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孔氏三代出妻
释义

“孔氏三代出妻”资料的收集

近日,由於学习“刑于之化”,偶然检索到“孔氏三代出妻”,对此产生了兴趣,遂在百度收集整理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其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焦点集中于是否认识“出”字上。由於时间仓促,对於这些电子文本,尚未校对,暂且罗列如下,孰优孰劣,泾渭分明。

观点一,认同“孔氏三代出妻”之说者,有三条:

1.《孔子:一个神话学的个案研究》(作者:张颂之,1965年生人,男,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副研究员)曰:也许是出于宣传或强化理论的需要,人们对孔子在伦理上的行为缺失却视而不见,甚至是有意地淡化,典型的例证就是对孔子休妻及孔家休妻的小传统的无视。《礼记·檀弓篇》载:孔子、孔鲤、孔jí@②祖孙三代均曾休妻,而孔jí@②更立下“不丧出母”的家规。《礼记·檀弓上》:“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曰:‘然。’‘子之不使白也丧之,何也?’子思曰:‘昔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jí@②则安能?为jí@②也妻者,是为白也母;不为jí@②也妻者,是不为白也母。’故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

从“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的记载看,后来的孔家还有休妻者。孔子祖孙三代既然都出妻,因此,在孔林中,孔子祖孙三墓中就没有女性存在的痕迹。不过,中国人是不喜欢让人家的婚姻呈分裂状态的,更不喜欢大讲伦常的孔子是个婚姻失败者的身份形象。反正孔子死了,事情就由不得孔子作主了,被孔子休弃的亓官氏后来竟魂归孔家,孔庙中祭祀亓官氏的寝殿即是明证。为了塑造孔子的人伦神话,竟如此不顾孔子的意愿和感觉,真可谓用心良苦了。

【按】《颜氏家训》:读天下书未遍,不可妄下雌黄。确为至理。

2.谭嗣同仁学下曰:“其在孔教,臣哉邻哉,与国人交,君臣,朋友也;不独父其父,不独子其子,父子,朋友也;夫妇者,嗣为兄弟,可合可离,故孔氏不讳出妻,夫妇,朋友也;至兄弟之为友于,更无论矣。[80]”其注80云:“《家语·后序》:孔氏三世出妻。”

【按】此文提供了“孔氏三代出妻”的一个出处。

3.司马光家范曰:“建宁王倓以忠孝受诛。彼二君者,贵为天子,制于悍妻,上不能保其亲,下不能庇其子,况于臣民!自古及今,以悍妻而乖离六亲、败乱其家者,可胜数哉?然则悍妻之为害大也。故凡娶妻,不可不慎择也。既娶而防之以礼,不可不在其初也。其或骄纵悍戾,训厉禁约而终不从,不可以不弃也。夫妇以义合,义绝则离之。今士大夫有出妻者,众则非之,以为无行,故士大夫难之。按礼有七出,顾所以出之,用何事耳!若妻实犯礼而出之,乃义也。昔孔氏三世出其妻,其余贤士以义出妻者众矣,奚亏于行哉?苟室有悍妻而不出,则家道何日而宁乎?”

【按】此文提供了“孔氏三代出妻”的另外一个出处。

观点二,对“孔氏三代出妻”疑惑者,有一条:

《思孟学派及其对儒学发展的贡献》(作者:王启发,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曰: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曰:“然。”“子之不使白也丧之,何也?”子思曰:“昔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伋则安能?为伋也妻者,是为白也母;不为伋也妻者,是不为白也母。”故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孔氏三代竟然都有“出妻”(即夫妇离异)的经历,不知何故?

观点三,反对“孔氏三代出妻”之说者,三条:

1.钱穆《先秦诸子系年》曰:《檀弓》:“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曰:然。子之不使白也丧之,何也?子思曰:昔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而 隆,道污则从而污。伋则安能?为伋也妻者,是为白也母。不为伋也妻者,是不为白也母。故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今按子思非适子,乃庶出,生于伯鱼 晚年,已详前考。(《考辨》第五十八。)今以孔氏年世推之,则子上之生,亦在子思五十以后,殆亦非适出。所谓出母者,乃其生母,犹“康公我之自出”之出,非出妻也。既为妾媵,非正妻,故子思曰“不为伋也妻”尔。先君子谓孔子,孔子母颜徵在,其嫁叔梁纥,亦在纥之晚年,非正妻。正妻施氏无子,其妾生孟皮,颜氏生孔子。孔子既早孤,故生母死而丧之。至子上母卒,子思尚在,故不使其子丧出母也。伯鱼之母死,期而复哭,孔子止之。顾氏《日知录》谓:“此自父在为母之制当然,《疏》以为出母者非。”其辨甚是。古人正妻卒,其子尚止期服,妾媵之卒,故不使为后之子丧之也。后世乃谓孔氏三世出其妻,细按皆误。

