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常熟 |
释义 | 常熟市位于江苏东南部,是江苏省辖县级城市,常熟以悠久的人文历史、秀丽的山川景色、丰饶的物产资源享誉江南。常熟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县级市,中国大陆经济最强县级市之一,位于中国县域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会展和航运中心的前列。中国“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成员。2010年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人均经济成功超越欧盟创始国葡萄牙。 中文名称:常熟市 外文名称:Changshu 别名:虞城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江苏省苏州市 政府驻地:虞山镇金沙江路 电话区号:215500 邮政区码:0512 地理位置:江苏省东南部 面积:1263平方公里 人口:106.69万(2010年) 方言:吴语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虞山尚湖旅游风景度假区,沙家浜旅游风景度假区等 车牌代码:苏EC、ED、EE、EW等 交通运输(公路运输 公共交通 航空运输 铁路运输 水运、海运) 风景名胜(沙家浜风景区 尚湖风景区 虞山国家森林公园 常熟服装城 仲雍墓 言子墓 辛峰亭 兴福寺 彩衣堂 方塔 赵用贤宅 聚福塔 聚沙塔) 地区名人(仲雍 言偃 鱼侃 张光斗 李强 王淦昌 张青莲 时钧 范滇元 戴松恩 吕达仁) 基本介绍地理位置:常熟市为江苏省规划省辖县级市,副地级市,与三线城市经济水平相当,由苏州市代管。简称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经120°33′-121°03′,北纬31°33′-31°50′。东邻太仓,距上海100公里;南接昆山、苏州;西接无锡、江阴;北濒长江黄金水道,与南通隔江相望;西北境与张家港接壤。全境东西间最长距离49千米,南北间最长距离37千米。总面积1263平方公里。 人口情况:常熟总人口 户籍人口 暂住人口 流动人口 约210万 106.69万 75.47万 约30万 交通概览:常熟拥有中国沿海同类城市中最发达的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 轨道交通 沪通铁路(常熟站,待建) 沿江城际铁路(规划) 通苏嘉城际铁路(规划) 市域轻轨1号线(规划) 高速公路 苏嘉杭高速公路(常台) 沿江高速公路(常合) 常昆高速公路(常嘉) 锡太高速公路(未建) 国道(G) 204国道 省道(S) 227省道 338省道 342省道 224省道 跨江大桥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高架道路 常熟环城高架快速路 常昆高架快速路(规划) 通港高架快速路(规划) 海虞高架快速路(规划) 公路运输 常熟长途汽车客运南站 常熟长途汽车客运北站 常熟滨江客运站 人民桥站、国服城市站等 航空运输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距 35KM 75KM 120KM另:常熟市域轻轨1号线、通苏嘉城际铁路、沿江城际铁路也将在十二五期间建成运营。 实情介绍市名:常熟(汉语拼音:changshu) 常熟简称:虞城 常熟别称:琴川、海虞 所属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所属于省份:江苏省(Jiangsu Province) 常熟市委书记:惠建林(副厅) 常熟市长:王飏(副厅) 市四套领导班子办公场所驻地:江苏省常熟市金沙江路10号 时间: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UTC+8。 方言:吴语标准 常熟车牌:苏EA、苏EB、苏EC、苏ED、苏EE、苏EW开头 常熟解放日:1949年4月27日 常熟电视台: CSTV1—新闻综合频道 CSTV2—民生经济频道 CSTV3—影视娱乐频道 CSTV4---城市生活频道 市花:腊梅 市树:红枫 市歌:《要来就来常熟》 常熟水乡代表:沙家浜、梅李、海虞。 常熟美食代表:叫花鸡、大闸蟹、桂花栗子、蕈油面、炒浇面、刀鱼。 常熟特色代表:常熟花边、红木雕刻、绿毛乌龟、虞山绿茶。 常熟艺术代表:虞山琴派、虞山画派、常熟书法、常熟篆刻 常熟湖泊代表:尚湖、昆承湖、琴湖、南湖。 常熟旅游景区代表:沙家浜风景区、尚湖风景区、虞山国家森林公园、昆承湖风景区。 常熟金融行政街区:海虞路、黄河路、富春江路、金沙江路、新世纪大道、东南大道、扬子江大道。 常熟商业旅游街区:方塔街、方塔东街(步行街)、壹街区(步行街)、虞景文华、搜秀活力城、琴湖城市广场、汇丰时代广场、中汇商业广场、常汇生活广场、美城购物广场、佳和广场、印象城、常熟服装城等。 城市发展定位: 要把常熟建设成为同等城市中环境最为优美、文化事业最为繁荣、富民强市最为协调的江南名城。 城市发展目标: 努力把常熟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态绿色、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现代化城市。 常熟城市精神: 崇文、尚和、创新、超越。 城区邮编: 颜港投递部:215501、兴福投递部:215505、商城投递部:215506,215558、虹桥投递部:215516。 城市荣誉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又先后获 “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全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十佳绿色城市”。 2004年10月年,常熟获得了在加拿大尼亚加拉市颁发的“国际花园城市”称号,成为中国获得该殊荣的第一个县级市;同时还获得“遗产管理”单项竞赛第一名等称号。 2007年12月5日,常熟市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 2010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25强,常熟位列第二名。 2011年9月,常熟获得2011福布斯中国大陆县级城市第二名。2011年12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仅3个城市获此殊荣。同月初在第四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上,常熟又荣获“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称号,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城市。 