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柴胡散
释义

柴胡散根据其治疗病症的不同,配方略有不同,主要成份为柴胡、甘草、麦门冬等,可加入赤茯苓、人参等用于治疗孕妇妊娠心烦,不思饮食、呕吐等症;加入半夏、桑白皮可治疗咳嗽、胸膈痰壅等病症。

柴胡散1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组成】柴胡45克 赤茯苓 麦门冬各30克 枇杷叶(去毛) 人参 橘红 甘草各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

【主治】妊娠心烦,头目昏重,心胸烦闷,不思饮食或呕吐。

柴胡散2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组成】柴胡30克(去苗) 茵陈15克 犀角屑15克 麦门冬30克(去心) 鳖甲60克(涂醋,炙微煮,去裙襕)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主治】劳黄。证见四肢无力,骨节烦疼,或时吐逆,不能不食,鼻中干燥,身热疼闷,渐觉羸瘦,寒热不定。

柴胡散3

【别名】柴苓汤(《医林绳墨大全》卷二)。

【组成】柴胡1两(去苗),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1两(炙微赤,锉),黄芩1两,赤茯苓1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

【来源】《圣惠》卷十七。

【主治】热病2日,头痛口苦,虽经发汗未解。风温湿热,小便微热,腹满。

【方法】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5寸,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令自有汗即解。

柴胡散4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组成】柴胡30克(去苗) 半夏15克(汤洗七遍去滑) 川大黄22克(锉碎,微炒) 枳壳22克(麸炒微黄,去瓤) 百合22克 桑根白皮30克(锉) 麦门冬60克(去心) 赤茯苓30克 秦艽22克(去苗) 紫菀22克(洗,去苗、土) 黄芩22克 赤芍药22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知母22克 木通22克(锉)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主治】妇人骨蒸劳热、咳嗽,胸膈痰壅,腹胁妨闷,不欲饮食。

柴胡散5

【来源】《瘴疟指南》卷下。

【组成】柴胡10克(去芦) 半夏4.5克(汤泡) 桂心4.5克(去皮) 白芍4.5克(炒) 炙甘草3克

【用法】上药锉碎。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

【主治】瘴疟十四日外,寒热不已,不潮时脉弦数者。

柴胡散6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

【组成】柴胡45克(去苗) 白术30克 白茯苓22克 甘草22克(炙微赤,锉) 五味子30克 干姜22克(炮裂,锉) 附子22克(饱裂,去皮,脐) 防风22克(去芦头) 桂心15克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 每服15克,以水3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210毫升,去津,不计时候温服。

【主治】伤寒阴痉,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不止。

柴胡散7

【组成】柴胡(去苗)1两,白茯苓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瓢,焙)1两,知母1两,桔梗(去芦头)1两,黄耆(锉)1两,百合2两。

【来源】《圣惠》卷十三。

【主治】伤寒百合病,羸瘦,不食少力。

【用法】上为散。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柴胡散8

【组成】柴胡1两半(去苗),赤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心),人参半两(去芦头),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来源】《圣惠》卷七十四。

【主治】妊娠心烦,头昏躁闷,不思饮食,或时呕吐。

【用法】上为散。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

柴胡散9

【组成】柴胡3分(去苗),桔梗3分(去芦头),紫菀3分(洗,去苗土),知母3分,贝母3分(煨令微黄),诃黎勒皮3分,乌梅肉半两(微炒),百合3分。

【来源】《圣惠》卷十四。

【主治】伤寒后肺萎劳嗽,连连不绝,四肢烦热,两颊色赤,饮食全少。

【用法】上为散。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下地黄汁半合,搅匀,温服,不拘时候。

柴胡散10

【组成】柴胡(去苗)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栀子仁1两,黄芩1两,石膏1两,大青1两,川芒消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来源】《圣惠》卷十五。

【主治】时气5日,热毒不除,心神烦闷,大小肠秘涩,或时头痛。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柴胡散11

【组成】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1两,枳实3分(麸炒微黄),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芩3分,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槟榔1两,汉防己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来源】《圣惠》卷六。

【主治】大肠实热,气壅不通,心腹胀满,发歇寒热。

【用法】上为散。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柴胡散12

【组成】柴胡(去苗)1两,川升麻1两,黄芩1两,黄连(去须)1两,栀子仁1两,车前子1两,决明子1两,防风(去芦头)1两,羚羊角屑1两,马牙消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玄参1两。

【来源】《圣惠》卷三十二。

【主治】肝脏风热,眼中生疮肿痛。

【用法】上为散。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柴胡散13

【组成】柴胡半两(去苗),石膏1两,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麻黄1分(去根节),秦艽1分(去苗),常山1分。

【来源】《圣惠》卷八十四。

【主治】小儿寒热往来,面色萎黄。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次。

柴胡散14

【药物组成】柴胡、苍术、甘草各等分。

【处方来源】《朱氏集验方》卷九。

【方剂主治】眼目暴赤肿痛。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水煎服;如头痛、壮热,则用生姜、葱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