2.清钱泳《履园丛话》曰:世传孔氏三世出母,此盖误会。檀弓孔氏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之说,按其文曰:「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又曰:「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曰:『然。』『子之不使白也丧之,何也?』子思曰:『昔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伋则安能?为伋也妻者,是为白也母,不为伋也妻者,是不为白也母。』故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此则後人谓孔子子思出妻之证也。 按左传:「康公,我之所自出。」出之为言,生也。谓生母也。其曰:「子之不使白也丧之何也?」盖嫡母在堂,不得为三年丧耳。其曰:「为伋也妻,是为白也母。」者,正其妾之谓也。必白为妾所出,而子恩不令其终丧故也。 考之年谱:「孔子六十六岁,夫人亓官氏氏卒,六十七岁,有伯鱼母死期年犹哭,子曰:『谁与(欤)?』之问。六十八岁,孔子归鲁。」又考之古礼:「父在为母服期」,合诸夫子六十六岁而亓官夫人卒,六十七岁,正伯鱼期年丧毕之时,而伯鱼犹哭者,盖贤者过之也。夫子之言,在谓父在而哭母之礼不可过,非谓母出而为子之服又当降也。乃迂执者拘於期字之义,谓出母无禫 (父母之丧,满二十七个月时,则除孝服,这时的祭祀叫做「禫」。又父母之丧,满二周年,谓之大祥,大祥後三个月的服,称「禫服」,前文的无禫,就是没有孝服。) 期可无哭,必以实孔子出妻之说。如谓孔子所出者,即亓官夫人,则後人何以不记夫人之出?而反记已出之夫人之卒?如谓伯鱼之期而犹哭者,又一夫人,则孔子有二夫人,而伯鱼为生母之丧矣。然则子上之不丧出母,生母也。非见出於父之母也。更无待辩。何疑乎子思有 出妻之事,而兼疑乎伯鱼为出母之丧哉?况檀弓祗有「出母」字,并无「出妻」字,後人因出母字,而溯从前一代为出妻,亦弗思之甚!谓伯鱼出妻者,盖亦据檀弓曰:「子思之母死於卫,柳若谓子思曰:『子,圣人之後也。四方於子乎观礼,子盖慎诸!』子思曰『吾何慎哉?有其礼,无其财,君子弗行也;有其礼,有其财,无其时,君子弗行也;吾何慎哉?』」

又据檀弓曰:「子思之母死於卫,赴於子思,子思哭於庙(孔氏之祖祠也)门人至曰:『庶氏之母死,何为哭於孔氏之庙乎?』子思曰:『吾过矣!吾过矣!』遂哭於他室。」即以此说论之,既曰庶氏之母,则固明指为庶母矣。何曲为之解者:反曰:伯鱼卒,而其妻嫁於卫之庶氏也?子思又尝居於卫,则母之从子於卫,亦寻常事,而何言乎嫁於卫也?礼诸侯一娶九女,惟嫡夫人祔庙。鲁隐考仲子之宫,为春秋所讥。则妾之不可祭於嫡室,自古而然,是子思之哭生母於他室而不於庙,固其宜也。 孟子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非不能申丧於生母之谓也。」然则夫子为政三月,而鲁大治,商贾信於市,男女别於途。岂室家之内,朝夕薰陶及於积世,独不能如有虞之化,率二女以执妇道耶?学者偏信彼而疑此,亦惑之甚矣!此说始於周栎园,南汇张友白,亦极谝之,可以破千古之疑。

3.清周安士《安士全书》“孔氏三代出妻”曰:

甚矣!小儒之不知字义,诬谤圣门也。夫子刑于之化,未必逊于文王。纵配偶之贤,不及后妃,何至遂遭斥逐?一之为甚,况三代乎!且夫妇之伦,名教所重。倘其过小而出,家法未免太苛。若其过大而出,孔氏何其不幸。况夫子为万世师表,夫人乃以失德而被出,已足损其家声。更加以夫人之媳亦被出,媳之媳又被出,成何体面!一日,将檀弓白文细玩,读至不为伋也妻者,是不为白也母。不觉恍然曰:既是不为正妻,想必定为侧室。然则所谓出母者,并非出逐之母,乃所自出之母,犹言生母也。不丧出母者,生母不服三年之丧也。盖子思亦系庶出,伯鱼曾教其服生母三年之丧,子思不便言其过礼,故曰:昔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而隆。自此以後,孔氏家法,凡系庶出之母,皆不令其服三年之丧,永为定例,故曰: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甚是明白晓畅。檀弓以出字代生字,可谓秀雅不羣矣。後儒自己不识字,奈何使万世宗仰之夫人,浪被恶名乎!且今士大夫家,若其夫人未尝斥逐,而妄传斥逐,犹为累世之恨。仁人君子,犹当代白其怨。况以大圣人之夫人,而可使其姑妇三代,同抱千秋之恨耶?是宜改正俗解,遍示来兹,以醒从来之误。

【按】《安士全书》读之最为诙谐。论于尔雅処,亦可寻得依据。

附录--《礼记》原文:

檀弓曰。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曰。然。子之不使白也丧之。何也。子思曰。昔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伋则安能。为伋也妻者。是为白也母。不为伋也妻者。是不为白也母。故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