常熟市还是国家级生态县之一,建设生态县,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根本,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全县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级生态市县区名单(2011) 省份 县(县级市)区 江苏省 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江阴市、太仓市、宜兴市,无锡市滨湖区、锡山区、惠山区,吴江市,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高淳县,南京市江宁区,金坛市,常州市武进区,海安县 上海市 闵行区 浙江省 安吉县、义乌市、临安市、桐庐市、磐安县、开化县 安徽省 霍山县 北京市 密云县、延庆县 天津市 西青区 广东省 深圳市盐田区、中山市,深圳市福田区、南山区 四川省 双流县、成都市温江区 陕西省 西安浐灞生态区 辽宁省 沈阳市东陵区、沈北新区 山东省 荣成市 行政区划常熟全市共辖九个行政镇,两个街道办: 虞山镇、梅李镇、海虞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董浜镇、尚湖镇、辛庄镇、碧溪新区(街道办)、东南街道。 市区(虞山镇)共辖七个行政管理区: 方塔管理区、虹桥管理区、琴湖管理区、兴福管理区、谢桥管理区、大义管理区、莫城管理区。 常熟市人民政府驻金沙江路10号 常熟港1996年,常熟港诞生,经国务院批准,常熟港步入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行列,正式拉开了对外开放序幕。12年光阴似箭,常熟港只争朝夕,跨越式发展。2001年,港口吞吐量从突破1000万吨开始起飞,一路扶摇直上,2005年突破2000万吨,2007年又突破3000万吨,2008年再次突破4000万吨,2010年全年又一次突破5000万大关。常熟港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内河小港,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的现代化中型港口,跻身全国十大内河港口之列。 2010年,常熟海事处辖区货物吞吐量再次突破5000万吨大关,达到5040万吨。再次刷新了开港14周年以来的历史新纪录,其中外贸吞吐量为944万吨 ,服务业增加值10.26亿元,较2009年分别增长13.0%、9.7%、11.3%。2010年度常熟港货物吞吐量发展呈现新的亮点,特色货种及大宗货物稳步增长,纸浆、钢材、化工原料、煤炭、矿物性建材、金属矿石等7大类货物总吞吐量为4536万吨,占全港总吞吐量的90%。 目前,截止2007年,常熟港已与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255个国际港口实现了通航通商,为港口现代物流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常熟港已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临江产业群体的聚集地。 经济发展常熟市位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上海经济圈中心,东倚上海,南接苏州,西邻无锡,北枕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20年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15%以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近几年来,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2011年度常熟经济概况2011年常熟全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0亿元,同比增长18.3%,人均经济越过25000美元大关,自2010年成功超越欧盟成员国葡萄牙后,2011年又追平欧盟成员国希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23%,常熟开放型经济新增注册外资20亿美元,民营经济个私经济累计注册资本900亿元,现代市场商品市场成交额 1150亿元,顺利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地形地貌常熟境内地势低平,海拔大都在3—7米间。境内山丘主要有虞山、顾山、福山等。其中以虞山为最,海拔261米,长6400米,东端蜿蜒入古城,素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说。 气候常熟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一年中,冬季盛行大陆来的偏北风,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夏季盛行海洋来的东南风,以炎热多雨天气为主;春秋两季为冬夏季风交替时期,常出现冷暖、干湿多变的天气。年均总日照数2130.2小时,占可照时数48%;年平均气温15.4°C;年均降水量1054毫米。 水文境内水网交织,各河流湖荡均属太湖水系,其分布呈以城区为轴心向四乡辐射状,东南较密,西北较疏,河道较小,水流平稳。主要河流有望虞河、白茆塘、常浒河、元和塘、张家港、盐铁塘、耿泾塘等,湖泊有昆承湖、尚湖等。 望虞河望虞河南起新区、吴县交界的沙墩港口,北至常熟耿泾口,是太湖流域的主要泄洪通道之一,是沟通太湖和长江的流域骨干排洪河道。全部在江苏省境内,全长60.8km。 常浒河常浒河是太湖流域下游阳澄地区的主要引排河道,也是常熟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承担着阳澄地区排涝以及沿线30万亩农田的灌溉重任。 昆承湖昆承湖又名东湖,南北长6km,东西宽3—4km,总面积约18.3平方千米,是常熟境内最大的淡水湖泊,同时也是一个最大的淡水养鱼场。 尚湖被当地人民称为“尚湖湾”,建于1986年初,临山孕湖,与古城浑然一体,含山川之秀,汇城乡之交,得天独厚,自然美色与人文景观相融合,气象开阔,内涵丰实。度假休闲,游览观光,娱乐商贸,美食健身,四季宜人。 资源生物资源常熟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有出自长江的鮠鱼、鲥鱼、刀鱼、海白虾等,出自内河的有鲫鱼、草鱼、鲢鱼、鳊鱼、青虾和阳澄湖大闸蟹等。野生植物资源有乔木、灌木、药材、草、蕈菌等5大类200多种。野生乔木主要有紫檀、柘树;野生灌木主要有山楂、金樱子;野生药材有何首乌、蒲公英等765种;草类繁多,有芦苇、野燕麦等20多种;蕈菌类有松树蕈等。境内人工栽培的树木有300多种。其中用材林有马尾松、黑松、刺槐、水杉等,竹类有燕竹、篾竹、象竹、毛竹等,果树有银杏、板栗、杨梅等,特种经济林有杞柳、桑树、茶和观赏性花木等。野生动物主要有哺乳类、鸟类800余种,近年来又有人工饲养的北极狐、水貂等。 地下水资源境内地下水均以第四系孔隙水为主。由于埋深适中,地层稳定,分布面广,水量丰富,水质上乘,曾被广泛采用。近年来为防陆地沉降,已渐回填停用。虞山、福山等山丘地段,地下水常以下降泉形式出露,形成间歇性涧泉,如秦坡涧、桃源涧、玉蟹泉、焦尾泉、舜过泉等,流量较少,但水质优良,矿化度0.05—0.07千克/升,硬度一般小于50毫克/升,为极软水。 矿产资源有高岭土、黄沙、煤、泥炭、石英砂、天然气等,但储量极小。 人口民族常熟人口以汉族为主,另有少数回、满、蒙、壮、白、高山、拉祜等民族。全市总户数为34万户。总人口为106.8万人,其中男性50.8万人,女性53.0万人。全市共有非农业人口50.8万人,农业人口53.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21人。人均期望寿命为77.1岁。此外,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外来人员增多,常年流动人口保持在35万人左右。全市人口城镇化程度为51.2%。 