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常宝堃 |
释义 | 相声演员。艺名“小蘑菇”。出生于张家口。父亲常连安,艺名“小鑫奎”,原在富连成科班学戏,后以变戏法谋生。 生平经历常宝堃4岁开始随父“撂地”卖艺,表演戏法的“说口”。童声清亮,口齿伶俐,抓哏逗笑,聪慧机敏,颇受观众的喜爱。因张家口盛产蘑菇,人们亲昵的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小蘑菇”。1931年9岁时正式改行说相声,在天津拜张寿臣为师。经名师指点,再加上他的悉心钻研,经过四年的磨砺,13岁时崭露头角。15岁时就与赵佩茹搭档,互相切磋,轮流捧逗,艺业猛进,在北平、天津一带演出,反响频频。他还曾参与组织兄弟剧团,任团长并演出相声和笑剧。 常宝堃具有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日本占领时期,他编演《牙粉袋儿》等节目,讽刺日本侵略者的压榨,为此遭到多次逮捕、毒打。建国前夕,他还断然拒绝国民党的威逼利诱,拒绝编演讽刺中国共产党的节目。1949年7月,常宝堃出席了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深受鼓舞,更加自觉、勤奋地致力于相声的改革和创新。编演了许多新相声,如《新灯谜》、《思想问题》等,歌颂了社会主义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并被选为天津市人民代表。1951年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4月23日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次日,文艺界举行声势浩大的悼念活动。相声大师张寿臣(常宝堃的师父)在追悼会作悼念常宝堃的祭文,表现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拥护。(祭文发表在一九五一年《天津日报》上)。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 常宝堃学艺刻苦,博采众长,自成流派,因此蜚声相声界。他的表演叙述自然、真切、生动;摹拟活灵活现、特征鲜明。一生演出过100余段相声,主要曲目还有《卖估衣》、《四省话》、《闹公堂》、《打桥票》、《批三国》、《卖挂票》、《改良数来宝》等。其中20多段被录成了唱片,甚为听众所欢迎。 其他相关“常氏相声”后继有人,他的兄弟常宝霆、常宝华,长子常贵田都是著名的相声演员。 徒弟有李伯仁、苏文茂 诞辰:1922年4月,农历壬戌年 逝世:1951年4月23日,农历辛卯年三月十八日 活动年表1938年7月,农历戊寅年: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夏季游艺会” 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夏季游艺会”,不仅有露天电影,还有露天杂耍,荣剑尘、小彩舞、小蘑菇参加演出,楼底下大戏院是京剧,李少春、袁世海、李宝奎、高维廉、阎世善、李幼春、于莲仙、新丽琴、艾世菊等演出。 1945年,农历乙酉年:王世臣返回北京演出 王世臣回到原籍北京在西单商场启明茶社与张寿臣、侯一尘、赵霭如、刘德智、于俊波、郭荣启、刘宝瑞、张杰尧、常宝堃、常宝霖、赵佩茹、孙玉奎、荷花女、白全福、王长友、罗荣寿等共同演出。 1949年4月,农历己丑年:天津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部文艺处召开梨园界座谈会 天津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部文艺处召开梨园界座谈会。会议由何迟主持,文艺处长陈荒媒讲话,六岁红、白云鹏、奚啸伯、叶盛章、常宝堃等出席。会议决定成立改革旧剧委员会。 1951年3月12日,农历辛卯年二月初八日:中国人民第一届赴朝慰问团赴朝 3月12日至5月底,以廖承志为总团长,陈沂、田汉为副总团长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总团赴朝,北京文艺界有23人参加了由部分曲艺杂技演员组成的“赴朝慰问团曲艺服务大队”,领队张辅臣,队长连阔如,副队长曹宝禄,演员有高元钧、侯宝林、郭启儒、常宝堃、魏喜奎、高凤山、孟宪友、孙砚琴、尹福来、顾荣甫、金业勤三兄妹等。中华杂技团部分演员也参加了这次赴朝慰问演出。北京市文联编辑沈彭年随队前往。 在慰问团胜利返回祖国的途中,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三日这一天,在朝鲜沙元里这个地方,遭遇到敌机空袭,常宝堃先生不幸中弹牺牲。 同时中弹牺牲的还有琴师程树棠先生。 (来自常宝华先生《回忆我的大哥常宝堃》)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