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梨干霉病
释义

基本信息

中文病名 : 梨干霉病

病原类别 : 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贝伦格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de Not.),属于子囊菌亚门,无性时期主要为大茎点霉(Macrophoma sp.),属于半知菌亚门。

形态特征 : 与梨轮纹病原菌相态相似

危害对象 : 梨、苹果等

分布 : 发生遍及全国各梨产区

危害部位 : 枝干

侵染循环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发病的枝干上越冬,少数情况下也可以在发病后形成的僵果上越冬。春天潮湿条件下病斑上形成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形成当年枝干和果实上的初侵染。

发病条件

枝干发病与树体生长状况有关。树势衰弱,土壤水分供应不足,能加快病斑扩展。在水利条件较差,土壤肥力水平低,土质粘重、春秋季干旱、管理粗放的地区和果园发病较重。苗木和幼树施用氮肥较多、枝条徒长,发病较重;在同梨园中,生长势弱的树发病重,梨树种、品种间对干腐病的抗性差异不显著。

危害症状

斑早期在枝干上为深褐色或黑色病变,病部较浅,病斑呈条带状纵向扩展较快,病斑后期失水、干缩、凹陷,边缘裂开,病斑上形成密布的黑色小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溢出茶褐色汁液。病斑上黑点小而密,在果实上初期为圆形、褐色、略凹陷的病斑。适宜温湿度条件下病斑扩展很快,病斑上呈现同心轮纹。后期斑内可见黑色小点。果实症状同轮纹病非常相似。

防治方法

1.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增施肥料、合理修剪、剪除病枯枝、适时灌水,低洼地注意排水。

2. 苗木和幼枝合理施肥,控制枝条徒长。干旱时应及时灌水。

3. 药剂防治:在苗木生长期,可喷布16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已发病的苗木,应于发病初期刮除病斑,并用托布津油膏涂抹病部,或涂S—921抗菌剂20~30倍液或2%的401抗菌剂。也可不刮除病斑,用刀将病斑纵向划条,然后涂抹401抗菌剂20倍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