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产业组织与信息 |
释义 | 《产业经济前沿问题研究丛书》是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的又一重要系列成果。在丛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注意遵循这样几个信念:一是产业经济学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系统的学科体系,涉及基础理论、学科主干与分支、研究和分析方法、特殊应用领域、相关或交叉学科等。二是很多从事政策研究的人员和寻找投资机会的企业,都要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产业分析,以便做出科学决策。三是既考虑中国的现实研究基础,兼收并蓄,更要注意与国际学术界的对接。 书名:产业组织与信息 作者:唐晓华 ISBN:9787802071612 页数:275 定价:30.00元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3-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丛书的作者均出自全国较早设立产业经济学博士点的大学,他们在相关领域都有较深研究和较多成果,选题也基本上都是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应用中的前沿问题。因此,我想信,这套丛书出版,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学科体系,促进学科发展和实际应用都将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唐晓华,男,出生于1956年8月18日,广西桂林人,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辽宁大学产业经济学学科点学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兼任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集群与产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社会兼职: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副理事长 专业特长:产业经济理论分析、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中国经济信息化研究、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著作: 1.《工业组织学》,合著 1993年,辽宁大学出版社; 2.《股份公司理论与实务》,主编 1995年,东北大学出版社; 3.《现代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分篇主编 1995年,东北大学出版社; 4.《辽宁省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编委 1999年,辽宁大学出版社。 学术成就:获国家教育部优秀社科奖经济类一等奖1项(参与);获省级优秀社科成果奖多项;1996年获"辽宁省教委陈香梅奖励基金"三等奖。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企业和政府咨询的合作项目多项,并取得企业和政府的好评。 图书目录序言 1、信息经济学基础 1.1 信息经济学引论 1.2 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 1.3 道德风险与激励机制 1.4 拍卖理论 2、企业理论 2.1 企业理论概述 2.2 企业的契约理论 2.3 不完全契约与企业所有权安排 2.4 代理问题与激烈励机制设计 2.5 竞争策略性效应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3、价格歧视与价格竞争行为 3.1 引言 3.2 价格歧视与机制设计 3.3 价格竞争与患谋 3.4 价格模型 4、信息显示与产品质量 4.1 引言 4.2 阿克洛夫的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模型 4.3 质量的信号显示机制 4.4 信息不对称与中国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 4.5 质量、信息与公共政策 5、企业纵向关系 5.1 纵向一体化和纵向限制 5.2 外部性及其纵向限制措施 5.3 不确定条件下的纵向限制 5.4 纵向限制与反垄断 6、产品差别化 6.1 引言 6.2 产品差别化与寡头竞争 6.3 广告与信息性产品差异 6.4 产品判别化的效应和最优产品差别化 7、策略性行为 7.1 引言 7.2 市场先占权模型 7.3 信号模型 7.4 掠夺模型 8、技术创新、网络效应与标准竞争 8.1 引言 8.2 专利竞赛与新技术采用 8.3 技术创新的激励制度 8.4 网络效应与技术创新 8.5 网络效应与标准竞争 9、信息与市场绩效 9.1 引言 9.2 竞争、激励合约与企业内部改革 9.3 信息、市场均衡与帕累托最优 9.4 信息搜寻与价格离散 10、信息与激励性规制 10.1 引言 10.2 信息与规制体制设计 10.3 放松规制与竞争性规制体制 10.4 激励性规制与放松规制的实践 参考文献 序言一、信息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是信息经济学逐渐进入主流经济学,进而成为其最重要的一部分。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信息经济学的学者,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英国剑桥大学的莫里斯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维克里,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阿克勒夫、斯蒂格利茨、斯彭斯,这标志着信息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最有活力的领域。