流浪者》里的插曲《拉兹之歌》、《丽达之歌》就很好听,是我过去最喜欢的几首歌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