交通运输公路运输常熟的交通四通八达,全市公路里程385公里。现过境的干线公路有204国道、205省道(常熟——苏州)和323省道(常熟——无锡),离沪宁高速苏州出口仅30公里,无锡出口40公里。 建成57公里苏嘉杭和沿江两条高速公路常熟段,2002年动工兴建苏通长江大桥。市区到各镇的公路全部达二级以上标准,镇到中心村的公路基本达三级标准。 公共交通常熟汽车南站和常熟汽车北站是常熟主城区唯一两个大型长途汽车客运站,另外还有人民桥站,国服城站,滨江巴士站,快捷营运中心同属常熟市长途客运站务有限公司。其中招商城的客货联运中心,有1000多条线路通达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全市拥有汽车出租公司多家,出租车近千辆。近年来又新辟市内公交线路20多条,各主要景点均由双层观光巴士抵达。目前已形成以公路为主,内河航道为辅,依托常熟港连接海洋航运的交通集疏网络体系。 航空运输常熟市区直线距离苏南硕放国际机场32公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76公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20公里。 铁路运输常熟即将进入铁路运输时代,沪通铁路将于2012年春率先开建,沪通铁路为国家铁路主干道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熟位于沿海铁路、沿江城际铁路、通苏嘉城际铁路三条跨省铁路主干线的交汇之处,注定未来常熟将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最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之一。 水运、海运境内河道密布,水上交通便利,现有航道60条,通航里程533公里。常熟港于1996年11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对外籍船舶开放,属国家一类开放口岸。2000年11月末,常熟港跻身全国十大内河港。常熟港拥有37.5公里长江岸线,已建有兴华码头、华润电力码头、常熟电厂码头、华润石化码头、益成码头、芬欧汇川纸业码头、常通汽渡码头等泊位2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设计年吞吐能力1869万吨。常熟港水域建有锚地2个,其中常熟港公用过驳作业锚地,水域面积为3.48平方公里;常熟港海轮锚地,水域面积为3.36平方公里,设置锚位6个。常熟港集疏运条件。目前常熟港主要的内河水路通道有望虞河、常浒河、白茆塘等。 历史沿革据1988年发掘的常熟境内最早原始文化遗址钱底巷新石器文化遗址证实,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常熟这方沃土聚居生息。 夏、商时期,常熟地域为扬州属地。商末(前11世纪)周太王古公父之子泰伯、仲雍让国南来,建勾吴古国。武王灭纣后(前841年),封仲雍曾孙周章为吴王,立吴国。常熟地域时为吴国北境。 东周元王五年(前471年),越灭吴,常熟地域隶于越。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灭越,常熟地域隶于楚。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常熟地域属会稽郡吴县。 西汉景帝前元时期(前156~前150年),常熟地域上首次设虞乡建置,仍隶于会稽郡吴县。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会稽郡浙江以西另设吴郡,虞乡隶于吴郡吴县。其时,常熟地域内又增设南沙乡,并在该乡置司盐都尉署,开常熟地域史设吏治之先河。 三国鼎立期间,虞乡、南沙乡同属东吴吴郡吴县。 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分吴县之虞乡立海虞县”(《宋书·州郡志》)。隶于吴郡,此为常熟地域设县之始。 东晋元帝初年(317年),以海虞县北境侨设郯县、朐县、利城县,为南东海郡。东晋咸康七年(341年),南沙乡升为南沙县。是时,常熟地域并存海虞、南沙两县。 南北朝时期,南齐永泰元年(498年),海虞县北境设海阳县,隶于晋陵郡。梁大同六年(540年),以南沙之地置常熟县,县治之地设南沙城(即今福山),是为常熟县名之始。常熟之名取“土壤膏沃、岁无水旱”,“原隰异壤,虽大水大旱,不能概之为灾,则岁得常稔”之意。 梁天监六年(507),置信义郡,郡治南沙。以土地肥沃年年丰收,南沙更名为常熟。 隋开皇年间(581年),废信义郡及所辖海阳、前京、信义、海虞、兴国等五县并入常熟,县治设于原南沙城。 隋开皇九年(589),废晋陵郡,升常熟建常州。 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县治移至海虞城即现之虞山镇,隶于吴郡。 五代十国期间,常熟属吴越国,是吴越国的北方边界。 宋代,常熟属平江府。 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常熟县升为常熟州,隶于平江路。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隶于苏州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常熟县东境置昭文县,两县治同城。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常熟、昭文,两县同属苏福省。同治元年 (1862年),太平军退,两县仍隶于苏州府。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是年11月,常熟、昭文两县合并为常熟县。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同年5月析常熟城区置常熟市,余为常熟县。 1951年,常熟市隶于苏南行政区苏州专区。 1954年11月,常熟市升为江苏省辖市。 1958年4月撤常熟市,仍统一为常熟县。 1983年3月撤县建市,以县境设常熟市。 风景名胜沙家浜风景区沙家浜风景区位于秀丽明媚的阳澄湖畔,交通便捷。全区以“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之独特的 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崛起于旅游市场。沙家浜风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之一,已建成革命传统教育区、水生植物观赏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美食购物区等功能区域和竹林幽径、阡陌苇香、柳堤闻浪、隐湖问渔、双莲水暖等一批景点。 沙家浜原名横泾乡,在常熟城南,曾是著名的新四军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 尚湖风景区尚湖风景区位天常熟古城西,虞山之南,是国家级太湖风景旅游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建有荷香 洲、桔 香洲、桃花洲、枫林洲、鸣禽洲、渔乐洲、烟雨洲等7个景点。以其优良的生态环境于2010年入选“中国十大休闲湖泊”。 尚湖在当地也称为“西湖”,或者“山前湖”,水面面积有800公顷(1200亩),相传姜太公吕尚居住在常熟虞山时,曾在此湖钓鱼。后人取名“尚湖”,以资纪念。 曾赵园 常熟旧有虚廓园、水吾园两处私家园林,俗称曾园、赵园。后经修缮,两园合二为一,称曾赵园。