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岔河组 |
释义 | 简介岔河组(Chahe Fm)的时代属震旦纪。分布于湖北随州、京山、安陆、枣阳以及应山等地,为细碎屑岩地层。上部为中厚层粉砂岩、板岩、钙质板岩及厚层条纹状泥质灰岩夹细晶灰岩;中部为泥板岩、变质粉砂岩及微晶白云岩透镜体;下部为硅质泥质板岩夹白云岩。厚度变化大,64~1006米。与下伏耀岭河组呈不整合接触,与上覆白兆山组呈整合接触。 命名:湖北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所1982年命名。命名剖面位于湖北省京山县三阳店东4km岔河西头湾。 沿革最早为李捷、朱森1928年所建立的震旦灰岩的一部分;1966年陕西省地质局秦岭区测队在郧西地区进行1∶20万区调时,曾改“震旦灰岩”为灯影组和陡山沱组;1982年湖北省地矿局地调所,根据岩性有别于灯影组和陡山沱组,而建立新名为白兆山组和岔河组,但该所建立的岔河组包括了上部浅变质沉积岩及下部细碧岩。1990年《湖北省地质志》的编者,将其含义及内容重新厘定,把下部火山岩单独分出归属于随县群(耀岭河群)。本组仅保留上部板岩、千枚岩及片岩、大理岩、白云岩。 特征上部主要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钙质板岩、粉砂质板岩及厚层条纹状泥质灰岩,夹细晶灰岩;中部为黄灰色泥质板岩夹黄灰色变质粉砂岩及微晶白云岩凸镜体;下部为灰白色、黄灰色硅质泥质板岩夹白云岩。主要分布在随县南部、京山—安陆县北部,枣阳清潭—大碑店及随县北部黑屋湾、尚市、京城—应山县郝店等地。厚64—1006m以上。其下部与耀岭河组为不整合;上与白兆山组为整合过渡。沿走向本组岩性、厚度及变质程度等均变化较大,如在安陆三里店等地灰岩及板岩中均含较多炭质;随县南部则为黑云石英片岩夹微晶白云岩,岩层普遍含黄铁矿斑点,厚273m。枣阳石盘寺一带为含黄铁矿二云石英片岩夹细晶灰岩及硅质岩,厚度仅64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