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柴胡店镇 |
释义 |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柴胡店镇 素有“梨乡”之称,位于滕州市最南部,距枣庄新城8公里,东与羊庄镇接壤,西与张汪镇毗连,南与薛城区陶庄镇交界,北隔十字河与官桥镇相望。东西长13公里,南北宽8公里。总面积62.7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613.9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7公顷。下辖41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2006年末全镇计有12427户,总人口42600人。 此外还有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柴胡店镇。 滕州市柴胡店镇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柴胡店镇 地理位置柴胡店镇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北纬34°50′至35°17′,东经116°48′至117°23′,东依沂蒙山区,南临枣庄市薛城区,西濒微山湖、与微山县相连,北靠孔孟之乡、和邹城市接壤。全市总土地面积1485平方公里,境内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46公里。 地形地貌柴胡店镇地处鲁中南山区的西南麓延伸地带,属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滨湖。海拔最高点596.6米,最低点33.5米。低山丘陵区面积453.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0.5%;平原区面积91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1.6%;滨湖区面积约11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9%。全市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东部和东南部为石灰岩山区,北部和东北部是花岗岩、片麻岩构成的砂页岩石区。全市共有大小山头453个,最高峰为莲青山摩天岭,高596.6米。其次为龙山,主峰高415米。被称为古滕八景之一的“谷翠双峰”,东峰高400米,西峰高408米,两峰并起,其间洞壑玲珑、虚谷相连。其他著名的山有小白山、染山、马安山、谷山、吉山、孤山、南龙山、落凤山等。 气候条件柴胡店镇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南部,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明显,大陆度为66.4%。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均日照2383小时,历年平均气温13.6℃,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6.9℃;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8℃。全年平均年降水量773.1毫米,年降水量最高为1245.8毫米(1964年),最低为388.9毫米(1981年)。年平均降水日为81.8天,平均降雪日数7天。气压平均为1007.1百帕。年平均风速2.8米/秒,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12%。 