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园内以水景见长,亭台楼榭布局错落,更借景虞山,风致卓绝。 虞山国家森林公园虞山是全国闻名的常熟胜景,古称乌目山,因商末周太公次子虞仲让国南来建勾吴,去世后葬此山,遂改名为“虞山”。山高160丈,绵亘18里,周围46里,峰峦回环,林木葱郁,山间山麓遍布自然及人文景观。全区自然景观多崖、洞、泉、林。有剑门奇石、拂水晴岩、拂水双桥、常熟田、老石洞、小石洞、秦波涧、桃源涧、兴福桂栗林、宝岩杨梅林、桂香园桂林等。人文景观多寺、台、亭、墓。有齐梁兴福寺、南宋维摩寺(今扩建为维摩山庄)、梁昭明太子读书台、南宋辛峰亭。商周以来的名人冢墓,有商末仲雍墓、春秋言子墓、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墓、清代文坛宗师钱谦益墓及其妾才女柳如是墓、抗清名臣瞿式耜墓、“画圣”王石谷墓、两朝帝师翁同和墓、小说家曾朴墓等。名人墓众多,是常熟胜迹的一大特色,标志着常熟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厚与辉煌。 江苏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其南部与尚湖相依,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这里不仅森林景观独具特色,而且文脉史迹极为丰富。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湖风景区的重要景区之一,1989年3月,经国家计委和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名闻遐迩的江南旅游胜地。 常熟服装城全球最大的服装服饰批发交易市场 常熟服装城荣誉 2008年8月常熟服装城被评为为国家AAAA级购物旅游景区 2009年7月常熟服装城被评为评为中国特色商业街区 2010年末常熟服装城被江苏省工商局授予全省首家“江苏省文明诚信市场”称号 2011年7月常熟服装城荣膺中国重点示范商圈 综述 中国常熟服装城自2009年被评为“中国特色商业街”以来,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商业街先进集体。服装城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服装服饰专业市场,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服饰专业市场,市场规模、商品成交额、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和综合实力,在全国同类批发市场中名列前茅,连续三届荣登“中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榜首。 仲雍墓位于虞山东麓,是常熟有历史考证的最老古墓,距今约有3000余年,1956年10月18日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仲雍,又名虞仲,为殷末周族领袖古公旦父(周太王)次子,为避位与兄泰伯同奔南方(今无锡、常熟一带),并“断发纹身”,与民同耕,立为句吴,泰伯无子,由仲雍继位,成为吴君,殁后葬于常熟乌目山,乌目山因而改名为虞山。 仲雍墓墓门在山麓下,为乾隆年间所建,刻“敕建先贤仲雍墓门”,其后为“清权祠”,专祀仲雍。第二道牌坊横额“南国友恭”,背刻“让国同心”。再上面的牌坊横额为“先贤虞仲墓”,背刻“至德齐光”,均建于乾隆年间。墓穴留有三块墓碑,居中者书“商逸民虞仲周公墓”,为明代遗物。 言子墓位于常熟虞山东麓。言子,名偃,字子游,常熟人,曾到鲁国就学于孔子,勤奋好学,以文学见长,学成南归,道启东南,被尊为“南方夫子”。 言子墓初建于西汉,经历代修建,乃有今日宏大规模。墓门面对北门大街,墓道延伸至半山腰。自下而上有牌坊三道,均有匾额柱联,第三道牌坊为雍正江苏布政使额书“南方夫子”,墓道还有石亭三座、有康熙御书横额“文开吴会”等。1956年10月18日言子墓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辛峰亭位于常熟虞山东岭之巅,为虞山上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南宋嘉泰初,名“望湖亭”,后更名为“极目亭”。明初废。嘉靖年重建,取名“达观亭”,又废。万历间再重建,因地处城之西,取名“辛峰亭”。现存亭形为重檐六面楼阁式,黄墙黛瓦,高耸于山岭之上,为虞山上著名景观,居高临下,山下景色尽收眼底,自古以来为游人登虞山远眺揽胜佳绝处。 兴福寺破山寺,又称兴福寺,号称江南四大名刹(杭州灵隐寺、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常熟兴福寺)之一,位于虞山北岭下。南朝齐始兴五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建,唐咸通九年,赐额"破山兴福寺"。唐常建有《破山寺后禅院》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彩衣堂彩衣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辟为“翁同龢纪念馆”,位于城区,是翁氏故居及翁同龢纪念馆中主体建筑。始建于明代中晚期,初为本邑大族桑氏所有,堂名“森桂”,后易“丛桂”。隆庆万历间属邵武知府古琴家严澄居宅。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江西学政翁心存从仲姓处购得,更名为“彩衣堂”。其子翁同龢曾在此度过青少年时代。 方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教兴福寺塔,原名崇教宝塔,俗名方塔。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 当时有僧文用提出“兹邑之居,右高左下,失宾主之辨,宜于苍龙左角,作浮图以胜之。”县令李之善其说,逐令建塔。 方塔虽建于宋代,仍沿袭唐代方形楼阁式木塔的形制。塔为四面九层盔形顶,砖木结构,逐层递收,立面的轮廓吴抛物线状。面阔三间,明间设门洞,底层为拱圈形,其余均为壶状、每层平座深 0.9至1.1米不等,檐口用擎柱支撑,每边设几何形栏杆三扇,曲线柔和流畅。从平地到刹顶总高67.14米。置木梯可登顶层。极目俯瞰,一览虞山古城,美景尽收眼底。 赵用贤宅(虞山派古琴艺术馆) 赵用贤宅位于常熟市古城区西泾岸片区的南赵弄10号,是明代赵用贤及其子孙居住的宅第。赵用贤和儿子赵琦美都喜欢藏书,是明朝隆庆、万历年间著名藏书家,宅中的书斋脉望馆与钱谦益的绛云楼、毛晋的汲古阁齐名,为中国古代藏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的江南著名藏书楼之一。 建于明代嘉靖时期的赵用贤宅是一座建筑形制规范的官僚邸宅,也是我市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建筑院落。1995年,赵用贤宅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保单位。2004年,为配合老城区保护改造,宅内居民全部迁出,由市文物管理部门对该宅进行全面修缮保护,并推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后的赵用贤宅辟为虞山派古琴艺术馆,对社会公众开放。 桃源涧 聚福塔聚福塔,位于海虞镇殿山之巅,始建年代无考。相传最早的聚福塔系七级砖塔,内有石级可达塔顶。每块塔砖之一端,均有“聚福塔”三个正楷字。 聚福塔历经风雨沧桑,至清末民初,塔已只剩底层,乡人称之为“塔幢”。