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苦苣、苦荬菜白粉病
释义

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初生疏密不等的白色粉斑,后粉斑互相融合,叶片表面覆满白粉,终至叶片枯黄,失去食用价值。

发病规律

在寒冷地区以闭囊壳随病残物在土表越冬,翌年产生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病斑上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进行再侵染。在温暖地区,病菌有性阶段不产生或少见,主要靠无性阶段的分生孢子辗转为害传播蔓延.南方莱区,终年均可发生,无明显越冬期。早春2、3月温暖多湿雾大露重天气发病重。土壤肥力不足或偏施过施氮肥,易诱发此病。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氮或缺肥,应喷施增产菌或喷施宝、多效好等。 (2)发病初期及时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粉600~7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可兼治白粉病及锈病。此外,还可喷洒2%农抗、20水剂或武夷菌素(Bo--10) 150~200倍液,视病情隔10~15天1次,共防2~3次。

病原描述

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 有性阶段,称二孢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闭囊壳近球形,黑褐色,直径85~144微米;附属丝多,菌丝状;子囊6~21个,卵形或短椭圆形,大小44~107×23~59微米;子囊孢子2~3个(以2个居多),椭圆形,大小19~38×11~22微米,文献报道,二孢白粉菌的无性阶段为Oidium ambrosiae ThOm.称豚草粉孢菌。台湾报道,苦苣菜白粉菌其无性阶段为Oidium crystallinum Lev.称晶粉孢。分生孢子梗直立,不分枝;分生孢子长圆形,单胞,无色,串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