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常征
释义

常征,这个名字在我国比较常见,有同名的医师和受贿罪罪犯等。

中文名:常征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北京

出生日期:1974年

职业:导演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

代表作品:《马文的战争》

个人简介

常征,电影导演,中国大陆“第七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凭借电影《马文的战争》角逐国内影坛多项大奖,崭露头角。常征1974年出生,199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2001年毕业,获电影导演硕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中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电视剧部工作,2005年辞职,成为自由导演。

电影作品

1999年 电影《呼我》(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任副导演

导演处女作 电视单本剧《哥哥》(北京电视台出品)

2000年 八集电视剧《枫桥故事》(中央电视台出品)任导演

电视剧《一念之差的代价》(上下集,中央电视台出品)任导演

2001年 毕业作品35mm胶片短片《春暖花开》导演

本片荣获2002年度香港电影神话基金优胜奖,全球柯达学生电影比赛第二名,并入围加拿大多伦多国

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墨西哥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国际电影节的短片竞赛单元

2002年 20集电视连续剧《海城女骑警》导演中国电影集团2002年出品

2003年 创作电影剧本《还乡》、《水之北》

担任大型文献纪录电影《灾难时刻》现场导演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2003年摄制出品

2004年 贺岁电影《笑里逃生》导演

35mm胶片,广东宋祖德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4年摄制出品

本片入围2005年第十届大学生电影节。

2005年 数字电影《水之北》编剧、导演

田壮壮监制,北京数字印象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出品

本片荣获2005年度数字电影百合奖最佳影片提名

2006年 数字电影 《冬暖》导演

田壮壮监制,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出品

本片荣获2006年第十二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数字电影提名2007----2009年 编剧、导演电影《马文的战争》

35mm胶片 西安盛和星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出品

2010年5月全国公映

本片荣获 2010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最佳影片提名

2010年长春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鹿奖提名

2010年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入围电影

2010-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最佳电影提名

入选2010年度中国电影年鉴

2010年 电影 《玩命时光》导演

35mm胶片 盛和星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出品

2010年 数字电影《失踪的爱》导演 编剧

广告作品

曾拍摄广告有

汉王软件

花花牛牛奶

荷氏糖

途锐汽车

节能冰箱

贝思缇饮料

MV作品

《美丽的金海湾》 演唱者:汤灿

成长经历

电影理想:从此我是在拍电影,不是拍一部电影

导演在拍处女作时,都会想到那个最初打动自己的故事,常征也不例外。他早在进入电影学院之前就看过这部名为《马文的战争》的小说,他想通过影像去探寻现代都市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感关系,当终于有资金、能力去操控这个由来已久的计划以后,他又为这个计划的实施付出了漫长的等待与奔走,《马文的战争》上映以后,他也不再去纠结于票房,因为人生最大的一件事了结了,后面的路仿佛就轻松多了。

一叶定未来

常征的少年时代都很迷惘,成长在山明水秀的工业城市信阳,父母对他的寄望就是当一名工程师,后来他也如父母所愿考到洛阳学工程。在这一切看似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里,他茫茫然就到了大三:“那年的冬天,我看到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我突然开始考虑到前途问题,我发现自己不喜欢工程,不愿意做工程师!”常征强调自己不是矫情,有时候那些决定人生的念头就是这样一瞬间被击中。

之后,常征看到了北电的招生简章,冲动地去报名,结果因为洛阳这边的书没读完,被退了回来,大学毕业之后,他一边在信阳电业局工作,一边继续备考,终于考上了北电导演系研究生班。而这段在电业局工作的短暂经历,成为他进校后想拍青春题材电影的理由。

“做电线工的这一段经历,不管是当时我身处的时代还是我接触的人,都无比真实,我只想通过这段经历讲一个少年面对生命的迷惘。”后来因为拉不到投资,常征只能作罢。其实,在这一代出来的年轻导演里,都会有这种通过记录青春来抒发情怀的想法,只是他们面对的市场环境比当年的王小帅、贾樟柯更严苛,所以只能放弃。

对现实妥协

2001电影学院毕业之后,常征早已放下当初想拍残酷青春时的意气风发,同学们都认为自己赶上了中国电影的一个低谷,常征考虑得更多的也是未来的艰难,但他明白,真正的艰难并不来自于这个不太稳定的大环境,而是来自于内心,尤其是创作时应该如何面对真实的内心。后来他回学校给师弟们做讲座时,还会用八个字提醒他们客观面对这个电影圈: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中国可能需要10万个工程师,但不需要10万个导演,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树立自己的风格,通过作品实现自己的价值,杀出重围才能活下来。”于是,他开始做一些小成本的作品,毕业那年执导的短片《春暖花开》获得香港电影神话基金优异奖,并入围加拿大多伦多、香港国际电影节等竞赛单元;2004年执导的贺岁片《笑里逃生》入围大学生电影节;2005年自编自导的数字电影《水之北》获得百合奖最佳影片提名。