1940年,里人拆除残塔,重建砖塔于原址,但塔身缩小,且改为五层。1978年,完全塌毁,只剩废墟一堆。有“聚福塔”字样的塔砖也散失几尽。现已在原址复建,塔高23米,每层均以琉璃瓦铺盖塔面。塔中设角钢结构楼梯,可直达塔顶。 聚沙塔聚沙塔,原称“聚沙百福宝塔”,坐落于梅李集镇东市梢,临常浒河。梅李原地处长江江滩,聚沙塔作为镇江之宝,镇潮水冲激,故取名“聚沙塔”。据史料记载,此塔为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邑人钱道者所建。八面七层,高20多米,系仿木塔楼阁式砖木结构。1995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塔檐、塔顶残毁,塔身逐渐破败倾斜。市、镇两级政府在1993年完成塔身纠偏扶正工程,1997年又完成全面修复工程,2000年基本完成建造塔苑工程。 科教文卫科技2007年,全市获批准国家级科技项目10项,获批准省级科技项目42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2家,省级高新产品31只,建成2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苏州市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高分子新材料和电气机械2个国家级产业基地获得认定。全市新申请专利3204件,比上年增长161.9%,其中发明专利266件,增长101.5%;获授权专利1084件,增长92.2%。 教育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快。全市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教学质量连创新高,高考本科录取率达71.6%,总录取率达到95.3%,再次获得本二以上达线比例和总平均分两项苏州市桂冠。高质量、高标准实施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3周岁以上幼儿学前教育入园(学)率达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都达到100%;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8.8%,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9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2007年末,全市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29890人,专任教师8688人。 体育常熟市大力推进体育社会化、生活化进程,加快建设健身场地、健身活动、健身组织,努力完善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每年一届的全市全民健身月、体育节活动,与四年一届的市运会和三年一届的镇运会交相辉映,形成部门联动、城乡互动、全民齐动的良好氛围。目前全市建成全民健身路径276条,全民健身晨晚练点610多个,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031名,24个单项体育协会常年活动,篮球、长跑、登山、武术、棋类等各项棋类活动,犹如绚烂的鲜花,在虞山福地四处盛开,全市常年参加体育锻炼超过50万人。 卫生2010年,我市积极稳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有效减轻。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新模式,新建常熟市医学检验所,在国内首创政府举办的、集中统一管理的医学检验模式。全市卫生系统固定资产总值16.19亿元,卫生技术人员5971人,开放床位4947张。门急诊、住院人数分别达到762.71万人次、17.34万人次。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98.58%,人均筹资达到400元,住院政策补偿比达63.43%。重大疾病防控、国家扩大免疫规划、老年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妇儿健康工程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序实施。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0.36岁,其中男性77.65岁,女性83.02岁。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取得了“江苏省卫生应急示范市”、“江苏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地区名人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来崇教重文,俊才辈出。仅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产生了2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全国县级市中位居榜首,这不仅是常熟人民的骄傲,更是激励常熟人民奋发向上的宝贵精神财富。近两年来,常熟市档案馆在“民间是基础,名人是亮点,名人民间同抓共举”的征集工作新思路指导下,加大了对各界名人特别是两院院士档案的征集力度,通过当面拜访、电话联系、信函沟通等多种形式,密切了与两院院士的关系和感情,获得了院士及其亲属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取得了征集名人档案的显著成效。目前,常熟市档案馆已拥有名人档案53个全宗、2643卷、13148件,其中, 院士档案976卷、6000余件,在全国县级档案馆中名列前茅。不但如此,常熟档案馆还高度重视这些院士档案的利用价值,先后举办了《王淦昌档案展》和《常熟籍两院院士风采展》。以下这些照片仅仅是常熟市档案馆征集院士档案的真实记录。 常熟八状元:陆器(唐开成五年,840年)、周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孙承恩(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归允肃(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汪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汪应铨(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翁同龢(清咸丰六年,1856年)、翁曾源(清同治二年,1863年)。 仲雍仲雍 (生卒年不祥),又称虞仲、吴仲、孰哉。商末周族领袖古公父(后称周太王)之次子。古公父生有三子,钟爱幼子季历之子昌(后之周文王),意欲传位于季历后立昌,仲雍与兄太伯体父意,主动避位,从涓水之滨(今陕西岐山之地)来到今无锡、常熟一带,断发文身,与民并耕,当地人民拥戴太伯为勾吴之主。太伯身后无子,仲雍继位。仲雍殁,葬于虞山。今虞山东麓有仲雍墓。 周武王灭商后,寻求太伯、仲雍的后代。时仲雍的曾孙周章,已在勾吴继位。武王立吴国,加封,列为诸侯。周章墓亦在虞山东岭。 言偃言偃,字子游,又称叔氏。春秋时孔子学生,为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擅长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等教化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后人配祀孔庙,列入“孔门十哲”,尊崇为南方夫子。