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母系社会
释义

产生背景

类母系社会,是台湾以研究男人见长的蓝怀恩女士提出上海的状况。相比其他地方,上海女人在财产控制权、家庭分工等方面都更具强势。上海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更高,这是国人较普遍的一种印象,尚需社会学方面的统计和案例研究的支持。而参与者也全是对上海两性关系有所研究或有所感触的社科领域专家。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是女人的世纪,是心灵的世纪,几个关键词串接起来就是“中国女性心灵”,而上海又活跃在国际风尚文化舞台上,“男女”则是永不褪色的话题。

但上海男人在同上海女人的相处中,却失去了长久以来的权威性。1997年,作龙应台曾在一篇名叫《啊,上海男人》的文章中提到,上海男人可以买菜烧饭拖地而不觉得自己低下;可以洗女人衣裤而不觉得自己卑贱;可以欣赏妻子成功而不觉得自己失败……大在意识上有个误区,认为龙应台是在丑化上海男人,认为他们就是一些帮太太洗内裤,下班后提着两条黄鱼回的小男人,其实不然,她所勾勒的一个男人形象应该是很多女人都向往的:温柔、体贴、细腻、勤快。

而由这样的上海男人和上海女人所构成的社会,她认为就是所谓的“类母系社会”,在上海这个特殊的地方,我可以提出这个特殊的概念,它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与其他地方女性地位的横向比较,二是在上海本地的女性和男性地位相比较。因为上海在性别文化上跟其他地方都很不一样,这个概念可以突显出上海女人的角色优势。当然,我不是一个社会学,这也不是一个严肃、精准的概念,只是通过我个人主观的观察得出的一个结论。

相对于其他地方的女人,上海女人在财产控制权、婚姻自主权、家庭分工等方面都很有强势,男性尊重女性,这些都是母系社会的特质之一。更有甚者,常能看到上海女人打男人,却极少看到有男人打女人的。我一个上海朋友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女人是让男人疼的,不是让她痛,要用心不是用暴力!

形成原因

蓝女士继而分析了“类母系社会”在上海:

其一,上海100多年来一直是以商立城,商业挂帅,而商业讲究的是沟通,这对女性来讲特别有利,在服务性的工作中,女性特质容易得到发挥,这同样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21世纪的女性在很多行业领域里越来越有优势。

其二,上海的轻工业一直很发达,纺织、面粉、丝绸等工厂造就了很多女性就业的机会。而一个女人的社会地位、族地位基本上是取决于她有没有经济能力,一旦她能维持生计,她就不再只是生殖的工具。所以这种轻工业发达的社会条件,从无形中提升了女性的地位,进而冲击到男人的权威。

最后,上海以前有一种买办文化,对男性来说,影响尤其明显。它要求男人不能端着架子,所以上海男人比较柔软、细腻。加之,上海受西方殖民影响大,西风东渐,尊重女性的观念得到加强,不仅是对女性价值的尊重,在生活层面上也能给予更深度的体恤,使女性有自主能力。

表现

在上海所有的离婚案例中,绝大多数是女性主动将自己的丈夫“扫地出门”,这说明女性在情感、经济、社会角色上的自主程度已经相当高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如何在生活范围里再提升,把女性的特质发挥出来,就成为一个新的话题。

一个女人有了社会身份,有了薪资,有了知名度,有了自己的家庭,除此以外,在她的生命里应该还可以延展出一点什么,让自己感受到本身的价值。至于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她提到,在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接下去就是寻找安身立命的方式,发挥自己的力量。

一个女人在安逸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在没有遭到男人迫害、没有太多不公平的待遇下,经济上又能自主,可能就比较缺乏自觉能力。台湾有这么多的社团是因为过去社会非常压抑,比如说,尽管男人已经不适合当父亲了,离婚后孩子的监护权还是判给男性。还有,女性名下所有财产离婚后也要“充公”给老公,真正变得一清二白。

自我实现就是从利己开始,去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然后才有能力去照顾周围的人。也不是非做什么了不得的工作,却可以让女人在自己的领域里成长并做更多的发挥,活得更健康、更自信。

提出者

被台湾媒体誉为“比男人还要了解男人”的蓝怀恩蓝女士,她曾担任过台湾媒体“女人香频道”节目的主持和“男人别走开”节目的策划;在两年前,还创设了亚洲首个从男性文化看男性处境的“21男性协会”。

之后,她落户上海,开始了她对上海男人的研究。积攒了整一年的研究心得,她在讨论会上一连用了几个“不得了”,表达自己对上海男人的敬佩之情。她说,上海男人可能是近代被讨论得最多的“人种”,有一次她上GOOGLE搜索网站搜寻“上海男人”,发现有关条目17000多条;日本男人排名第二,仅11500余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