常征的战争

常征说他的同学里“贫富分化”很严重,大家将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几年甚至十几年都耗在这个影视圈里了,只是有人选择为艺术献身,有人选择为生活低头,一旦做出选择,大多都很难再回头。而他自己从2001年开始拍出来的短片、数字电影很快就悄无声息,直到2006年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乱拍了,他想到了叶兆言的那本小说《马文的战争》。

为了证明自己的再创业思路,常征找了一部分钱运作,包括买下版权,可是过程比他想象的还要艰难。他到处说服投资人。从2006到2009这三年里,他除了偶尔接几个广告,将全部身心都投到《马文的战争》里,在这过程里,电视版已经火了。在压力最大的时候,常征越来越相信,一部电影的背后永远都是有股势力在推动着它前进,《马文的战争》这部个人化独立制作就是证明,所有创作者不计成本地去拼就形成了这股势力:影片在拍摄阶段,剧组经费有限,王姬等演员偶尔会自己掏腰包、翻衣柜为剧组省钱。

带着这种感动拍完《马文的战争》,常征有种高考结束的感觉,尽管影片入围了首届澳门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和今年的电影频道传媒大奖,但他已没有力气再去关心市场的打分,他只知道自己从此是真正开始拍电影了:“‘马文’的上映,让我相信,艰难的总会过去,下一个十年会更精彩。”

作品解读

1、国产爱情喜剧电影《马文的战争》正式登陆全国院线,在原本为电影《无人区》的上映档中,独自扛起国产片的大旗,与海外大片逐一过招。在《马文的战争》的首映观影会上,影片诙谐幽默的风格以及导演着力描写的“蜗婚族”生存现状,均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百名观众给《马文的战争》打出的了高达85分的平均分,远远超过《夺命手机》、《决战豪门》、《舞出我人生2》等外国影片。近七成观众在看过电影后,用“黑色幽默”对影片进行了评价,而该片最精彩看点依次为:“犀利经典的幽默台词”(32%)、“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36%)、“真实反映了‘蜗婚族’现状”(21%)。影片中最令观众印象深刻的是“马文两度跳城楼”和“四主角打麻将含沙射影”两个经典片段,而观影过程中不时爆发的笑声更是对影片独特喜剧风格的最大肯定。针对这部真实反映出社会生活情感状态的现实题材作品,大多数观众叫好连连,而也有小部分观众对人物情感纠葛表示“看不懂而纠结”,对此,电影《马文的战争》的导演常征首先表示了感谢,“感谢大家看了这部电影,并让我与观众有了思想互动的机会。由于阅历或者理解方式不同,这部电影你可以说纠结,但不可以不看,看了您说烂片,我退钱。”35岁年轻的导演常征意气风发,出于对该片的自信,不仅说起话来底气十足。而且还对该片的“黑色幽默”做出了深刻解读。

人物纠结 叶兆言力挺电影版

电影版《马文的战争》改编自叶兆言同名原著小说,影片将一间蜗居内两个家庭间产生的三段情感纠葛,通过由成泰燊、姜宏波、王姬、李梦男扮演的四个人物演绎出来,深度剖析了人跟人之间情感与责任、道德与爱欲的矛盾所在,堪称是“90分钟的婚姻预警”。影片用现实的无奈感染观众,让人们发现并认识到生活的无情与残酷。“作品里的戏剧冲突是建立在底层市民面对艰辛生活的一种无奈与反抗上,里面有一种对于弱者的悲悯。我觉得电影比电视剧更深刻,更现实,更有生活情趣和内涵。”小说原作者叶兆言在看过电影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对于观众提出的人物间尤其是女主角杨欣的感情过于复杂而难以理解的疑问,常征导演解释说“其实杨欣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作女”,她们可能不符合世俗眼中的规范,但往往有着更坦诚的胸怀,更遵从自己的内心,但这样的人肯定会给别人带来伤害,我只是通过影片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房子升值,感情贬值,《马文的战争》看似包罗各类社会热点话题,但实际上探讨的还是婚姻爱情关系。”

结构紧凑 生活真实更如战场

在影片上映后,有观众反映电影《马文的战争》情节不够冲突,镜头多集中于琐碎的生活细节,而会“有点闷”。事实上,这也是导演常征对电影刻意弱化剧情的处理,通过对人物的内心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细致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困境。在整部电影的场面调度和画面构图上,导演的这一意图贯彻得非常彻底,大量的中近景让画面充满了压迫感,而影片中的场景随时会出现门框、窗框,或者是城墙、围栏杆,让观众更感受到空间的狭窄与人物内心的焦灼,使影片更具有战争的火药味。“生活本来就是琐碎的,如果你的生活像枪战片、警匪片总是充满离奇的情节和紧张的冲突,那么这就不是真实的生活而是传奇了。我要表现的就是身边的小人物,它与电视剧反映的中产阶层相比,显然不是写杜拉拉那样的生活,电影版更体现人物现实的心酸,马文的战争,是每个人的战争,自觉不自觉的你都会参战。”导演常征对于电影情节安排进行了如此阐释。