物产资源矿产资源 柴胡店镇是全国有名的能源基地、建材之乡,河沙资源丰富,全是黄沙,粒度均匀,杂质少,表面积大,强度高,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此外,铝钒土、石英石、花岗岩、白云石、黑色胆石、萤石等也有一定的储量。 水资源 境内泉水众多,据明代县志记有18泉,清代记有32泉,著名的有荆泉、羊庄泉群、魏庄泉群、马庄古泉。荆泉为市区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源泉。马庄古泉位于滨湖镇马庄村东北,丰水期日涌水量4838立方米,属优质矿泉水,水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 生物资源 农作物品种资源有18科323个品种,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高梁、谷子、小杂粮等,是全国著名的粮食精种高产基地。油料作物有花生、大豆、芝麻等。林果资源有46科144种。盛产野生中药材。动物资源有62科145种,主要饲养牛、羊、猪、兔、鸡、鸭、鹅、鹌鹑、肉鸽等,是全国著名的青山羊基地。 土壤资源 滕州土壤分为褐土、潮土、棕壤、砂姜黑土、水稻土5个土类、12个亚类、22个土属、90个土种。 历史发展柴胡店一带早在夏禹时就已形成村落。柴胡店处于古薛国东门外南北通衢要道旁,当时因有村人柴、胡二姓开设旅店而得名。解放后,镇境为临城县六区,辖区包括今之薛城区陶庄镇千山社区,区驻柴胡店。1952年,镇境为薛城县六区。1958年,与官桥合并,成立红专人民公社,公社驻官桥,柴胡店为管理区。1962年6月,从官桥分出,另建柴胡店人民公社。1966年1月5日,改称柴胡店区。1968年,又改为柴胡店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柴胡店公社为柴胡店乡,同年11月,改乡为镇。 资源优势镇内矿产资源丰富,以煤为主,蕴藏量达3362.7万吨,镇境内除刘村煤矿两座矿井外,还建有省属井亭煤矿。其它资源有青石、河沙等。镇内水资源丰富,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地瓜、高粱、谷子次之,果产品以刘村酥梨、苹果为主,远销全国各地,杏、桃、葡萄等次之,畜禽有牛、马、驴、骡和猪、羊、兔、鸡、鸭、鹅等。 自然环境柴胡店镇依山傍水,美丽富饶。地貌东部为低山、丘陵,西部为平原。中西部平原上,古薛河、十字河、小魏河由北至南流贯境内入微山湖。东部山区属泰沂山系鲁中南山区西南麓延伸地带,大小山头,计有46座,主峰海拔287米。多数山岭森林植被覆盖良好,部分山头为大面积裸岩,间有梯田隙地。1990-2004年,先后在穿过万亩梨园的古薛河、十字河上兴建了自控无绞翻板闸、漫水坝、迷宫堰、连拱坝等拦蓄水利工程,形成了集灌溉、补源、养殖、游览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人工湖,与东部黄连山旅游风景区交相辉映。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物产和茂盛的资源,使柴胡店成为一个独具林果、煤炭和生态特色的鲁南重镇。 交通运输柴胡店镇不但地理位置优越,而且交通便捷。早在西周时,就有“东穷燕齐,南极吴楚”的大道在这里经过,自古就“九省通衢”的美誉。如今,西临104国道和微山湖港口及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滕薛公路、济枣公路纵贯南北;柴羊公路、柴张公路横穿东西。境内已实现了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构成了外接水陆干线、内连各村支线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农业发展柴胡店镇畜牧业、林果业比较发达。