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梨叶疹病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病名 : 梨叶疹病 病原类别 : 螨类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梨叶疹病由梨肿瘿螨(Eryophyes pyri Pagenst)寄生引起,属于微型螨类。 侵染循环该螨一年发生多代,以成虫在芽的鳞片下越冬,春季展叶后,越冬成虫从气孔侵入叶片组织内,并在其中产卵、繁殖及为害。卵约一周后孵化,由于该螨在叶内的为害刺激,便引起寄主组织肿胀。秋季以后,成螨脱出叶片,潜入芽鳞片下越冬。 危害症状又叫叶肿病,主要为害嫩叶。发病初期在叶背面产生米粒大小的淡绿色小疤疹,逐渐扩大,可达0.5-3mm。随着疱疹的扩大,其颜色在叶片正反两面均逐渐变为红色、褐色直至黑色。疱疹背面隆起,正面凹陷。发病严重时,疱疹密集,使叶片变褐,可早期脱落。 防治方法主要为化学药剂防治,一般两次药即可。第一次药在梨芽萌动时进行,第二次药在落花后5天左右进行。有效药剂有:1.8%齐螨素(阿维菌素)乳油4000-6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3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2000-25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及50%硫悬浮剂200-400倍液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