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柴亮
释义

柴亮,活跃在美国和世界各地乐坛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当代的艺术精英,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作曲家,母亲是歌唱家,都是沈阳音乐学院的教授,他五岁时学习钢琴,九岁学小提琴。

中文名:柴亮

出生日期:1968年

职业:小提琴演奏家

毕业院校:中央音乐学院 ,朱丽亚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映山红》

贯籍:辽宁沈阳

简介

柴亮,1980被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录取,师从于关庆武、王冠、靳延平、吴佩茹教授。1983年派送中央音乐学院高中代培,师从于王治隆教授。1986年破格免面试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师从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1990年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1991年获南加州大学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师从于阿丽丝·香福教授。一年后获美国杰出人物资金资助的全额奖学金进入世界著名的音乐学府━━朱丽亚音乐学院,在世界小提琴教学权威桃瑞丝·迪蕾教授及助手康厚教授的指导下学习。1994年获朱丽亚音乐学院艺术家文凭,1997年获硕士学位。之后,除演出外,柴亮还做为迪蕾大师的助手应聘于朱丽亚音乐学院,应聘为布鲁伦大学小提琴研究生班导师,并经常在各地举办大师班进行讲学和指挥 乐队等活动。

音乐作品

热门歌曲
01 映山红 02 歌剧魅影 03 g弦上的咏叹调 04 大海啊,故乡 05 沉思 06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07 北风吹 08 秋意浓 09 知音 10 阿拉木汗 11 梁祝 12 旧情绵绵
专辑

专辑名称 发行时间 语言 试听专辑 详情

映山红 2008-01-09

唱片公司:瑞鸣唱片专辑曲目(12)01 较量 02 敖包相会 03 玫瑰香 04 牧羊曲 05 梁祝 06 新不了情 07 映山红 08 知音 09 洪湖水浪打浪 10 红梅赞 11 大海啊,故乡 12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幻蝶 2007-08-25

唱片公司:Cn Music专辑曲目(5)01 菊花台 02 家有九凤 03 七剑下天山 04 梁祝 05 明月千里寄相思

成就及荣誉

他曾在首届全国艺术院校小提琴比赛、英国第二届叶胡迪·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日本第三届国际音乐比赛和美国轩尼诗音乐比赛等各种大赛中夺得重要奖项;1993年获全美华人最高艺术成就奖。

曾与柴亮合作过的乐团有:伦敦皇家爱乐乐团、曼彻斯特交响乐团、哥森堡交响乐团、澳州悉尼爱乐乐团(兼该团客座独奏家)、东京都交响乐团、韩国交响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美国大峡谷音乐节交响乐团、阿斯本音乐节青年艺术家交响乐团、沃特波格交响乐团和美国纽约、洛杉矶等地的交响乐团以及中国的一些交响乐团等等。

柴亮曾在世界许多著名音乐厅的舞台上一展才艺,如:英国皇家音乐大厅、前苏联柴可夫斯基音乐厅、法国卢浮宫音乐厅、德国斯塔迪斯演奏厅、悉尼市政音乐大厅、新加坡维多利亚纪念堂、台湾音乐厅以及美国各地的许多著名音乐厅等,特别是人称世界音乐殿堂的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几个表演大厅,柴亮先生经常在那时举行独奏或室内乐音乐会。

担任职务

柴亮曾任教于沈阳音乐学院国际音乐教育中心,最近,柴亮先生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学科主任,正以务实的态度带领中国小提琴事业蒸蒸日上。

柴亮先生出版的最新小提琴专辑『天路』,收集了各种流行歌曲

音乐之帆

柴亮:给穷孩子鼓起“音乐之帆”

(中国)《瞭望新闻周刊》 (2010-07-19)

柴亮并不是要让这些孩子一定成为职业的音乐家,而是希望用音乐为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富足和平等,帮助他们抵抗物质上的贫穷 文/董雪

“音乐不是奢侈品,不是我们钱包鼓了的时候才来消费的多余物;音乐不是消遣,不是娱乐,音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是让人类生活得有意义的方式之一。”在致新生家长的欢迎词中,美国波士顿大学音乐系主任卡尔·伯纳克说的这段话打动了许多人的心。柴亮,作为世界知名的小提琴家,刚好在用他的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

创立“音乐之帆”

作为小提琴家的柴亮,曾在许多音乐大赛中获得重要奖项,并于1993年获全美华人最高艺术成就奖,他与许多世界知名乐团合作过,也在世界许多著名音乐厅的舞台上施展过才艺。但是提及这些,柴亮的态度始终是淡然平和的。

柴亮用幸运来概括自己的音乐生涯:父母都是沈阳音乐学院的教授,所以对音乐不曾陌生;从沈阳音乐学院到中央音乐学院再到朱丽亚音乐学院,他得到的教育都来自最好的老师、最好的院校。柴亮肯定自己对于音乐的热爱以及自己为之付出的心血,但他也相信,这样的机会,并非每一个热爱音乐并努力为音乐付出的人都能得到。

也许正因为自觉幸运,柴亮对这个社会更多地持以感恩和回报之心。2003年回国后,他回到母校中央音乐学院任教;2009年1月,他和好友成立了“音乐之帆少儿资助项目”,开始通过慈善关注社会,通过音乐帮助孩子。