以鲁南牧工商公司为依托,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导,大力推进无公害标准化养殖业的发展,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基地3个。全镇畜牧年存栏量达200万头(只),畜牧总产值已达6800万元,撑起了农民增收的半壁江山。该镇按照“以林兴山、因果富民”的思路,大力实施了荒山绿化工程,促进林果产业化发展。全镇林木覆盖率36.8%。“黄连山水果”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商标局批准,现已开始申报认证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同时,黄连山柿子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被枣庄科技局列为全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工业发展柴胡店镇积极整合优势,创新方式抓招商,抓项目。坚决落实“外商只管投资、其它一切由我们来做”的承诺,坚持大商小商一起招,内资外资一起引。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挖掘招商潜力,科学整合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的非煤项目,优化了项目结构,提高了招商质量。截止目前,已有玻璃制品、机械制造、医疗器械、诚谊家纺、生态旅游、综合服务超市等19个项目落户这个镇,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招商项目单一、科技含量低的问题,使柴胡店镇的招商引资走向多元化。2006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7.4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形成了力源公司、建发建材有限公司、建树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等工业经济群。 名胜古迹柴胡店镇名胜古迹众多。有殷周古遗址、皇姑坟、古驿道、烽火台及清代居民建筑群等,错落有致地展布在西部平原。在东部千山山脉上,有奚仲墓、有为商朝立国撰写纲领文件《汤诰》而定天下的左相仲虺墓、有孔子得意门生冉求墓和庞大的汉墓群;还有唐摩崖石刻与历代所建老君庙、老北宫、玉皇阁、吕祖阁寺庙建筑群,以及古石寨等名胜古迹。 土特名产柴胡店镇是著名的酥梨之乡。种植酥梨历史悠久,所产刘村酥梨被国家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年丰产量达2000万公斤。 特色农产品: 蔬菜,柴胡,小麦,玉米,棉花,桑蚕,黄瓜,香菜,蟋蟀,韭菜,蚕茧,黄金梨,果品 历史人物7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已聚居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北辛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4000年前,夏禹时的车正奚仲,就在这里造车,推动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2000年前,招贤纳士的孟尝君、脱颖而出的毛遂、焚券市义的冯谖等,都曾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清代音韵大师张井,在这里编撰了《古韵发明》、《切字肆考》等“千古不朽之书”。 民风民俗民间具有广泛实用性的一些民俗,如雕刻、游艺、说唱、剪纸等艺术活动都能得以继承和传播。 嫁 娶 传统婚礼 议婚。民国年间,男女十几岁,父母即托媒说合,为儿女求亲。只要年龄合适,门当户对,生肖相合,便由家长作主,相约吉期,通启定婚。定婚。