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沙丘宫变 |
释义 | 简介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突然宣布废太子章而传位于幼子何(即赵惠文王)。后又欲将赵国一分为二,封赵何为赵王,封赵章为代王。这一"分王赵代"计划,引起了赵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斗争。公元前295年,武灵王、惠文王、赵章游居沙丘宫,赵章趁机发动叛乱,欲杀惠文王。赵相公子成急调兵围沙丘宫三月有余,导致赵章被杀,武灵王饿死宫中的历史性悲剧,史称"沙丘宫变"。 事件起因赵主父,嬴姓,名雍,即赵武灵王,赵肃侯之子,战国中后期赵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改革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大型军事改革使赵国的实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成为了战国后期与秦逐鹿天下的最大竞争者。 前299年,正值壮年的赵武灵王做出了一个惊天之举——禅位,不顾长子赵章,直接传位于小儿子赵何,即赵惠文王,并派三朝元老肥义辅佐,赵武灵王自号“主父”。赵主父的想法是以此举摆脱繁琐的朝务,全身心的投入与天下诸侯的争霸战争。 赵主父带兵驻代地,不断的对楼烦、中山、匈奴用兵,取得重大军事胜利。前296年,赵主父灭中山,独吞其地,顺势又北略胡地,拓野千里。 事件经过赵武灵王第一位夫人是韩国国王的女儿,生太子赵章后不幸去世。赵武灵王后来娶了一个美女叫吴娃,吴娃相貌端庄,性格温柔,深得武灵王宠爱,吴娃生下一子,名柯,后来成为赵国国君。过了没几年吴娃病逝,对此赵武灵王十分悲痛,每当想起吴娃,总是愁肠百结,为了报答吴娃对自己的钟爱,赵武灵决定废太子章立吴娃的儿子柯为王。从此,他让曾经辅佐自己立足王位的国相肥义,教导扶助次子赵柯。天赋聪敏的赵柯,在肥义的帮助下很快进入了王的角色。赵柯学会了治理赵国的一套本领。 次子赵柯日益坐大,不足50岁的赵武灵王徒然生起了一种失落感。他看着被废的公子章大度无私一如既往的孝敬自己,后悔自己当时的一时冲动,废了太子又让了王位。在深感内疚的同时,计划着一个弥补公子赵章的办法。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打算把赵国最北面代郡分封给公子章,让公子章做代郡王,赵王柯和代郡王两王并行,自己做父王统治二王东山再起重掌赵国朝政。但这个计划遭到宰相肥义的明确反对。 肥义把赵武灵王的想法告诉了赵王柯,并一块商议对策。肥义要赵王柯做好准备,控制军队,以防事态起变。赵武灵王见肥义不同意,就把此事告诉了公子章和大臣田不礼,暗示他们有所准备,采取必要的行动,夺回王位的权利。 前295年,赵主父携二子赵何与赵章游沙丘宫(今河北巨鹿县东南),赵章与其亲信田不礼谋,乃假主父之命,召赵何。赵何欲往,肥义察觉情形不对,为保赵何,自己先亲往。肥义在去主父宫途中惨遭刀斧手杀害。赵章见事情败露,急领亲兵攻打赵何宫。朝臣李兑与公子赵成早有防备,保护赵王,杀退赵章。赵章见夺位无望,便快马逃亡主父宫,要求父亲庇护。主父心软,遂纳赵章。很快,李兑、赵成带兵包围主父宫,要求主父交出赵章,主父不允。李兑、赵成乃遣人索之于宫中,得赵章而杀之。 李兑、赵成思忖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他们俩无疑也想置主父于死地来保证自己的安全。此时赵何是法律上的国君赵惠文王,除掉相当于“太上皇”的主父,肯定符合赵何的利益。但是赵何、赵成、李兑谁也不愿意,也不敢担待这弑父弑君之名,便又生一条毒计。 赵成、李兑向主父宫中喊话:“后出者夷!”宫中侍从闻此言,如地震来临一般,纷纷外涌,倾巢而出,但唯独不放主父出来,高大巍峨的城墙内只留下主父一人。主父欲出不能,欲食不得,他们不弑君,而是困住主父,让其在宫中自生自灭。 三个多月后,赵成、李兑进主父宫,见主父已死,且形如枯槁,其状之惨,令人悚然。赵何与李兑、赵成为主父发丧,共归邯郸,建立起自己的统治秩序,开始了他们荣华富贵。 