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尝粪心忧 |
释义 | 二十四孝之一,说的是庾黔娄,南齐时人,母亲早逝,留下父子两人相依为命。虽然家境贫寒,但庾黔娄刻苦求学,考取了功名,出外作官,而庾父则坚持留在老家。庾黔娄走后不久,庾父就生病了,为此庾黔娄不惜辞官,回家侍奉父亲,尝父亲的粪便以探寻父亲病情的轻重,并烧香祈求上天的保佑,甚至宁愿自己减寿来给父亲增寿。 故事简介南齐庚黔娄,为孱[音chan]陵令。 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 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音chai]剧,但尝粪苦则佳。” 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 至夕,稽颡[音sang]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到县未旬日,椿[音chun]庭遗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解析: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 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人物评价原文南齐庚黔(qián)娄,为孱(cán)陵令。至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 医曰:“欲知瘥(chái,病愈)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sāng,磕头礼拜)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诗曰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评价南齐朝的庚黔娄,在孱陵当县令。到孱陵就任县令没有十天,忽然心惊汗流。黔娄担心父母有事,于是就弃官归家,到家时父亲病重才两天。 医生说:“如果想知道你父母的病会痊愈还是加剧,只要尝一尝他的粪便就行,如果味苦则病会痊愈。”黔娄尝后感觉是甜味,因此心里非常忧虑。到晚上,磕头礼拜北斗星辰,拜求神明,要求以身代替父亲去死。 庚黔娄对父亲孝心的真诚恳切乃千古第一人,无以复加矣,理由有三: 首先,身在孱陵当官,心忧父母双亲。一有不好感觉,立即弃官归家省亲,真是丝毫不以自己富贵为念,心里唯存孝养父母之念,今古无人能比,此其一也。 其次,医嘱尝粪判断父病好坏,真是第一难堪事也。但黔娄毫不犹豫地毅然为之,古今无人能及,此其二。 第三,黔娄尝粪后忧心父病恶化,拜求神明要求以身代父死,是真心舍己救父,此其三。 庚黔娄为什么能做到这些呢?因为他真正深刻地认识和体会到了父母对于子女无比深重的养育之恩,并真正心甘情愿地落实在了实践中,因此可以说他是古今第一孝子。 虽然如此,尝粪判断患者疾病好坏并无真正依据,黔娄尝粪不可仿效;另外,现代诊断疾病的技术方法非常丰富有效,也不必如此。 评说庾黔娄,新野人,字子贞。其父庾庚易,移居江陵(今荆州),隐居而不出,南齐朝廷数次征聘他,都不肯就职。庾黔娄少时即好学,且性至孝,曾出仕齐为编令,后任孱陵令,又再任蜀郡太守;至梁代,他累迁至散骑常侍。庾黔娄做官很有政绩,以仁爱化俗,居官清廉。这一则就介绍他的至孝的故事。 他当孱陵县令,到任还没有满十天,忽然心惊肉跳,满身流汗。他感应到家里可能有大事急事了,即弃官归家。当时他的父亲已经生病两天了。这就是诗中说: 到县未旬日,椿庭遘疾深。 椿庭 ,是一个典故,因为《庄子·逍遥游》中说到上古有树木大椿长寿,又《论语·季氏》说到孔鲤趋庭,受到父亲孔子的教诲,后来就组合成 椿庭 一词,作为父亲的代称。 遘 ,是遭遇的意思。又文中的孱陵县,西汉设置,治所在湖北公安县西,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之。 读到这一则,我们会再次想起《二十四孝》中的诸如 啮指心痛 那一类的遥感之说。这种孝的 感应 ,不断被不同的情节渲染着;而现代人是最反感这一点的,指责它不科学。 但是,那个医生很奇怪,居然说: 想要知道病情是好还是坏,只要尝一下粪便。如果是苦的,则病不要紧的。 文中的 瘥剧 , 瘥 ,此字有两个读音:一读,是疾病、病疫的恶意思;一读,是病愈、病好了的意思,本文用此义。 剧 ,指病加重、危险。 庾黔娄尝了一下,是甜的,心里很忧伤。到了晚上,庾黔娄向北斗星辰叩拜祈福免灾,请求以自身来代替父死。 稽颡 ,即 稽首 , 颡 ,额头。此即是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的礼节。 北辰 ,就是北极星。 现代人读到这一故事,大概首先反感的是那个医生的 混账 ,竟然想出这样的 馊主意 ,令人厌恶;而孝子尝便,也让人恶心。其次,感到庾黔娄的 感应 以及做法也有点太过分了。这都是正常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 然而,笔者想到的是,对于一些流传故事的情节,后人不必看得很重,也不必看得过真,关键是能抽绎出其中合理的内核,这也是古人编写此类故事的出发点。 这一孝子庾黔娄的故事,其合理内核,有三点可说:一,孝子和亲人是心连心的,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老人,尤其在远离亲人时候,更是会牵心挂肚,而当父母有病痛或生命垂危时,更让孝子们的神经绷得紧紧的。这可能是古今孝子都相通的地方。二,孝子之至孝,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官位,当然还有舍弃其他的东西而在所不惜。顺便想起元本高明在《琵琶记·伯喈五娘相会》中的一句很有趣味的话: 书,我只为你其中自有黄金屋,却教我撇却椿庭萱草堂。还思想,休休,毕竟是文章误我,我误爹娘。 现代读书人读来,不知另有一番滋味否?三,孝子之至孝,甚至把亲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更重要,以至于可以用己身来换他身。今天有许多报道,孝顺的子女把自己的器官移植给父母,不就是这回事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