男送禽鳞、糕点、美酒、布帛、首饰为彩礼,女回以鞋帽(或《尚书》与文房四宝)、禽鳞等物回聘。 请期(俗称要“八字”)。至婚龄,男家先期遣人往女家索取女方生辰,非数往而不得。既得庚帖,便请人择定婚期、进门时辰。嫁女。嫁前,多由姑嫂操持摆盒、装柜,交待婚仪事项,传授新婚之道。届时,嫁女梳网头,裹棉衣、扎裤腿、赤袜底,外罩凤冠霞帔,头顶蒙脸红子。呜咽上轿出门。放炮启程、兄弟扶轿,送至村外。 迎亲。娶日,男方门庭挂红结彩,亲朋好友登门志贺。民国时,有钱人家多采用大娶仪式。新郎披红戴花,穿缎靴,戴礼帽,乘坐绿网官轿,前有旗锣伞扇喝道,后有人马相随。或迎亲于途,或迎于女家。一般人家小娶,只新娘乘轿至夫家。新郎或迎于村口,或迎于门前。花轿到,放鞭炮,去轿顶,进大门,跨马鞍,到院中。迎女客扶新娘出轿,坐于椅上,抬到香台前。 拜天地。香台上燃香烛,置粮斗,摆托盘。司仪赞礼,新人拜天地,拜毕,迎女客边唱歌谣边撤枣、栗入洞房。 坐帐入洞房,新人拜过床公床母,升床朝一定方向坐下。迎女客唱着歌谣,挑蒙脸红子。随后,新人饮交心酒,喝同心面。 闹房。邻里少年,群入洞房,戏谑喧闹,俗谓之“吵喜”。子夜,仍有童稚潜伏窗下窃听,人称“听房”。 上拜。翌日晨起,新人拜谒公婆。尔后,近门嫂辈用红丝线为新人缚脸,俗谓之“开脸”。 叫对月。民初,此俗已大变,仅近日回门而已。婚后月内,娘家接送两趟。接送时间,均由公婆决定。 现行婚俗 恋爱。50年代以来,青年人多自由恋爱,但大都需经人介绍相识,双方通过接触、观察、了解,征得家庭意见,最后自己作主。 定婚。农村青年男女一旦认为合适,双方进城照一半身合影相,各执一张。即算相爱定情之物。此后,男方逢年过节,则向女方送节礼。女方即可出入男家,—般在婚仪前夕领取结婚证书,拟定婚礼日期。城镇青年自由恋爱的较多。许定之前,男女要分别去对方家庭非正式做客。若无异议,婚事即定,叫人便到所在地政府领取结婚证书准备婚礼。 婚仪。60年代以前,农村婚仪仍循旧制,而后稍有变通。1966年以后数年,迎娶送嫁皆步行,使用红旗和锣鼓迎送。新人进门不拜堂,向毛泽东主席画像鞠躬、致礼、祝祷、背语录、合唱《东方红》。随后,撒喜糖、入洞房。婚礼若由村“文化大革命”小组包办,新娘不得入洞房,要下地参加劳动。城镇婚仪,多于“五一”或“国庆节”举行,并多去北京上海旅游结婚。此时,无论城乡,嫁妆必备“红宝书”。1970年以后,乡村送嫁用排车、花席为棚。送亲婆另坐排车随后,儿童挎鸡的习俗仍存。拜堂仍以敬毛主席像为先,再敬公婆。坐帐、拜上一如旧仪,婚事尚俭。城郊婚仪,新娘坐人力三轮车,戴墨镜。送女客、挎鸡童随后而行,婚礼渐复旧仪。城镇青年虽旅游结婚,但归来仍大宴宾客,吵喜遵循旧俗。1980年以后,城乡迎娶竞以乘小汽车为荣,少则二三辆,多则四五乘。搭彩棚,悬音箱,宴宾狂饮,喧嚣达旦。结婚竞尚奢侈。仪式渐趋繁琐。 什物 一 饮 具 民国年间,烧水有铜壶、锡壶、铁皮壶。冲茶常用提系大瓷壶、红泥壶或黑沙壶,配用小茶碗。普通人家没有暖水瓶,常用瓷壶冲开水,外裹棉套或草囤,以此保温。 50年代后,铜壶、锡壶日渐稀少,镀锌铁皮壶和钢精水壶为一般家庭普遍使用。60年代后,暖水瓶已为家庭必备暖水用具。农家常用竹编壳,塑料壳和铁棂壳的暖水瓶,茶壶,茶碗多厚壁粗瓷。近年来,多备塑料方桶,用于下田提水。城镇家庭喜欢喷花铁壳暖瓶,茶具多为小型细瓷套具。现今多数人家购置了气压水瓶和凉水瓶套具。 酒具,常见有酒瓶、酒瓯、酒杯和酒壶。旧时,壶多用铜或锡制,今多用瓷壶。锥形瓷质烫酒壶仍普遍使用。城镇新婚家庭多备有高脚玻璃酒杯。近年,城里人家多以塑料桶沽啤酒,少数人家配有啤酒套具。 二 餐 具 餐具,主要有碗、筷、盘、碟、盆、勺。多备置于新家庭建立之初,或添置于新年前夕。民国年间,除富裕的人家,一般无成套餐具,多用粗瓷大白碗和黑瓷碗。勺有木勺、铜勺、铁勺,匙有铜、瓷两种,筷有竹、木两种,竹筷最普遍。汤盆主要为黑瓷盆和红瓦盆。50年代以后,特别进入80年代以来,人们对餐具的使用日渐讲究。汤勺、以铝勺、铁勺最普遍,多用素底薄壁白瓷碗,以描金烤花细瓷小碗为好。一般配有少量菜盘、菜碟、菜盆。匙有铝、瓷、不锈钢几种,筷箸仍以竹质为主。在单位食堂就餐的人员,常使用搪瓷饭盒、小盆、大口茶缸等。近年,城镇新婚家庭,大多购置成套细瓷餐具。