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运行和绩效,以及在这些市场上的企业行为的。当然,判断什么时候和为什么竞争是不充分的成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核心。一般来说,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由三部分构成:市场的组织和结构是如何形成的,结构对行为和绩效的影响如何,企业行为如何影响结构和绩效。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贝恩和梅森为代表的“哈佛学派”的经验实证主义阶段。该阶段的发展主要贡献是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经典的“结构一行为一绩效”的分析范式,根据该分析范式,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行为产生市场绩效。这一阶段的分析主要是大样本的跨行业经验研究和多元统计回归,其代表性成果是贝恩(1959年)的[产业组织)和谢勒(1980年)的(产业市场结构与经济 绩效)。正统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判断是,市场集中度作为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有很大的影响,其基本假说是:市场集中度越高,大企业的市场势力越大,从而行业利润率越高。有关行业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最早是由贝恩做出的。贝恩(1951年)的分析显示,行 业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具有正向关系。韦斯(1974年)的综述性研究发现,无论如何度量利润率,从统计上来讲,集中度都是利润率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在经验研究当中,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成为研究的重点,与此相应的是反垄断成为反托拉斯的主导思想;但是与此同时对企业行为的分析却显得相当不足,也留下许多争论的问题。 建立在SCP范式基础上的经验主义传统,由于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和企业行为分析基础,受到了“芝加哥学派”的批评。以乔治·斯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根植于新古典价格理论,强调严谨的理论分析和对各种理论假说的经验检验。芝加哥学派不仅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上的贡献,提升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政策贡献,它强调自由主义的观点,对于纵向限制、掠夺定价、兼并、规模经济、进入障碍、公共规制等的论述,都对反托拉斯政策带来新的影响。 第二阶段的发展主要是建立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基础上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与传统的SCP范式的经验主义传统不同,近期的“新产业组织理论”更多地关注于建立和检验关于企业行为的各种解释假说的模型(Jeffrey Church,2000年)。新产业组织的研究方法的特征可概括为:以坚实的企业行为模型为基础,针对特定产业进行研究、建立企业行为模型和经验分析。 这种建立较好的对企业行为的理论解释模型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非合作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由于泰勒尔、米尔格罗姆、拉丰等产业组织理论学者的杰出贡献,在新产业组织理论当中,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结合,使产业组织理论取得重大的飞跃。这一阶段的代表性著作是泰勒尔(1988年)的《产业组织理论)、马丁(2000年)的《高级产业经济学)、杰夫瑞·撤池(2000年)的[产业组织:战略方法)和拉丰与泰勒尔(1994年)的《采购和规制中的激励理论)。 二、信息经济学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影响 受信息经济学的影响,在过去几十年中,产业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最活跃、最激动人心的领域是不完全信息下的非合作博弈分析方法的运用。这不仅 科学的解释。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是企业的策略性行为,策略性行为对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影响往往依赖于信息结构。信息经济理论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理论的发展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企业理论的影响上。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利润最大化追求者,企业被看做是一个投入产出的“黑箱”,企业的行为是如何形成的?即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如何?企业与市场的差异如何?一体化的优势如何?等一系列问题没有给出回答。代理理论认为,企业偏离利润最大化行为应该被解释而不是被假定,偏离应被追溯到股东没有能力充分地指挥经理,并发现企业的成本与需求状况。因而,分析的重点应放在信息不对称下的委托人(所有者)如何对代理人(经营者)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减小代理成本并最大化所有者的福利。