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老辽州 |
释义 | 概述“老辽州”是山西左权人对县城老城区的昵称。这是因为左权县原名辽县的缘故。 过去的左权县城特指“城三关”,街道只有寥寥数条。新县城建立在老县城的基础上,这些年来,新城已经使得县城从清漳河东侧的台地上延伸到滨河和清漳西岸,“老辽州”也就逐渐变得现代化了,仅能从遗存的几处遗址上读懂这里的历史遗留。 “老辽州”保留到现在的遗址有“三元阁”、“钟鼓楼”、“文庙”(建于元朝)等,其中,“三元阁”和“钟鼓楼”是原来州署衙门的一部分,两个建筑遥遥相对,一个雄浑伟岸,一个精巧玲珑。“文庙”是先人祭祀大教育家孔子的地方,过去曾经香火鼎盛,在黯然了许多年后,近年来由于各界重视重新加以修葺,古色古香,原貌依存,一些奇形怪状、难以叫上名字的石质雕塑寓意着古代辽州人对教育的重视。 除了以上三处中国特色的建筑,还有一幢不得不提的西洋式建筑,那是美国传教士在上世纪初期来华传教时所建。老人们记忆这样的建筑过去曾有很多,但是保留到现在的只有一幢,成为珍贵文物。当然,它的功能已经与传教无关了。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力度的增大,对于城区原貌保护的紧迫性已经引起一些老人和文化人的重视,对这些为数不多的遗留进行有效维护,对这个县城长远发展将有重要影响。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