唐以后多次追封号侯、吴公、吴国公等。明嘉靖时改称“先贤言子”。清康熙时设置五经博士一员,由言偃后裔世袭。言偃为江南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现常熟存有言子墓、言子故宅、言子专祠、言子故里亭等遗迹。 鱼侃鱼侃(生卒年不祥),字希直,晚号颐庵。常熟人。明永乐进士。先后任刑部、工部主事,随都御史王监督漕运。因河道时有淤浅,航行不便,奏请创设“浅浦夫”(撩浅),随时疏浚,以保畅通,被时人称颂。 任开封知府时,审理案件不受请托,人称誉为耿直刚正可比包公。母死,不取官府一物,弃官返里,生活贫苦,雨天屋漏,寒冬被褥单薄,甚或无米下锅,仍怡然自得。殁后,里人纪念他,立祀于乡贤祠。墓在报慈里。崇祯年间,巡按路振飞为他书写出墓碑,称为“第一清官”。 张光斗1912年生,出生于江苏常熟,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硕士。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顾问。墨西哥国家工程院院士。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工作。主持设计密云水库,获北京市优秀设计奖,参加设计葛州坝工程,获国务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主持“岩基稳定的比例地质力学模型及有限元分析”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强著名无线电专家。1929年自制我党第一部无线电收发报机。1931年在苏联学习期间所著的《发信菱形天线》,对天线理论卓有研究。建国后,先后任邮电部无线电总局和电信总局局长、对外贸易部部长、国务院顾问等职,是我党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2006年9月,常熟市档案馆征集人员登门拜访了李强亲属,征集到了其一生积累的1000多件档案材料,有著作、证书、生平传略、评论介绍、奖章实物、照片等,这些档案内容丰富、门类齐全,集中反映了他一生辉煌的战斗历程。 王淦昌著名核物理学家。他是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参与了我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被公认为“两弹元勋”。作为常熟人民的骄傲,从2000年起,常熟市档案馆多次上门进行了征集,至2006年,共有 295卷500多件论文手稿、信函笔记、证书证章等档案陆续征集进馆,成为常熟人民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张青莲著名化学家。他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是我国稳定同位素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重水和锂同位素的开发和生产、化学元素的自然常数测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常熟档案馆每次上北京开展征访活动,都将其作为重要的征集对象,在张青莲院士的关心支持下,目前共有162件档案收藏进馆,其中的科研论文、来往信函、“何梁何利”基金奖章等一批材料弥足珍贵。 时钧著名化学工程学家。他在化工热力学、干燥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学术研究,是我国化工教育的一代导师。2005年,常熟市档案馆从《光明日报》获得时钧院士逝世的消息,随即与南工大取得了联系,六上南京开展了征集活动,参加了时钧院士追悼会、铜像揭幕等一系列活动,两年来,陆续征集到论文讲演手稿、证书聘书、生平传略、评论介绍、照片实物、数码文件等档案共计320多件。 范滇元著名激光物理学家。作为高功率激光装置的研制及运行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他先后参加及负责研制 “神光I号,II号、III号”等大型激光装置,并成功地应用于惯性约束聚变、X光激光、高压状态方程等前沿物理研究,产生一批国际先进水平成果。2006年8月15日,常熟市档案馆征集人员前往上海,拜访了这位在我国激光聚变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常熟籍科学家,向他征集到了论文、演讲稿、证书、聘书、照片、评介、自述等材料共计1060件,取得了喜人的丰硕成果。 戴松恩著名遗传育种学家。他毕生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指导工作,参与选育我国第一批小麦优良品种,主持开展中国小麦非整倍体的研究工作,并对玉米、油菜、烟草等杂交与选育工作进行了长期的理论研究,对我国作物遗传育种作出了重大贡献。2005年4月4日,“中科院院士戴松恩先生档案捐赠仪式”在常熟市档案馆举行,仪式上,戴松恩院士亲属将其一生积累的500多件论文手稿、证书聘书、笔记信函、录音录像等档案材料无私捐赠给了家乡档案馆。 吕达仁著名大气物理学家。他于1980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微波主-被动联合遥感降水分布的原理及反演方法,并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台自主开发的平流层大气晴空探测雷达的研制工作,在极化交替和自适应信号提取等方面有重要创新。作为新近当选的常熟籍院士,2006年常熟市档案馆获得线索后及时和他取得了联系,随即于9月16日至北京进行了征访,在吕达仁院士的热情关心与支持下,征集到了他的首批生活和工作照片,为21位常熟籍院士的全面建档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行政区划沿革常熟地域内行政区域划分始于唐代。《吴地记》称:常熟“管乡二十四”,其后集又载“常熟县十二都”。宋代,常熟境内设9乡,乡下设都、里、村。元代改里为图。清代中期,易乡为场,以场统都,以都统图。清末民初,实行市乡制,常熟境内划为4市31乡。民国十八年(1929年),县以下实行区乡制,以区统乡。民国二十三年,乡以下推行保甲制。其间,区乡划分几经变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重新调整区划。1957年撤区,由县直辖各乡。1958年各乡建办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1961年划出14个公社和常阴沙农场,归属新成立的沙洲县(即现张家港市)。1983年政社分离,仍为乡建制,乡以下为行政村。是年常熟撤县建市,设一个市属镇、33个乡、3个场。1985年10月继福山撤乡建镇后,各乡陆续改建为镇。继1992年12月城郊、琴南两乡并入虞山镇后,1999年6月以来,先后又有梅李镇、赵市镇、珍门镇合并为梅李镇,王市镇、福山镇、周行镇以及市棉花原种场合并为海虞镇,碧溪镇、浒浦镇、吴市镇、东张镇合并为碧溪镇,辛庄镇、杨园镇合并为辛庄镇,董浜镇、徐市镇合并为董浜镇,支塘镇、任阳镇、何市镇合并为支塘镇,沙家浜镇、唐市镇合并为沙家浜镇,王庄镇、冶塘镇合并为王庄镇,练塘镇、张桥镇合并为练塘镇,古里镇、淼泉镇、白茆镇合并为古里镇,虞山镇、藕渠镇、兴隆镇、谢桥镇、莫城镇、大义镇合并为虞山镇,虞山镇现设琴湖、方塔、兴福、虹桥、谢桥、莫城、大义7个管理区。 