西餐餐具虽有出售,但购置者了了。 三 炊 具 炊具主要有锅、鏊、刀、铲、笼、筚等。菜刀、菜铲、擦板、笊篱、桌案为家庭炊事必备用具,一般变化不大。家庭蒸馏食品,过去常用竹制筚盘,今多数家庭使用双层钢精锅。几年前淘粮食、洗菜,常用秫秸挺勒制的弯竿子和柳编卜篮筐,现为竹编和彩色塑料小筐取代。鍪子有两种,大的摊煎饼,小的烙单饼。 锅与灶的变化较大。1960年以前,一般家庭至少备置两口尖底铸铁锅,大锅做饭,小锅做菜。灶多是砖砌或泥捏的烧柴锅框,用风箱鼓风助燃。城镇家庭现在多使用憋拉气炉灶或蜂窝煤自燃灶,个别行业的职工家庭开始使用液化气炉灶。城镇家庭饭锅以钢精锅为主,少数家庭备有平锅、高压锅,乡村一般仍使用旧式炉灶。燃料是柴、煤各半,冬季多用憋拉气炉子。 四 卧 具 民国年间,一般家庭多使用雕花面子床,富裕人家则用雕花顶子床,也有使用棕屉、皮屉、麻屉等屉子床的,通常垫单苫铺苇席。另有一种麦草睡包,元宝型,是传统的小儿卧具。 70年代,卧具变化不大,人们也不甚讲究。1978年以后,一般家庭普遍添置竹制或钢管尼龙躺椅。城镇时兴钢制双人床和沙发。进入80年代,城乡家庭添置沙发的日渐增多,三人多用沙发最受欢迎。新婚家庭,村民仍以雕花面子床为主,城镇则以板式双人床为主,普遍配置有沙发。席梦思高档卧具亦在少数小家庭中出现。 五 家 具 民国年间,稍富裕的家庭备有八仙桌、太师椅、马杌、衣箱、衣柜、盆架条几、三联桌、大马杌、圈椅等,材料以榆、槐、桐、柳为主,漆色以枣红、栗色为主。 1949年至1970年,家具变化不大,之后,水泥预制家具始兴。1978年后,一般家庭普遍添置大件家具,其中,以镶镜大衣橱、高低柜、菜橱、书橱为多。进入80年代,城乡兴起置办家具热潮。随着南方木匠的大批来滕,和国外生产技术的引进,家具一改浑厚、肃穆、质朴的风格,呈现出做工精细、风格典雅、色调明快的特色。起初,盛行捷克式、镜框式成套家具,以米黄色绘饰木纹为美。随后,蜡壳板式组合家具出现,又使城镇青年为之倾倒。电镀折叠椅、沙发、藤椅、竹椅盛销城乡。 六 日常用具 民国初,居民照明使用菜油灯,后以煤油灯为主。城镇居民多用玻璃罩子灯、马灯和土捻子灯,农村家庭多用土捻子灯。解放后,年代至今,大部分居民始用电灯,乡村仍备油灯或腊烛以防停电。 汲水常用水桶、瓦罐、勾担、井绳等物多数家中备有大水缸。70年代末,地下水下降。有的用深水机泵提水。城南乡村多建水塔供水。平原村民多改用大油桶拉水,东部山乡多置特制水桶,用独轮车推水。 盛装杂物的器具有叉子、箢子、挎篮、叉子筐头。一般箢子是农村人家必备物什,主要用于盛粮或其他杂物,也是喜庆盛装礼物的常用器具。 煎饼筐,家家必备,有荆条和麦草编织的两种。近年,人们多使秫秸挺穿制的锅拍叠放煎饼。另外,还有一种麦草编织的囤子,也是用来存放干粮的用具。 农村居民盛粮习惯用瓦缸。大靛缸似乎成为衡量一个家庭是否富裕的标志。50年代后,农妇常捏制泥缸以代之,尔后,又出现水泥缸。城镇家庭多无大型盛物器具,粮面用门袋,杂物用包装箱。 家庭盥洗,建国前以红瓦盆为主,后渐以瓷盆、铸铁盆、搪瓷盆取代。现在,城镇居民多使用搪瓷盆和塑料盆。 丧 葬 一 传统丧葬 人将死,移明间,儿女为之梳洗穿衣。逝后,停尸灵床,头南脚北。垫白枕,束双脚,白纸蒙身。燃长明灯,摆打狗饼,盛倒头饭,立“影身草”。长子于扶担登椅喊路,众孝子放声举哀。继以白纸封门、竖纸幡于户外。请族人,跪尊长,乞议丧事。遣执事,赴亲友送信报丧。当晚,孝子趋于野,登椅喊路,火焚“倒头轿”。 将盛殓,先整容。含饭,缀钱,将死者生前喜爱玩物放置棺内,尔后盖棺。若女丧,须娘家来人,叙死囚,禀贵嘱。述丧仪,概无异议,方可成殓。 入殓后,漆棺木,男黑女红,孝子昼夜守于侧,早晚举哀。亲友接丧信,携纸箔吊唁,抚慰丧主,孝子叩头谢纸(给吊唁人行礼)。并为亲友破孝。择期出丧,再遣人散帖。 殡葬前两日,报庙请魂。吹鼓乐前导,孝子擎幡随行。又有专人泼洒浆水于后。故又谓之“攉汤”。 前一日夜,冥饯送魂。入夜客尽,鼓乐引路,孝子依次缓行。至村外路口,长子呼唤着死者,送灵位于纸轿中、登椅喊路,撒岁数灯,焚烧所备社耗。男丧,女儿出资扎纸轿;女丧,则扎一纸牛。 出殡上午,亲友如期携香烛、纸箔、荤供、帐条、挽联、赙仪致吊。中午,宴宾、谢客。