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昌弘号 |
释义 | 百科名片“昌弘号”是宣统元年(1909年)实业局长邱裕文为对当时临沧所产茶叶进行统一收购及运输而设立的茶叶商号中规模较大的一家。历经百年沧桑,“昌弘号”商号逐渐没落,其后人也由经营商号改为种植普洱茶,其一直挑选最上乘的原材料及在原有生产工艺上不断改良,在当地形成了有良好的口碑,其中尤以“冰岛长叶”为上品。历经百年沧桑,云南省双江县勐库镇丰茶厂同其后人合股,重组为云南勐库昌弘号茶业有限公司。 发展历程“昌弘号”普洱茶一直以严格的原料选材以及优异的口感著称,据相关资料记载,明代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双江勐库土司派人引种200余株,成活150余株,1980年调查时尚存首批引种30余株。据2003年3日调查,勐库镇冰岛村古茶园先后种植的茶树1000余株,形成勐库大叶茶群体品种,成为向凤庆、云县等地古树茶的传播源头。其后代在临沧繁衍60多万亩的规模,是名符其实的勐库大叶种的发祥地。勐库大叶种茶由于条索肥厚、芽峰显豪、滋味浓郁、回甘悠远、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高,二十世纪六十、八十年代两次被全国茶树良种委员会评定为中国传统茶树良种,被中国茶叶界权威赞为“云南大叶茶正宗”、“云南大叶茶的英豪”。 在通过云南勐库昌弘号茶叶有限公司重组后,在保留原有茶叶选料、生产配方的基础上,其品牌产品线已扩展到如今的几十种,其口感、产品质量更远远超越众多普洱茶品牌。2009年,是“昌弘号”品牌的百年诞辰,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纪念日,对于“昌弘号”品牌而言,这更加是他通过云南勐库昌弘号茶叶有限公司腾飞的一个起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消费者品味到“百年昌弘号”通过历史沉淀出的优质普洱茶口感,“百年昌弘号”品牌也将再度燃放生机。 云南原产普洱茶是历史以来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所谓云南大叶种,即是云南省西南部所产的许许多多大叶茶品种的一个笼统的习惯称呼。其实包括在”云南大叶种”这个笼统称呼之内的品种有几十种之多,而不同产地的大叶种茶口感却差之千里,真正的大叶种茶原产地在哪呢? 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于1997年被当地村民发现,位于双江县勐库镇五家村帮骂雪山的原始森林中,集中分布面积1.2万亩,每隔5-10米,就有株高15米以上的野生古茶树生长,株高3米以下的茶树随处可见。 永德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于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原始森林中,分布总面积10.05万亩,平均树高5米左右,树干基围最大的一棵达215厘米,树干最高的一棵达25米。 临沧还是大叶种茶的原生地。其中对大叶种茶驯化栽培史有重大影响的,应首推云县白莺山古茶园、凤庆香竹箐大茶树、双江冰岛古茶园和云县茶房大苞茶。 白莺山古茶园。位于云县大丙山中部,背靠大丙山野生古茶树,目前仍保留自生、半野生和人工栽培古茶树180多万株,现存最粗的古茶树就生长在这里。白莺山古茶树种类多样,变异繁多,不仅是茶树种质资源的宝库,而且展示了野生茶树成为栽培作物的不同阶段,是茶的起源的历史见证,是开展茶树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凤庆香竹箐大茶树。专家考证,香竹箐1号大茶树有明显的人工栽培的迹象,位于凤庆县小湾镇锦绣村香竹箐,是世界上现存的最粗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有专家推测树龄超过3200年。 双江冰岛古茶园。位于双江县勐库大雪山中下部的公弄村和冰岛村,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祥地之一。1984年,勐库大叶种茶被审定为国家级良种,位排云南大叶种榜首。中国茶界专家认为:“勐库大叶种是云南大叶种茶的正宗。” 云县茶房大苞茶。1981年在云县茶房乡李家村发现,是已发现的茶组植物中临沧地区独有种。 由此可见,要想品尝正宗的普洱茶,还要选勐库地区大叶种普洱茶。 茶叶制作生茶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茶包括散茶及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加工步骤:云南大叶种茶鲜叶—萎凋—杀青—揉捻—晒干—蒸压—干燥: 采摘:手工采摘一芽两叶为上。 萎凋:摊凉于无直射阳光通风干燥处三十水分,置于竹编竹篾上方。时间视鲜叶含水量及当时气温湿度。 杀青:去除青草味,蒸发一部分水分,炒制后利于揉捻成形。 揉捻:有机器揉捻及手工揉捻。让茶叶细胞壁破碎,使茶汁在冲泡时易溶于茶汤,提高浸出率。使茶普洱茶制作叶成条。 晒干: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晒青易于保留茶叶的本质原味。 蒸压:把晒干的茶叶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成形。提取香味及使茶叶中果胶溢出表皮,利于压制成型和有别于散茶的独特香味。 干燥: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储藏的含水量以下,一般普洱茶要求在含水量在10%以下。 熟茶普洱茶(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渥堆工艺,经后发酵(人为加水提温促进细菌繁殖,加速茶叶熟化去除生茶苦涩以达到入口淳化汤色红浓之独特品性)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其品质特征为: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均匀。 加工步骤:生茶毛茶— 湿水— 反复翻堆— 出堆— 解块—干燥— 分级— 蒸压(类似生茶蒸制过程)—干燥摊凉。 渥堆发酵:将湿水后的茶叶按一定厚度堆积在一起,在微生物作用、湿热作用和氧化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普洱茶特有的风味、品质。 特色产品1. 永德大雪山(生) 2. 明前春尖(生) 3. 普洱印象(生) 4. 昌弘王(生) 5. 古树珍品(生) 6. 乔木王(生) 7. 古乔茶(生) 8. 618纪念饼(生) 9. 普洱印象茶饼(生) 10. 盛世昌弘饼(生) 11. 1909纪念饼(生) 12. 冰岛茶(熟) 13. 古树兰香(熟) 14. 陈韵兰香(熟) 15. 昌弘普洱(熟) 16. 昌弘特级(熟) 17. 栗香陈年普洱茶砖(熟) 18. 典藏兰香(熟) 19. 昌弘宫延(熟) 普洱典故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不得不说诸葛亮(孔明)对茶文化的贡献。孔明率军南征到云南地区,将士们遇到大山中的瘴气中毒染病。一日,诸葛亮梦见白发老人托梦,顿悟出以茶祛病的方法。茶到病除,士气大振。为了答谢白发老人托梦之恩,更为了造福当地百姓,在征战结束后,诸葛亮在当地大山中播下大量茶籽,种茶成林,并把烹茶技艺传授给当地人。在云南古茶区,有“孔明山”、“孔明茶”,每年农历7月23日孔明诞辰日,当地人都要举办“茶祖会”,纪念孔明带来茶种,带来健康,带来先进文化的贤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