标准的委托一代理框架可以被描述为一个信息不对称下所有者一经营者的博弈关系。一个委托人想使另一个代理人按照自身利益选择行动,但在委托人无法直接观测到代理人选择的行动的信息约束下,委托人根据其他的间接信息变量设计一个针对代理人的激励合约,以激励代理人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实现其自身的福利最大化。 (二)企业行为理论的发展 信息经济学对企业行为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对广告与产品质量的分析。根据阿克勒夫(1970年)的开创性分析,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提供高质量商品的激励不足,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市场可能产生质量供给不足。斯宾塞(1973年)建立了一个正式的信号显示模型,根据信号显示理论,如果显示质量的收益大于成本,高质量商品的生产者会通过价格、浪费性广告等方式显示其质量。尼尔逊(1974年)证明,浪费性花费可以显示质量,因为高质量商品从形成的商誉中获得的回报高于低质量商品,重复购买导致高质量商品为提高声誉会增加这些花费,而低质量商品则不会这样做。克莱因和莱福勒(1981年)、夏皮罗(1983年)提出了质量酬金声誉模型,该模型显示只有当高质量带来租金而生产者担心降低质量损失这种租金时,生产者才会有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动机。 第二,对价格歧视的分析。在消费者异质性的情况下,如果垄断厂商能够区分开每个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则它可以通过设计个性化的消费组合达到完全的价格歧视。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垄断厂商无法做到这一点,此时它可以通过一个自我选择机制的消费组合菜单来做到这一点;:但此时它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即参与约束(每个消费者愿意购买而不是根本不买)和激励相容约束(不同类型消费者之间不存在套利)。马斯金(1980年)、米尔格罗姆(1982年)、瑞利(1981年)等对不对称信息下的非线性定价机制设计进行了博弈分析。 第三,对纵向限制的分析。企业间的纵向关系一直是一个产业组织理论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新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在一种既有一体化企业也有非一体化企业的框架中,为什么一体化企业不在市场上买卖中间产品,是一个有待解释的问题。与此类似,非一体化企业的可行契约集合应当尽可能从诸如套利、信息问题、交易成本等原始的经济假设中引出”(泰勒尔,1988年)。传统的关于纵向关系的分析主要是“双重加价理论”,认为一体化可以带来利润,纵向关系具有反竞争的后果。信息经济学的发展给出了一些新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道德风险分析模型,上游企业为激励下游企业提供推销服务的努力,必须设计一个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机制(Holmstrom,1982);第二种解释是在不确定性情况下,零售商的风险偏好类型使竞争具有不同的保险作用(瑞利和泰勒尔,1986年);第三种解释是作为进入壁垒的契约观点,阿根亚和波尔顿(1987年)对在进入者和在位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的企业间长期纵向契约效应分析指出,该契约具有阻碍竞争的后果。 . 第四,对企业策略行为的分析。信息经济学对产业组织理论的最大影响是策略性企业行为。最为明确的例子应该是掠夺性定价。在1980年以前,在理论文献中对掠夺性定价的分析指出,掠夺性定价不属于理想竞争策略。Roberts(1987年)的研究已经显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以低于针对阻止进入而制定的短期理想水平来制定价格、诱导退出、惩罚竞争对手减少其侵略性的竞争,可能是理性的策略。近来,大多数关于掠夺性定价的信息不对称博弈模型都涉及广义的信号传递机制。通过行动的选择,信号传递者可以影响接收者对信息的推测,从而影响接收者的行动策略选择。Roberts(1986年)和Garth Saloner(1986年)的分析显示,信号传递者需要降低价格以求通过这种行为影响信号接收者的参数值,使得接收者认为持续的竞争是没有好处的,因此对于接收者来说,引致退出、促使接受合并或是减少产出水平将是理性的选择。Scharfstein(1984年)、Fudenberg和Tirole(1986年)的分析显示,在两个企业对随机需求有同样的了解,但掠夺者有动机以不易被观察到的方式米增加产量或是降低价格,从而企图使接收者的收益估算发生偏差。Kreps和Wilson(1982年)、Fudenberg和Kreps(1986年)分析了一些动态模型,其中具有私有信息的信号传递者对新进入者采取掠夺性行为,虽然这种行为不能产生直接的收益,但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对于侵略性进入行为进行打击的可信度,以便阻止将来的进入。 (三)规制理论的发展 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规制者可以确保获得配置效率和成本效率。但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情况并非如此。企业拥有关于成本和需求(隐藏信息)以及降低成本的投资和努力程度(隐藏行动)的信息优势。由于信息不对称使规制变得复杂起来,因为它为企业提供了策略性行动并增加收益的机会。因此,规制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解决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激励问题,规制体制设计的关键就是要设计有效的激励合约,为企业提供适当的激励以达到成本效率。