午后发引,家祭已毕,移棺于街。亲友依次行礼祭。礼成,长子顶“老盆”,摔于棺首。棺起,哀声大起。仪卫前导,鸣锣开道,孝男随棺缓行,孝女、孝眷顶“搭头”,就地举哀。 棺至族林墓前,孝子绕穴、亲自清扫,下棺入穴。放长明灯、倒头饭于穴内,立纸制金童玉女于棺前两侧,簇哀杖于棺后。而后,拱砖砌石成墓,筑上为坟。 翌日,儿女眷属上林祭扫,俗谓圆坟。五七、百日前,再祭扫于墓前。子女三年后除孝。其间,男穿白鞋,帽沿白边;孝女穿白,扎白带,衣镶白边。 丧葬因贫富有别,以上所述为中等之家发丧仪俗,富户还要奢侈,讲排场;旧社会贫穷人家无力富葬,人死后,只给至亲报丧,三日后即行埋葬,如无力购置棺木,仅以席簿卷埋。 二 现行丧葬 “文化大革命”初期,传统丧葬仪式被禁行,一般薄棺简葬。亲友多送花圈、挽联。孝子穿白鞋,戴孝帽、佩黑纱,单位(或生产队)开追悼会。会后,抬棺木于族林,掘穴深葬,不砌墓,不筑坟。但圆坟、五七、百日祭奠一 如旧俗。此时,境内林地夷为平地,人们仍循族林旧制,依序土葬。数年之后,乡村丧葬渐渐复旧,但“报庙”、扎“社耗”等旧仪式废除,规模也小。 70年代初,推行火葬。公职人员及乡村干部带头力行,普通居民也逐渐响应。火葬前,穿衣、停尸、招魂、守灵、启灵、报丧、祭仪,服孝、吊唁,一如旧仪。三日后火化,骨灰仍葬祖林。70年代后,人们仍把骨灰重置灵堂,罩以彩扎的楼阁,然后冥饯、发引、出殡,旧时葬礼仪式逐渐恢复。 1985年后,乡村土葬旧习俗日趋恢复。人死后,连夜抬尸于族林,掘土墓深葬之。山乡僻壤,更有筑土为坟者。城镇葬礼简单、停尸三日即火化。骨灰葬于故土,或寄火化厂存放处,一般仍以入土为安。 三 特殊丧葬 中年人死亡,上有尊亲,丧事从简。停于偏房。仅送信不发帖,三日便葬。旧时,也有侯尊亲故后合并发丧者、谓之“发老丧带少丧”。 婴儿夭折,称之为”殇了”。俗以为催索前辈薛帐的“讨债鬼”以谷草裹尸,于夜间抛至乱尸岗或荒郊野外。踅身疾走,须绕道辗转回家。 少亡,也无停尸丧葬之仪,于午后由叔伯埋葬于林地角落,亦无棺木。 作奸犯科,死于非命者,俗以为耻,无葬礼,不吊唁祭奠。族人拒之入林,多葬于荒郊。 宁津县柴胡店镇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柴胡店镇 乡镇简介柴胡店镇位于宁津县城东10公里处,因史有柴、胡二姓在此合伙开店,故名柴胡店。曾为柴胡店乡,1984年改为柴胡店镇。全镇总面积113.11平方公里,辖132个行政村,耕地10万亩,总人口56000人,314省道穿境而过,该镇为"全市明星乡镇"、"全市小城镇建设中心镇"、"经济工作先进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示范镇"、"全市蔬菜生产定点专业镇"。 镇政府驻柴胡店西街。柴胡店自古手工业发达,小百货销往全国各地,知名度很高,有“知道柴胡店,不知宁津县”之说。现柴胡店镇百业俱兴,地毯、机械加工等民营经济发达;东部的中国宁津东崔蔬菜批发市场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全国5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年交易额过5亿元;柴胡店是蟋蟀著名产地,所产蟋蟀骁勇善斗,闻名全国及海外。 历史东汉末年形成小镇,后有柴、胡二姓合伙开店,故名柴胡店。1906年曾在此设区,1945年在此设镇。1958年称红丽公社,1984年改为柴胡店镇。2000年孟集、尤集两乡并入柴胡店仍称柴胡店镇。 旧时柴胡店素称“小天津卫”,以手工业闻名全国。手工棉织业、针织业非常发达。民国时期,建有隆兴、同义、振兴等工厂和联合社,纺织作坊达70余家,加工点遍布全镇各村农户,所产布匹、毛巾、带子、绦子、袜子等织品远销长城内外。当地有“只知道柴胡店不知道宁津县”之说。抗日战争时期,柴胡店曾为渤海军区赶做上万套冬装和40万条裹腿布,受军区嘉奖。柴胡店镇手工纺织业为后来宁津县的轻纺工业奠定了基础。 并入柴胡店的孟集乡前系孟集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为孟集乡。