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较文学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严绍璗,陈思和编 丛 书 名: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16135 出版时间:2007-02-01 版 次:1 页 数:534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较文学》是三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的合集,内容包括北大、复旦两校的比较文学学者就“比较文学学科的范畴、观念和方法论”、“比较文学的学科界限和学科身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博士生培养”等议题的主题发言及交流论文,并附有两校比较文学研究者的简介、所开课程及推荐书目。内容全面丰富,集中反映了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两所高校近年来在比较文学学科方面的发展态势和科研情况。 目录上编 论坛言说篇 首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关于比较文学学科的范畴、观念和方法论的理解问题 乐黛云:继续双边对话,拓展“文学间性”研究 陈思和:学然后知不足 谢天振:强强联手,规范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 严绍璗:树立科学的比较文学研究观念和方法 孟华:注重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陈跃红:比较文学的学科身份与体制建构 王宏图:坚守文学性与文化研究 严锋:在固守和超越之外 张辉:“无边的比较文学”:挑战与超越 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比较文学的学科界限和学科身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两者的关系 严绍璗: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 陈思和: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 孟华:比较文学的“普及性”与“精英性 谢天振:正视矛盾,保证学科的健康发展 陈跃红:知识结构与学科边界 刘东:莫使“泛滥”必“成灾” 王宏图:“世界文学”的是是非非 邵毅平:比较文学研究要重视“比较思维” 朱静:发挥外语教师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作用 第三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以博士生培养的规范与创新为中心 严绍璗:关于比较文学博士养成的浅见 陈思和:研究生论文是否需要有“原创性”? 孟华:对博士生培养的两点建议 谢天振:学位论文写作指导与学术规范训练 车槿山:谈论文的学术规范和评判标准 刘东:道义前提·创新标准·为师之道——博士生培养三题 陈跃红:学术理想、专业方向与指导原则——乱谈比较文学研究生的培养 王宏图:规范与张力 朱静:撰写博士论文要用“心” 林涧(Jennie Wang):博士论文的选题与就业的关系 中编 论坛论文篇 乐黛云: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陈思和: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世界性因素”的几点思考 严绍璗:日本短歌歌型形成序说——日本古代文学发生学(一章) 孟华:18世纪一场关于中国人起源论争的启示 谢天振:译者的诞生与原作者的“死亡” 车槿山:洛特雷阿蒙和《马尔多罗之歌》 陈跃红:诗学翻译的宿命与策略性突围——试以某些中国文论和西方诗学术语为例 张沛:“知”与“不知”:对中国古典认识论传统的一个考察 刘东:感性的暴虐——恐怖时代的心理积存 林涧(Jennie Wang):何谓赵汤之争?赵汤不争;赵汤休争! 王宏图:复仇的正义性与身体政治——读《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前传》 张辉:1931年的寂寞与忍耐——透过里尔克看冯至的自我探索 朱静:笔墨下的真与美——程抱一的书法集《梦——气化成符号》初释 戴从容:自由地穿越边界——《芬尼根的守灵》的文体实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