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常州科教城 |
释义 | 简介常州大学城已更名为常州科教城 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是常州市产学研结合、高科技产业发展、科技自主创新的先导区。科教城打破传统的建园模式,着力构建教育、科技和社会服务三大公共平台,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引进名院名所的科研机构,集聚科技资源,加快科技产业化进程,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园区、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培养园区和科技创新园区。常州科教城是全国第一个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著特色的大学城,是江苏省政府重点项目。 园区规模常州科教城位于武进文教区,远景规划2万亩,学生规模10万人; 首期建设用地5600亩 进城院校6所(常州大学[原江苏工业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完成建筑190万M2,即将启动科技园区1800亩。 高职教育园区是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实验区。由五所高职院和江苏工业学院入驻。工程2002年规划,2003年初动工。近五年来,园区始终把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很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教育培养目标,推行学历文凭、职业资格证书和计算机、外语、汽车驾驶等五种证书制度,努力为学生构架成才立交桥。学生参加全国、全省等各项技能大赛,共获得团体和个人一等奖等奖项130余项;建立校外就业基地1000余个,毕业生连续四年全部就业,其中五所高职院当年就业率均列江苏省前十位,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与园区院校合作办学。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高校及国内著名高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或意向,部分已经启动。目前,已建成环境优美、各项设施基本配套、面向全国26个省市招生、7万名学生进区学习的教育园区。 科教城着力打造教育、科技和社会开放共享的公共平台。集中建设设备先进、规模较大的现代工业中心、现代设计与制造中心和各类实验室;建设拥有2万G容量的图文信息系统和300余万册图书资源的信息平台;建设包括科技会堂、高职技能鉴定所、高技能人才交流中心、面向社会的培训中心、部分产业测试中心、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和科教创新联盟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其中现代设计与制造平台项目已列为省“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科教技术平台的建设,为中小企业科技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提供装备和服务,为学校教师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条件。 城内机构科教城管委会结构设置: 办公室(党工委办公室) 党群工作处 教育培训处 科技发展处 财务管理处(审计处) 工程建设管理处 直属事业单位: 常州市科教城培训管理中心 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 常州现代设计与制造中心 常州科教城创新服务中心(常州市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心) 城内院校常州大学[原江苏工业学院]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入驻机构高科技研发园区是科技研发、科技中介、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的集聚区,是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联合开发,兴建新兴产业等为一体的科技产业园区。主要引进名院、名所的科研机构和知名高校,引进企业集团(研发)总部、研发中心,民营科技企业和留学生创业创新基地及科技服务机构等国内外高科技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研发经济。目前,中国科学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南京大学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研究院、远宇科技瑞声、北大众志等35个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高科技企业的研发中心和总部落户园区。 机关处室办公室综合协调和安排党工委、管委会有关日常事务。负责党工委、行政办公会和重要会议的组织安排和会议议定事项的督办;负责拟年度工作计划、总结,草拟重要文件,审核重要文稿;负责文件的拟定、核发、收转和管理;负责文秘、机要、信息、档案、保密、信访和固定资产管理;负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负责上级机关、委领导批办事项的督查、催办;负责对外接待和科技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培训、考察等工作;负责安全、保卫和后勤管理等工作。 党群工作处负责委机关党务、纪检、组织、宣传、人事、文明建设等工作;负责委机关和直属单位机构编制、人事、劳资、考核、奖惩、保险福利等工作;负责协调和组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有关工作和活动。根据上级党委授权,负责科教城内有关单位干部教育管理、考核等工作。 教育培训处组织实施高职实验区改革的各项任务,协调或负责规划、建设、管理有关共享实验、实训平台,负责现代工业中心(实训中心)的运行和管理。统筹安排城内院校的实训计划和校外的培训计划,制订并下达指令性实训计划;参与实训项目管理团队的管理、考核、评估及奖惩。发展教育培训业,负责协调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开展教育培训等社会服务;协调组织实施技能鉴定和国际资格证书的认定。 科技发展处负责协调产学研合作、科技产业发展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负责直属科技园(含研发中心、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产品测试中心等)的经营与管理,负责招商引资(智)、引技工作。组织引进国内外高科技资源,发展总部经济、研发经济;负责研发机构、民营科技企业、留学生创业创新基地及高科技企业进驻创业的管理;负责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工作,抓好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组织实施技术产权交易;组织科技讲座、科技活动,协调中小型企业创新联盟活动的开展;建设和管理城内外科技信息系统,提供科技服务的科技创新平台。 财务管理处负责管委会财务收支、各项教育资金、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负责对基建工程和大型设备项目的招投标、预决算的审核等内部审计监督;负责编制财务预决算和资金使用计划;负责上级拨款的调度管理等工作;负责对直属单位的财务进行管理和监督。 工程建设管理处负责直属单位工程建设,协调园区内各单位建设项目的规划和管理;负责园区内公共环境的建设、维修和管理。 直属单位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现代工业中心是全国高校园区中第一家开放共享,融产学研一体化功能的大型基地。已建成数控、模具、焊接、汽车、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动漫等13个实训基地。每年可容纳4~5万名学生进入基地实训。建立了共享的师资库,启动了“城本”实训教材体系建设,编写的《机械加工技术实训》、《数控车削技术实训》、《数控铣削技术实训》等教材正式出版,初步形成了运行机制、反馈机制、制约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同时,即将启动建设环保、新能源等实训项目。 常州市科教城培训管理中心常州市科教城培训管理中心座落于科教城东区,拥有5层近10000㎡的培训大楼,功能先进的专用教室50个及一流的计算机网络教室、语音教室、学术报告厅等。生活设施齐全,拥有2300张床位的学生公寓和三星级标准的专家公寓、餐厅、运动场、俱乐部等配套设施。 中心主要职能是对进驻常州科教城的各类培训机构实施管理,组织开展面向园区8万余名师生和社会人士的各类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人才中介服务,并致力于整合常州科教城及国内外优质教育品牌资源,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职业英才。 现代设计与制造中心常州现代设计与制造中心是江苏省“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产品设计、制造、创新与人才培养于一体,是面向装备制造业的高水平设计、检测、加工与制造服务平台。 中心拥有DIXI-JIG700精密坐标镗、MIKRON-HSM600U五轴联动加工中心, HARDINGE-QUEST8/51超精密车削中心、STUDER-S40精密万能内/外圆磨床,BLOHM HP612精密平面成型磨床等世界最精密的加工设备与Zeiss Prismo 计量级三坐标测量机、Taylorhobson 轮廓粗糙度仪与圆柱度仪、Zoller genius 3 五轴刀具测量仪、Renishaw激光测距仪等先进测试仪器。 常州市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心常州科教城创新服务中心主要职责:科研系统的后勤保障。 常州市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心是常州市大学科技园的日常运行管理机构,由科教城管委会与常州九所高校、武进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联合建设。大学科技园推行在常州科教城、武进高新区建立“一园两区”的发展格局,“创业孵化区”设在常州科教城,“产业拓展区”设在武进高新区,充分实现研发孵化资源的集成与共享。 管理中心重点围绕常州市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市场化机制承担科技园招商引资、招科引智、项目开发、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及为入驻企业提供相关政策配套服务。目前,已引进孵化企业42家,建设创业孵化用房10余万㎡。 发展目标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是常州科教城的发展目标和灵魂。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实施优惠的政策、提供优质的服务、创造优良的环境,诚邀各界有识之士加盟,共创辉煌事业! 公交信息乘坐常州公交2路、302路、B11路到常州科教城站下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