台词犀利 一语双关“笑果”不凡

《马文的战争》虽然没有曲折的情节,但是结构紧凑,犀利的台词总是一语双关,将“黑色幽默”体现得淋漓尽致,令观众整场爆笑不断,更凸显其喜剧风格。特别是片尾打麻将高潮片段,四个人说每句话都寓意深长,王姬扮演的李芹说的“你就知道点炮,最后连我也搭进去了”堪称台词经典。因为这句话不止说的是打牌,也特指李梦男扮演的弟弟李义将自己卷进了四个人的关系当中而无法自拔,所有当事人又都心知肚明。这样的台词在影片中比比皆是,令影片妙趣横生,导演常征表示,“既然影片穿着的是喜剧的外衣,那么就要达到喜剧的效果。但是笑过之后,你也许还会感到害怕,会哭一场,因为这部影片对情感的分析太透彻,它会让你冷静地自审时感到不知所措。蜗居、中年危机等都只是电影的表层,我要展示的是世人内心欲望的无限延伸,关心的还是人的处境。”

大难不死 结局耐人回味

提及观众不解马文第二次跳城墙居然没死的结局,导演常征给出了这样一个严肃的理由:“你觉得死就一定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如果我们用死去逃避问题,那么你的生活就永远得不到真正想要的答案。其实让马文死很简单,开放性的结局大家更容易接受,四个人的生活也不再纠结了,但是你仍然不知道你真的想要什么。我要马文活着就是希望大家看完电影都能够有个思考:我们到底为什么在折腾着过日子,这个电影给我们每个人一个对情感反省的机会,包括我自己在内。”

在采访即将结束、被问及期待的票房时,常征显示出了第七代导演所具有的锐气,“之前我曾经说过,如果这样的电影票房失败,那就说明现在的电影市场的不道德!作为导演、作为团队,我们是年轻的,但从我们的影片中你已经能看到我们的诚意和对生活成熟的思考。没有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其实是电影迷的一个缺失。看马文,就是看生活中的你自己。”

《马文的战争》

马文,30出头,一个平凡、窝囊、懦弱的男人,靠一家小照相馆维持生计。原以为能跟妻子、儿子过一辈子的平静生活,却因妻子杨欣的出轨而草草离婚收场。

杨欣,过腻了平淡无味的婚姻生活,离婚后与情夫李义“闪婚”,准备组建新的家庭。唯一的问题在于,杨欣将面临与前夫马文、现任丈夫李义、儿子马虎同处一室的尴尬。

正当杨欣与李义兴高采烈地筹备婚礼之时,马文的内心备受煎熬。眼看着前妻与新婚丈夫即将搬进自己的家,男性自尊严重受损的马文一怒之下以跳楼相威胁。一场闹剧过后,婚礼如期举行,马文只得接受与杨欣、李义同屋而居的现实。

婚礼后,杨欣与李义的新婚甜蜜让马文自惭形秽。更令他无法忍受的是,半夜经常被一墙之隔的床笫之欢吵醒。在强烈的嫉妒和压抑下,马文用尽伎俩破坏二人的生活,阴差阳错之下引得笑料百出。

无奈之下,李义开始为马文介绍对象,试图用新的恋情把马文赶出家门。一次又一次相亲失败后,李义把自己的姐姐李芹介绍给了马文。没想到李芹假戏真做对马文动了真情,而马文也在李芹的身上逐渐找回了男人的自信。眼看着马文终于找到了新的爱情,杨欣却发现自己对马文的感情死灰复燃……

一个是曾经背叛自己的前妻,一个是一见钟情的痴情富婆,究竟马文应该在杨欣和李芹之间作何选择?一个是失意潦倒的前夫,一个是强颜欢笑的再婚丈夫,不甘寂寞的杨欣能否把握住属于自己的幸福?一场因“蜗居”引发的战争,就在四人之中一触即发。

2、《玩命时光》

电影《玩命·时光》以“穿越”作为影片主题,片子讲述由秦昊扮演的国文和由秦子越扮演的苏梅在幼年时通过奇思妙想打造了一个全新的魔幻时空,站在现实的世界里,一个人“回顾”了过去,一个人则“展望”了动漫未来。平凡的两个人在穿越的过程中成了英雄和公主,并约定十年后重新相聚。不料重聚之前,因为两个家庭的时代变迁,引发了诸多令人捧腹大笑而又感人的故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6: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