汉光武帝遗留空城遗址在本乡境内,宁津新河横贯乡境东西。全乡面积33.17平方公里,1987年底全乡有居民14664人。乡政府驻孟集村,距宁津县城15公里。2000年6月15日,宁津县撤销孟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柴胡店镇。 并入柴胡店的尤集乡位于县境东南边境,东南与乐陵为邻,西部与陵县接壤,北与柴胡店镇、孟集乡毗连。全乡面积34.9平方公里。1987年底有居民17562人。乡政府驻尢集村,距宁津县城16公里。2000年6月15日,宁津县撤销尤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柴胡店镇。 经济发展该镇工农业发展迅速,全镇共有企业240家,个体工商户2854户,农业资源丰富,产小麦、玉米、棉花。该镇突出抓蔬菜、桑蚕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东崔蔬菜批发市场、孟集黄瓜市场、盖家香菜市场、尤集蟋蟀市场,年成交额4000万元,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以"三个代表"为内容进行党性党风教育,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镇党委、政府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 名优特产该镇是黄瓜、韭菜、蚕茧的生产基地。黄瓜、韭菜生产面积产量占全县首位,黄瓜大棚6500个,小拱棚8000亩,韭菜15000亩,黄金梨、中华寿桃优质果品面积4000亩,桑园面积5000亩。 特色产业柴胡店镇蟋蟀市场全国驰名,享誉港澳。据有关资料记载,香港斗蟀市场 上,打遍世界无敌手的冠军斗蟀,就产于宁津县柴胡店镇尤集陈庄一带。现每年一度的蟋蟀节和繁闹的蟋蟀市场,吸引了全国及港澳诸多蟋蟀名师及玩家到来,年成交额达1.2亿元。 专业村庄东崔村是以种植韭菜为主的专业村,周围村也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常年蔬菜面积在3万亩以上。为解决农民卖菜难问题,1995年东崔村委会投资20万元,建起了一处占地20亩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为适应市场交易量增加的需要,在县、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1998年11月,东崔蔬菜批发市场按股份合作形式进行改制,本着自愿原则,鼓励本村种菜大户入股,按每股5000元交纳资格股金,共吸收社员108户,社员股金54万元。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社员内部民主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市场由合作社自主经营,村委会从市场的管理中完全脱离出来。1999年1月,宁津县柴胡店镇东崔蔬菜产销合作社在宁津县工商局登记成立。2000年10月,为满足发展需要,合作社又扩股190股。目前,合作社拥有社员144户,总股数达到了298股,社员股金总额达到149万元。 合作社成立以后,先后投资310多万元,对市场进行了三次扩建,目前,合作社所属的蔬菜批发市场,已发展成为占地8万平方米,有交易大棚4000平方米,固定资产380万元的经济实体。市场日上市车辆2100多辆,日均销售蔬菜60万公斤,日均交易额50万元,客户遍及晋、冀、鲁、豫、辽、吉、黑、蒙、京、津等20多个省、市和地区,成为鲁西北较大的蔬菜批发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东崔蔬菜产销合作社依托市场优势,走出了一条以股份合作建市场,以标准化生产推动蔬菜市场发展的良性发展之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