一个高明的规制者应当认识到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机会主义和激励问题,并设计出相应的规制体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规制经济学发展的主流是运用激励理论分析规制体制设计问题。Baron和Myerson(1982年)较早对不完全信息下的规制体制设计进行了分析,他们重点分析了在逆向选择情况下的规制体制设计问题。他们的结论是:在不完全信息带来的逆向选择情况下的规制机制设计,必须针对企业的类型空间,设计出在其类型给定的情况下对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一项最优策略的诚实执行机制。Lafront和Tirole(1986年)建立了一个包含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模型,该模型显示在道德风险情况下,单一的固定价格合约不会被企业接受,这会产生低产出。如果企业可以拥有一定的社会剩余索取权,低生产问题就可以避免。Baron和Besanko(1984年)提出一个不完全信息下的事后审计模型,Harold Demsets(1968年)最早提出在自然垄断行业进行替代市场内竞争的方式是引入特许权竞标体制,以及Shleifer(1985年)提出的“标尺竞争”理论等。 三、非对称信息博弈方法的简单评价 非对称信息博弈方法已经成为新产业组织的主流方法,大大推进了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但该方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认为主要的问题是五个方面:均衡行为将被事先假定;假定共同的知识基础;结果的稳定性;均衡的多重性;实证性检验。我们将依次对它们进行讨论。 第一,关于理论假定问题。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均衡分析,并假设预计只会产生一次均衡行为。然而,与竞争性局部均衡模型相比,许多不完全信息博弈似乎需要更多的均衡的假设。毫无疑问,代理人在非对称信息博弈模型的均衡中所做出的推理、计算和预测,比决策者在完全竞争的阿罗一德布鲁世界中的均衡价格给定时所做出的决策要复杂得多。当我们一旦从那种现实中不存在的完全竞争和信息对称的世界中走出来的时候,对于理性的需求就会增加。 第二,关于共同知识问题。对于非对称信息博弈模型的一个批评是共同知识(Common knowledge)的假设。在产业组织的应用中,典型的假设是私有信息是共同知识的一小部分,同时对于这种信息的可能的价值分配以及模型中所有的其他事物都属于共有知识。直观上说,一个作为共有知识的事件,如果每个博弈者都知道这件事已经发生了,那么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已经知道这件事情已经发生,每个人知道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知道这件事情发生了,无限下去。假设实际的数值是共有知识并且通过隐含的方式根据这种假设进行分析,这种境况起码和假设完全信息一样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第三,关于结果的稳定性问题。这些模型的另外一个潜在的、令人烦恼的方面是结果对信息结构的过于敏感性。Fudenberg和Maskin(1986年)曾指出通过引入正确的信息不对称,人们能够获得一种“俗定理”的结果,就是几乎任何事情都会产生均衡。如果人们将可能性看做是各种可能的类型,那么具有存在价值的人就是其行为被模仿的人,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所需要的就是用什么方式来决定哪一种信息不对称有存在的价值。 第四,关于均衡的多重性问题。针对已经被应用于产业组织中的非对称信息博弈模型的一个进一步的批评是,它们承认均衡的多重性。当他们解释某种现象时,它们具有有限的预测价值,因为有太多的行为模式与均衡相符。与完全信息博弈相比,在非对称信息博弈模型中这种使多重性问题更加尖锐的特点来自于信念的多样性,这种信念是关于各种各样的与均衡过程相隔离同时又与均衡相一致的事件的相对的可能性。连续的均衡要求在每个决策点上(不仅仅是位于均衡上的点),每一个博弈者都发现,继续使用他们各自的理想的均衡策略是最优的。这种子博弈完美的要求通常能够将行为限制得很狭窄。然而在非对称信息博弈模型中典型的情况是,整套理想的策略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就像我们改变博弈者对于博弈如何继续以及其他人可能已经知道什么信息的信念。在非对称信息博弈模型中存在着许多的均衡,每一个均衡都被背离于均衡路径的信念所支持,同时也被这些均衡所产生的行为所支持。 第五,存在着一些实证检验这些模型的问题。到目前为止,相对来说没有多少基于非对称信息博弈模型的经验性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可能仅仅是一些时间问题。这些模型是新的并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论研究者所发展;它们不仅仅对经验主义决策者产生影响。然而,在检验上似乎存在着固有的困难。这些困难一些来自于均衡的多重性,但是更重要的困难是理论中的重要对象本质上是不可观察的。这显示着两种方法,仔细的案例研究和试验经济学的方法。 本书是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产业经济前沿问题研究丛书)中的计划项目,它的完成是我们团队集体努力的结果。书中各章的主要分工如下:唐晓华编写第1章和第10章,张保胜编写第2章、第5章和第8章,唐要家编写第7章、第2章的2.5节、第6章的6.1节与6.4节,第8章的8.2节与8.3节、第9章,苏梅梅编写第4章和第6章,唐春晖编写第3章。 本书虽即将付梓出版,但应该说这只是一种尝试,是一个初步研究成果。由于所研究的领域在不断发展,加之我们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所限,研究方法上的偏颇和观点上的疏漏在所难免,尚请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们不吝赐教,以便我们今后继续深入研究与探索。 唐晓华 2004年8月于辽宁大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