民间艺术虞山琴派在长达3000年的古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在多种艺术观点和演奏风格的琴人中间,称某些具有共同特点者为琴派。其共同特点一般取决于地方色彩、师承渊源和所据传谱。 从唐代的“吴”、“蜀”声到“沈”、“祝”声,再到宋代的阁谱、江西谱,记录着琴派产生以前的发展历程,为形成琴派积累了日渐成熟的条件。由于琴派指的是一批琴人,所以早期的“声”或“谱’都还不是正式的琴派,只能说是它的雏形,历史上著名的琴派主要是浙派、虞山派和广陵派。元末明初,浙派名师,被琴界称为“徐门正传”的创始人徐天民之孙徐梦吉(号晓山中人),长期在江苏常熟讲学,故可以说,他为常熟出现虞山派准备了条件,而一代宗师,虞山派创始人严澄(字道澈,号天池)和徐上瀛(号青山)共同的老师—一著名琴师陈爱桐和子陈星源则为虞山派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明代末年,虞山派兴于江苏常熟,因当地有虞山而得名,(也称熟派、琴川派),其创始人严天池,在常熟组织了中国第一个琴社组织—一琴川琴社。他师承了陈爱桐的优秀传统,又吸取了京师琴派沈音的创造,形成了‘清、微、淡、远”的琴风。严天池在所编《松弦馆琴谱》的序言中强调音乐本身的艺术表现,严词批驳了当时滥填曲辞的风气。加之严天池又是文靖公严讷之子,做过知府,显赫的地位更加受到重视。陈爱桐另一个再传弟子徐青山则更有建树,他把琴曲演奏的美学观点总结为24条逐条论述,即中国美学史上的重镇《溪山琴况》。他弥补了严天池片面强调“迟”的缺点,主张有迟有速,如四时之有寒暑,还把严氏排斥的快速曲目《雉朝飞》、《乌夜啼》、《潇湘水云》收入他的《大还阁琴谱》,因此可以说他全面继承而又丰富了虞山派的琴学。 由于严天池和徐青山的琴学造谐极深,在理论上的建树影响深远,故虞山派风行天下,影响极广。其主要琴谱达十几种之多,流风所披,以至后来兴起的广陵琴派也被人视作“其气味与熟派相同”(《二香琴谱·琴学粹言》),从历史的眼光来看,虞山派上承浙派精华,下启广陵琴风,贡献卓越,故后人称虞山派为“古音正宗”、“黜俗归雅,为中流硫柱”、“明清之际最有影响的琴派”,确实当之无愧。 三百多年来,虞山琴派弟子云集,名家辈出,当代琴家吴景略先生尤其值得称赏。吴景略先生有深厚的江南民间音乐基础,有广采博纳的魄力,有敢于进取的创造精神。他的演奏风格连贯流畅,华丽多姿,有我国南方特有的抒情、柔美、如歌的特点。而在柔美之中,又往往交错有跌宕起伏,激昂遒劲的神韵,格调新颖,今人神往。他既完美地诠释了虞山派古琴艺术的美学精华,又把古琴推到了专业学院的层面,培养出了如吴文光、李祥霆等一批当代名家,在古琴领域之贡献和影响可谓巨大而深远。 书法常熟书法,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唐人张固的《幽闲鼓吹》中即记述有“书圣”之称的草书大家张旭与常熟老翁论书的故事。据《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统计,入选其中的常熟籍书法家就有近200人。如此众多的书法人才,在全国同类城市屈指可数。张旭虽不是常熟人,但其书法却因在任常熟县尉时,结识了一位擅书者才得于日臻精进,从而取得了极为突出的个人成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也为常熟开启了以书法陶冶素养的风气。至今城内留有醉尉街、洗砚池等张旭学书的古迹与传说。 自元以后,常熟书法名家累世不绝,尤以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涌现的杨沂孙、翁同龢,萧蜕三位常熟籍书法家最负盛名。杨沂孙自幼潜心研究书法,尤嗜篆籀之学,所作篆书,吸收金文、石鼓文、秦权量诏版、汉碑篆书而自成一格。近代大书法家吴大澄 、吴昌硕、罗振玉等,都曾临习过杨氏篆书。萧蜕幼年即勤于学书练字,盛年时期书法造诣名闻远近。篆书丰盈而不臃肿,隶书浑秀见长,草书纯正自然,行书圆润活泼,可谓四书皆精,被誉为“江南第一书家”。两朝帝师翁同龢,早年学欧、褚、柳、赵。中年学颜,得其风骨,更出入苏米,时称“孩儿体”。晚年学隶,回腕作书,力追静穆。时人得其片纸只字,辙视为珍宝。《清史稿》等文献称翁之书法“自成一家,又为世所宗”、“同治、光绪间推为天下第一”、“为乾、嘉以后一人。”常熟博物馆藏有杨沂孙、翁同龢、萧蜕书法墨宝多幅,可供观赏。 绘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画家迭出。据不完全统计至清末,即有画家一千余人之多,可谓群星璀璨,代有传人。其中尤以熔南北宗于一炉的“虞山画派”,流风遗韵,于今不衰。 常熟绘画,可追溯到元代的黄公望。黄氏多才多艺,工书法、诗词、散曲,尤精于山水画。创作注重写生,取材多以虞山、富春一带山水为主,或以浅绛或以水墨设色。构图气势雄厚,笔下山水,“峰峦浑厚,草木华滋”,被誉为“元四家”之首,对明清山水画影响深远。黄公望传世作品约有二十余幅,被世人视为珍宝。其中《富春山居图》卷最为著名,现此画一半藏于大陆,一半藏于台湾。黄氏殁后,墓葬于虞山西麓。明代江南名画家周之冕,所绘花卉,勾染点簇,兼工带写,自成一派,被画史称为“勾花夹叶派”。周氏有传世作品三十余幅,主要收藏于京、津、宁等地,常熟博物馆藏有《松梅芝兔图》。清初是常熟绘画的鼎盛时期,其代表人物首推王石谷。王氏祖上四世皆善画,少时专访黄公望作品,二十岁后得王鉴、王时敏悉心指授。五十岁后画风成熟,为社会推崇,有“画圣”之誉。王氏画风宗学者甚众,渐成“虞山画派”。其传世作品除藏于故宫、上海等博物馆外,常熟博物馆藏有《芳洲图》。王石谷墓在虞山西麓。王氏之后,尚有吴历、杨晋、黄鼎、马之驭、蒋延锡、蒋宝龄等,均为名重一时的画家。 篆刻常熟篆刻,自元代缪仲素始,至今印人辈出,不乏名家,且留下大批金石,为世瞩目。1976年在古里铁琴铜剑楼地下,即发掘得一批名家藏印,计564枚,其中铜印479枚,石印58枚,半残石印27枚,至为珍宝,现藏于市博物馆。 自号乌目山樵之缪贞(字仲素),善八分书、小篆,正楷尤为高古,名重三吴,著有《书学明辩》。后人称其篆刻“以正为变,以变为正,极乎精微,夺乎天造,殆不可以形迹求也。”明代戈汕(字庄乐)王篆籀,善镌刻,《小石山房印谱》等收入其朱印。清初沈龢、林皋、王瑾之篆刻,师古创新,精妙绝伦,时称“虞山派”。 常熟近现代篆刻家中,成就与影响最大的首推赵古泥。赵古泥(1874—1933),又名石,字石农,为闻名海内外的篆刻大师,世称“赵派”。赵氏少时即拜在吴昌硕门下。赵氏得名师指授,书刻技艺大进, 受到罢官归里的翁同龢赞许,愈加勤奋,除治印外,先后为收藏家沈汝瑾铭刻由吴昌硕命题的古砚一百余方。赵氏还擅刻碑,敢于攻坚,牙、铜、玉、石,无一不可。又涉猎于甲骨、碑版、古、封泥之属。所治之印,古朴拙茂,恢宏宕落,寓奇于正,自成新意。在晚清印坛被称为吴昌硕之后的“江南第一人”。作品有自辑的《拜缶庐印存》四十卷,另有各家所辑的《赵古泥印存》。20世纪20年代日本著名书法家桥本关习、国内草书大家于右任先后慕名专程到常熟拜访赵氏。赵氏喜掖后进,1928年春,后有“北齐(白石)南邓(散木)”之称的邓氏,到常熟拜赵为师,尽得精髓,故自治小印曰“虞山弟子”。赵氏独女林,篆刻秉承乃父遗风,厚重古朴,拙中见巧,颇得秦汉玉玺真谛。平生所作有《晋凤印存》,近年又由日本中野遵编辑成《赵古泥赵林父女印谱》。 常熟特产常熟花边常熟花边又称常熟雕绣,已有7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著名的手工雕绣抽纱制品之一;也是常熟传统的出口手工艺品。常熟花边精工细巧,色彩绚丽,雕绣结合,扣贴相配,素雅大方,花色繁多,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装饰品。常熟花边曾荣获国家金质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 红木雕刻被誉为“红木之乡”的常熟,红木雕刻历史悠久,著名的雕刻技艺师众多,有明故宫建筑设计师蔡思诚,有以雕刻“苏东坡游赤壁图”核舟而闻名于世的王毅,有精于剔漆的杨士谦、顾思云。