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康系
释义

概述

康系,民进党早期派系, 是20世纪70年代以康宁祥为核心而形成的一股党外山头势力,民进党成立后,由于康系内聚力差,力量逐渐式微,成员纷纷转投其他派系。1991年,康宁祥被李登辉揽入“国统会”后,便从民进党中逐渐淡出,康系消失。

1973年康宁祥等人创办了《台湾政论》,从而聚集了一部分力量,民进党成立初期,“康系”的力量足以和“新潮流系”相抗衡,但“美丽岛系”壮大后,“康系”的力量也就逐渐衰弱下去,并且有一些成员也开始转向别的派别,后随着康本人走入李登辉的圈子,这一派系逐渐瓦解。

演变

1983年后,台湾国民党党外形成了以康宁祥、费希平、余陈月瑛、黄煌雄等人为代表的温和派,和以许荣淑为龙头,包括林正杰、林浊水、林世煜、邱义仁、吴乃仁等党外新生代在内的激进派。

后来,激进派发生了分裂,先是林正杰脱离激进派,并创办《前进》周刊,被称为“前进系”;后是邱义仁、吴乃仁等人创办《新潮流》杂志,被称为“新潮流系”,以“党外编辑作家联谊会”为班底;许荣淑、尤清及部分“高雄事件”受刑人家属和辩护律师则成为“美丽岛系”的一部分,以“党外公职人员公共政策研究会”为班底。

民进党成立后至1999年该党推出“总统”候选人之前,民进党的派系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新潮流系”与“康系”势均力敌到“美丽岛系”和“新潮流系”平分天下。

民进党成立初期,受“高雄事件”牵连的党外大老多数还在坐牢,或流落在海外,“美丽岛系”被排除在民进党领导核心之外,“新潮流系”占据主导地位,“康系”是“新潮流系”的最大牵制力量。但黄信介、张俊宏等人出狱后,重振“美丽岛系”,并联合各地公职人员、地方实力派及林正杰的“前进系”,取得了民进党决策机构中执委与中常委半数以上的席位,与“新潮流系”平分秋色,相互之间“康系”开始衰退。至此,民进党的权力结构与运作模式便进入了以黄信介、张俊宏、余陈月瑛和后来加入民进党的许信等人为核心的“美丽岛系”,与以邱义仁、吴乃仁、洪奇昌、卢修一(已故)等人为核心的“新潮流系”两派长期相互对立的状态。

第二阶段派系走向多元化,五大派系共存。

进入90年代以后,长期在海外活动的“台独联盟”势力转到岛内,融入民进党之中,并与岛内的“台独联盟”势力结合,逐步发展成为一支以张灿鍙、陈唐山、郭倍宏、许世楷、李应元、郭倍宏、李胜雄、陈婉真等为代表的“台独联盟系”。而长期夹杂在“美丽岛系”与“新潮流系”之间、或依附於两大派系的第三势力,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1992年底的“立委”选举中,靠近“新潮流系”的姚嘉文、张俊雄、谢长廷等人成立了“福利国连线”,亲“美丽岛系”的陈水扁、余政宪、彭百显等成立了“正义连线”,以林正杰为代表的“前进系”因林正杰退出民进党而消失。这样,民进党形成了五大派系共治的局面,五大派系分别为“美丽岛系”、“新潮流系”、“台独联盟系”、“福利国连线”、“正义连线”,其中以“美丽岛系”与“新潮流系”最大,“美丽岛系”长期把持主席职位,“新潮流系”则控制民进党中央党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