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公元前340年—前295年) 名雍,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赵武灵王15岁亲政,他因推行胡服骑射政策使赵国雄居列国,使他成为群雄争霸中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执政31年,政绩卓著,曾被梁启超称为“黄帝以后第一伟人”。后因王位的传递问题,在河北平乡县沙丘离宫,被次子赵惠文王“以围代诛”,饿死宫中。终年46岁。 武灵王为什么要推行胡服骑射政策和不竭余力的大规模建设广宗、平乡沙丘地区的离宫别馆呢? 一方面沙丘之地是中原地区一个难得游牧景区。沙丘地区地处平乡、广宗、巨鹿三县交界处的,地势平缓,与赵都咫尺相望,域内沙丘连绵,水泊纵横,林草繁茂,生活着许多奇珍异兽。同时,在方圆几十里地的范围内,还散布着先帝王们留下的多个御苑离宫。 另一方面赵国是一个轻农耕重游牧文明的国家。赵国与北方戎狄各族交流密切,相互通婚比较普遍,特别是贵族阶层中的通婚成为一种政治联姻,包括赵武灵王在内的君王臣子,除了汉族人的血统之外也混和着戎狄人的血脉。赵国文化无疑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混合体。赵武灵王即位后,重用出身于匈奴的仇液等戎狄外族之臣,采用异地任职的办法,把华夏族大臣和戎狄族大臣异地交流任用,从行政体制上加速了两大文化的融合。赵武灵王的宰相肥义就是胡人之后。沙丘之地类似北方戎狄人居住地的自然风光,正适合了赵武灵王的潜在意识。 再一方面彰显赵国的国力。赵国建国于公元前403年,到赵武灵王去世时已经历了近百年,经多年的争战,特别胡服骑射的政策改革,赵国已从群国争霸的缝隙里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中极少数敢于与秦国叫板的国家。国家的强盛要有国家的象征,所以赵武灵王决心把沙丘一带建成一流的离宫御苑。他让重臣肥义和其它戎狄族大臣进行筹划,调集赵国各地民工在平乡、广宗的沙丘之地大兴土木,建成了让赵武灵王引以自豪的皇家离宫。除了休闲之外,赵武灵王在此多次接待齐、楚、燕、韩、卫、秦等国宾客和来自北方的戎狄族首领,使其成为显耀赵国国力的地方。 遗址平乡县城北6里,有个王固村。王固村又叫王故村,村中有一处沙丘遗址。遗址东西长1500米,宽70米,高3米。上面除了树木草丛之外,有裸露于地表的破砖碎石。据专家考证,这些砖块出自先秦古人之手,距今已有2300年的历史了。 谁也不会想到,在这乱草丛中,竟然深埋着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一桩父子争霸血洗宫门的历史公案。 公元前326年,与魏、楚、秦、燕、齐等国争战一生的赵国肃侯王,含恨离世。他的15岁的儿子赵雍在胡人肥义的辅佐下,登上王位,是为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执政31年,把国土推至现在的蒙古一带,他一生多有建树,特别是推行胡服骑射政策使赵国国力大增,一举雄居列国。 “沙丘宫变”这桩历史公案,似乎提示我们,古平乡境内沙丘离宫的历史,是否也随着赵武灵王和公子章生命的结束,戛然而止永久地画上了一个句号呢?!因为,在沙丘宫变的85年后,千古一帝秦始皇也命陨沙丘。 尽管古沙丘地域很小,尽管平乡县的王固村与广宗县的大平台村咫尺相望,尽管秦始皇病故之地的沙丘一带早在800年前就曾是商纣王肉池酒林的离宫别馆。但秦始皇是个极其迷信极其心细的人,他一生中曾有五次大的巡游,三次是为了祭祀,二次是为了“避凶”化吉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公元前210年的最后一次巡游就是缘于躲避“今年祖龙死”的卜卦,抱病出行。所以,生性忌讳的秦始皇不会路遇赵武灵王丧身之地的平乡县沙丘离宫之所的,况且他已是病危之君,更有严格的禁忌。秦始皇病死沙丘离宫,当是广宗县大平台的沙丘离宫,尽管此地与平乡县王固村的沙丘离宫相距不远,但二者毕竟有别,毕竟相距着一段距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