如今,常熟有红木雕刻厂1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 河豚鱼常熟长江口区,除盛产鲥鱼、黄鱼、刀鱼等美味海产外,还能捕到一种形如滚筒、眼小肥实的河豚鱼。 此种海产品虽然鲜美无比,旧时有“吃了河豚百样无味”之说,但吃时千万要小心谨慎,切莫粗心大意。因为此鱼腹中有剧毒,其脊血、鳍尾、肝脏等处,都藏有毒汁,俗语有“拼死吃河豚”之戒。因此在食前,必须请有经验的老师傅将鱼腹内脏拣清,洗净,然后用油煮煎,再放入佐料反复烧煮,更烧得肉烂皮酥,方可食用。为了防止中毒,最好在吃鱼前烧煮一锅“芦根汤”以备解毒之用。总之,食用此鱼,必须特别小心,严防中毒事故发生。 鸭血糯常熟特产鸭血糯,别名红莲糯、血糯、补血糯,是清康熙年间栽培稻中变异而来的一个籼型糯稻品种。鸭血糯粗蛋白含量为13.3%,并含有生物吡咯素,有强身补血之功能。它米皮紫红,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为滋养补品,曾列为皇宫内膳“御米”之一。民间常作产妇和体弱者粥食进补。 桂花栗子桂花栗子原产于虞山支峰顶山,故以顶山栗子为贵,后遍布虞山。据1918年出版的《常熟指南》记载:“顶山之栗,质软而香囊,自古著名,其嫩时剥而食之,犹带有桂花香也”。桂花栗子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糖份,营养价值很高,既能生食,亦可煮熟吃。生食香甜脆嫩,熟吃甜糯细腻,满口桂香。 常熟美食支塘酒酿饼常熟支塘酒酿饼,是春天的时令食品,以当地的冬小麦和酒酿为主要原料。酒酿用以作药,可活血行经,散结消肿。支塘酒酿饼有荤、素之分,品种主要有玫瑰、豆沙、薄荷等味。酒酿饼以热食为佳,特点是甜肥软韧,色泽鲜艳,滋味分明,有浓郁的酒香味。 莲子血糯饭血糯米为常熟特产,米粒殷红如血。莲子血糯饭制作时佐以桂花、蜜枣,衬以白糖莲芯。糯饭紫红,莲芯洁白,入口肥润香甜,且具补血功效。被列入《中国小吃——江苏风味》。 叫化鸡叫化鸡,又名“黄泥煨鸡”。相传,明末清初,常熟虞山之麓一叫化子偶得一只鸡,苦于无炊具、调料,欲食难烹,遂将鸡粗粗加工,连毛涂上泥巴,置火堆中煨烤成熟,食之,味不同寻常。此法后经厨师不断改进,风味更佳,名声不胫而走。此菜应选用头小体大、肥壮细嫩的三黄鸡(黄嘴、黄脚、黄毛)煨烤。 蕈油面松树蕈油面,这种面是常熟的一个传统的特色面点,有“素中之王”之称,兴福蕈油面在常熟是出了名的。蕈,是一种野生菌,而松树蕈则是常熟虞山的一种特产。它生长在松树的根部,并不是每个季节都有,它的主要生长期是春秋两季,那个时候的蕈又嫩又鲜,可是新鲜采下来的蕈里有很多小虫子,先撕去表层膜衣、洗干净后必须用盐水浸泡三四个小时,然后才能下锅用素油熬。这个素油也不能随便用,加工蕈油时一定要用纯正的农家菜油。基本的步骤就是先将生姜块拍松后投入菜油,等油锅烧到冒青烟时,锅离火口,慢慢放入八角、丁香等佐料,接着再将蕈放入油锅中爆透,再移旺火加酱油、盐、糖等,烧至水分挥发即成。用蕈油作为面“浇头”的蕈油面,香气扑鼻,鲜美异常,非一般蘑菇可比。 蕈油面,最早只是常熟兴福寺和尚食用的一道素食,后来得到了食客们的青睐。1947年10月19日,宋庆龄、宋美龄姐妹畅游罢兴福寺,在寺外林中野餐,一碗兴福蕈油面端上桌,清香扑鼻,色泽诱人,宋氏姐妹品尝后觉得名不虚传,更是赞不绝口,连声道:“好、好、好,想不到小地方有这么好吃的菜和面”。 爆炒黄鳝爆炒黄鳝爆鳝丝、炒鳝片和响油鳝糊等都是苏式菜肴中炙人口的名菜。 响油鳝糊,因鳝糊上桌后盘中油还在辟叭作响而得名。制作响油鳝糊除掌握烹调技术关键外,外须上桌及时,否则,油降温后浇到鳝糊上没响声,那响油鳝糊就名不符实了。 常熟特产桂花酒桂花酒源自常熟虞山脚下百年老店王四酒家,是取上等糯米,集秋后之丹桂精心酿制而成。该酒家经过多年酿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前店后坊独特的酿造工艺。据说用齐梁古刹兴福寺“空心潭”泉水酿成,又以寺内那颗千年“唐桂”入酒,酿成的桂花酒,色呈琥珀,酒质香醇、浓厚,上口带桂花香,微甜,颇有特色。留下了翁同 的“带径锄绿野,留露酿黄花”的佳句。随着酿酒工艺的改进,桂花白酒具备了“品质优,酒度低,色泽美而透明,酒味香而甜醇,一年四季可饮,男女老少皆宜”的特点,成为品饮、馈赠的佳品。 黄花鱼坐落在长江口的浒浦镇,盛产味道鲜美的黄花鱼。每年农历三四月间,百花盛开,风和日丽,浒浦港渔船云集,人来客往,好不热闹。随春而来称之“百日黄”的黄花鱼上市了。黄花鱼是海鲜的一种。每年春季,渔民出海捕捞,把活鱼从网中撒入舱内,用盐腌渍,因此又称为咸黄鱼。人们买了这种鱼,回家去鳞开肚,洗净晒干,可以久贮不腐,当作家常菜肴食用。由于黄花鱼肥厚肉嫩,可以做出多种菜肴。除腌贮外,干熏、糟渍、或整条清炖或切块红烩,都鲜美可口,是常熟群众十分喜爱的海鲜之一。 绿毛龟绿毛龟绿毛龟,观赏动物,成为案头别致摆设,特别是用白瓷钵盛清水养之,其毛更显碧绿可爱,令人赏心悦目。 绿毛龟原产于虞山山涧之阴荫处。秦淮海诗云“ 龟藏坎水毛皆绿 ”。龟以象牙色底板,白头朱目者为贵。饲养者,必勤加洗刷,水用淡水或涧水,若遇漂粉水,毛必脱烂。春暖自坛中取出,夏初日食鱼虾。至冬初即冬眠,当入坛或缸内,不食不动,来年清明取出,每器容一头,一器多容则倾轧而秃毛不长。 杨梅虞山之麓面临尚湖的宝岩湾,栽种杨梅历史悠久,果实汁多甘美。多年来,每年6、7月间均在宝岩生态观光园内兴办杨梅节,游客云集。宝岩原有“螳螂子”、“水晶”等13个杨梅品种,20世纪90年代,又从浙江余姚引进“荸荠种”、“李子种”和“白杨梅”,从吴县东山引进“大叶细蒂”等良种杨梅。经过长期的改良,现有“小甜山”、“荷叶盘”、“毛滴滴”、“老酸头”、“大叶细蒂”、“小叶细蒂”、“东魁”、“桃红”、“早红”、“螳螂子”、“水晶”等16个品种。不同于其他品种的黑红、紫红、桃红、淡红,水晶杨梅的底色是“玻璃白”色的,其上撒红点,是最具特色的地方品种。 婚嫁风俗两头蹲 两头蹲,婚嫁用词,顾名思义,就是要两边住,两边照顾,两边跑来跑去。 所谓“两头蹲”的婚居模式,即男女结婚时,双方都准备新房,男方不出礼金,女方不办嫁妆,两边都办喜事,结婚以后两边居住,有了孩子两家共有,使用双方的姓氏,赡养双方的老人。 此种情况在江苏省的常熟市比较普遍,由于当地的居民生活水平较高,不愿意将女儿嫁出,因此发明了此种婚居模式。 从理论上讲,推广“两头蹲”的婚居模式,结婚以后两边居住,有了孩子两家共有,使用双方的姓氏,打破了男娶女嫁的旧框框。有利于打消人们重男轻女的陈规陋习,实现男女平等,有效缓解性别比失衡的问题。 但是实际情况下,此模式却导致了大量的社会问题。 首先,男女双方两边置办婚房,本身就是一桩难以完成的任务。且不说置办两处婚房造成资源闲置浪费,加剧住房供求矛盾。众所周知,在当前高房价语境下,不谈房贷压力过大,普通工薪阶层购置婚房的首付款与装修都要花光自身积蓄,掏空双方父母的腰包。一处住房的首付与房贷都压得年轻夫妇喘不过气来,如果不是小两口家庭环境殷实,两处婚房连想都不敢想。 其次,两头居住将给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果婆家娘家在同一座城市,或者彼此相距不远,“两头蹲”的矛盾或许不大。如果两家相距较远,工作、生活不方便,新夫妻岂不疲于奔命?如果以后有了孩子,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大难题。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考虑,孩子不大可能因为父母“两头蹲”,频繁转学,当候鸟。 友好城市加拿大本拿比 日本绫部市 日本萨摩川内市 澳大利亚汤斯维尔 美国惠蒂尔 法国布莱斯特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