“音乐之帆少儿资助项目”是以音乐为主题和载体的慈善项目,希望通过免费的音乐训练,来帮助穷苦孩子远离贫困所带来的孤独、自卑。

2009年1月,委内瑞拉玻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在中国国家大剧院进行了令人震撼的演出。该团的所有演奏家都是由曾经孤独、贫穷的少年组成,他们都有幸受助于委内瑞拉著名的慈善机构——“音乐救助体系”,该体系成立近30年,受资助人超过29万。这次演出成为了“音乐之帆”计划的灵感来源。

但是,一场演出带来的感动还不足以解释一个慈善项目的诞生和发展。柴亮成立“音乐之帆”,也和其在美国多年的留学生涯有关。

柴亮对美国相对完善的慈善事业深有感触。在那里,他经常随乐团到老人院、精神病院、残疾人院,甚至监狱等地方演出;而他留学所需的学费也全部受助于一些不相识的人。

柴亮回国后,看到那些穷苦的孩子,就想到当初的自己,他渴望做一些事情,并且期待这些事能够对这些孩子以后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积德行善,中国几千年来都是这样,国外也是一样。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才有这样的机会,能够让我去行善、去帮助别人。所以说是‘音乐之帆’选择了我,是这样一个好项目给了大家聚到一起的机会来帮助这些孩子,”柴亮这样评价最初创立“音乐之帆少儿资助项目”于他自己的意义。

用音乐抵抗物质上的贫穷

柴亮相信,音乐能摒除个人色彩而具有跨越时空的共性,它能涵盖生活中精神层面所有的意义,“一切生活中解释不了的东西音乐都能解释”。他也相信,音乐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能给他们带来自信。

“音乐之帆”计划的受助对象为没有机会享受到音乐教育的弱势群体。这些孩子由于物质上的贫困而处于相对边缘的境地,很容易为此感到孤独和自卑,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物质上的帮助固然重要,但是难以让他们摆脱这种自卑感,音乐则不同,音乐能带给孩子们自信,而从精神层面来讲,得到自信才能真正帮助他们。

提到这些,柴亮的脸上流露出明显的快乐和欣慰。“当孩子们自信、阳光地站在台上演出时,他们知道自己不比别人差,”他说,“因为大家都在听,在给他们掌声。我们就是要给大家这样的概念——这些孩子可以达到他们想达到的任何目标,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也是可以做梦的,而且只要坚持,梦想就可以成真。”

在柴亮看来,“音乐之帆”的目的不是要让这些孩子一定成为职业的音乐家,而是用音乐为孩子们带来精神上的富足和平等,帮助他们抵抗物质上的贫穷。

2010年5月15日晚,“音乐之帆周年慈善夜”在普度寺宁静的夜色中展开,被资助的孩子们与柴亮一起登台汇报演出,全场嘉宾高举烛光,沉浸在感动和温馨的氛围之中。

“音乐之帆”成立一年多以来,柴亮已经数次与孩子们一起登台演出。曾在各种舞台上演出过的柴亮,与孩子们在一起有着别样的感受,“感觉自己不是在台前,而是在后面欣赏他们,就像父母看孩子领奖一样,我是在后面看着他们、支持他们。”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缘故,柴亮很少亲自给这些孩子上课,但是他喜欢看自己在中央音乐学院的的学生给孩子们上课,每次看到这些孩子的一点点进步,他都会得到一种夸张的满足,“就像我的儿子刚会做体操、会画画的时候,我都感动得快要流泪,觉得孩子真了不起。”

慈善之路漫漫

音乐之帆成立一年多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2009年10月,音乐之帆获“中国希望60梦想”赞誉;12月,柴亮获得“时尚先生年度公益人物”。

柴亮称这些是出乎自己意料的。最初成立“音乐之帆”时,柴亮一直以为“在干一些只有我一个人能理解的事儿”,但事实上,很多人在项目成立之初就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有些甚至纯粹是出于对柴亮的信任。

做慈善并没有想象中简单,最初很多事情都需要人帮,但因为是以慈善的名义,很多“帆友”都会站出来不遗余力地帮忙。而“音乐之帆”从“杀熟”拿到第一笔项目资金到现在,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管理和运行体系。

柴亮对于“音乐之帆”也有很多设想和期待,作为音乐家,他希望未来的某一天这些孩子能站在世界舞台上,像委内瑞拉玻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一样,代表着世界潮流。

柴亮希望能用音乐去影响更多的孩子,去接触他们的心灵。也正因如此,在最初选择这些孩子时,没有考虑任何音乐天赋的因素,只要孩子们想要报名都可以,他们学得好与坏也并无关系。

已近不惑之年的柴亮,是洒脱、风趣而快乐的。做慈善于他来说是回报社会的方式之一,是将自己曾经得到的东西再给出去,这种对于社会的回报带给他的不是责任感和压力,而是源自内心的满足感。

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正在日益走向成熟。“达则兼济天下”,有许多像柴亮一样的名人都在为慈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需要也呼唤更多的“柴亮”,去关注社会边缘群体,关注他们的生活,更关注他们的心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3: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