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查干花镇 |
释义 | 查干花镇位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西部,东距县城所在地松原市区100公里,北距白城市220公里,南距省会长春市170公里。县内“双乌”公路、县级乾安至长岭、乾安至长春三条县级公路在镇内交汇,距国道203线仅15公里,交通便利、通讯便捷。查干花镇幅员面积44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1936公顷,草原16700公顷,林地及水域面积12000公顷。 简介查干花镇是前郭县9个牧业乡镇之一,是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全镇现有9个行政村(其中民族村5个),1个镇牧场,47个村民小组,35个自然屯,农户总户数4300户,劳力3400人,总人口18600余人,其中蒙古族人口7860人。 全镇总幅员面积447.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1000公顷,其中平洼地约6000公顷,坨岗地约5000公顷。农产品以盛产绿豆为主,年产近2000吨。全镇现有大小农机车辆1500余台,大小型割灭茬机850台,全镇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小型机械化。现有大小机井1600眼,水田开发达50公顷。全镇水域达714公顷,其中查干花泡近600公顷。 全镇现有草原16756公顷,其中优质草原达5000公顷,牛已发展到9000头(其中奶牛260头),羊发展到9万只,猪发展到25000头,禽发展出到9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2000吨,禽蛋产量达到700吨,羊毛产量达250吨,各类畜禽规模饲养大户达2000户占农户总数的50%,其中:10头牛以上牛场达380处,百只羊以上羊场达600余处,百只鹅以上大户达800户,全镇形成了养牛近千头村4个,养羊近万只的村5个,被确定为全省养羊第一大镇,并被授予全省“牧业十佳乡镇”称号。畜产品以中国美丽奴细毛羊羊毛为主,年产羊毛250吨,同时繁育大量美丽奴细毛羊、西门塔尔改良牛供出售。 全镇现有林地1.2万公顷,其中经济林1000公顷,5公顷以上林果大户达110户。 全镇现有个体工商户139户,乡镇企业产值实现2200万元,利税400万元。 全镇有蒙古族完全中学、汉族初级中学各1所,小学11所,其中中心小学1所,蒙古族小学6所,镇中心卫生院1处,床位20张,镇敬老院被评为松原市市级模范敬老院。镇内有农贸市场1处。 镇内有粮库、国营查干花林场、邮电局、草原文化馆等13个企事业单位。 镇内有乾安至长春、乾安至长岭、“双乌”公路过境,交通便利。 资源丰富,盛产玉米、大豆、葵花、绿豆、花生,畜牧业方面以“新吉”细毛羊、西门塔尔牛闻名省内外,曾被授予“吉林省养羊第一大镇”、“吉林省牧业十佳乡镇”荣誉。2005年,被中共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委、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全县牧业园区,2007然年3月被松原市人民政府划为市级园区管理系列,这为镇域民族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行政区划查干花镇属于吉林省松原市,辖9个行政村,1个镇办牧场,其中民族村5个,共35个自然屯。面积750.58平方千米。人口20535人。镇政府驻查干花。辖乌兰花村、白音花村、长发村、腰五井子村、昂格赉村、五家户村、晏家窝堡村、腰英吐村、查干花村。总人口21082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0568人,占总人口的50%,是前郭县蒙古族聚居重镇,同时也是前郭西部民族乡镇的经济、文化中心,全省唯一的乡镇级文化馆——查干花草原文化馆坐落于镇内,民风纯朴、民族特色浓郁,被誉为郭尔罗斯的“窗口”。 项目建设全镇项目开发工作呈现出了勃勃生机。赛罕塔拉大街2000延长米街道拓宽至16米。建筑了昂格来村三个自然屯的砖路,完成了二龙山至四乾线1600米砖路。修建了晏家村水泥路9.4公里,实现了村村通。转变了查干花镇交通落后的面貌。全镇有线电视、程控电话用户分别达到1800户。建设了查干花村等四个村6个自然屯近1000户群众自来水工程。解决了水质差、影响群众身心健康的问题。以商贸开发推动镇域经济繁荣。开发赛罕塔拉大街两侧商企住宅楼近2万平方米,镇区面貌及经营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以草原文化馆为中心,9村1场建设的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现在正在建设中;发展蒙古族风情旅游项目。“赛罕塔拉蒙古部落”已经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展示蒙古民族风俗风情,突出自然和人文的主题载体。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查干花镇将以崭新的风貌呈现在西部草原。 特色产业为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查干花镇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力抓好乳业开发,积极打造乳业发展平台,使当地乳业开发工作呈现了良好态势。查干花镇奶牛已发展到470多头,日产鲜奶3吨,奶站发展到5个。县乳业开发办公室在该镇进行的机械化挤奶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机械化挤奶正在逐步推广。同时,县乳业开发办公室重点采用选种选配、优质饲草和饲料高产、优质青贮饲料调制与高效利用、奶牛疾病综合防治、生物工程等五项高新技术,着力提高奶牛质量和产奶量,促进了当地乳业的快速发展。 查干花镇党委、政府把发展乳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采取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乳业正在成为一项支柱产业。截至记者发稿时,全镇存栏优质黑白花奶牛1169头,其中,2007年新购入357头;新建奶站4处,日产鲜奶5.7吨。预计近期还可购入优质奶牛200头,使日产鲜奶量达到6.5吨。查干花镇党委、政府提出了正确的乳业工作思路:建设奶站,依托奶站带农户,推动乳业专业村屯建设。按照这一思路,镇里把2007年发展乳业的总体任务分解到各村,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确定交售鲜奶任务指标,并与各村签订了乳业工作目标责任书。乳业工作占全年各项工作考核5000分的40%。党委明确规定乳业任务作为村干部考核的“一票否决”指标。 为调动干部群众发展乳业的积极性,镇党委和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把400公顷“三化”草原开发成饲料地,用于支持群众发展乳业。针对多数群众无钱购牛的实际困难,党委、政府领导多方协调,为养牛户争取专项贷款300万元。为减轻养牛户的经营成本,镇里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近20万元,全部用于补贴养牛户贷款利息和兑现奖励政策。查干花镇乳业发展中的政策效应日益显现。仅牧场村奶牛就发展到350头,每天产奶2.5吨。70岁高龄的村党支部书记窦柏林几次提出卸任,都因他抓乳业功劳大而被全村党员干部劝阻。该村用公共积累补贴群众购买奶牛,每购一头奶牛,村里无息借给500元,每产5吨奶村里拨给2亩饲料地。预计2007年全村乳业收入可达230万元,仅乳业一项人均收入可达4000元。村里的近期规划是,明年主要靠乳业发展实现“三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的合作医疗、百分之百的程控电话、百分之百的闭路电视。 行政推动行政推动是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几年来,前郭县查干花镇把发展乳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为了把乳业发展壮大,查干花镇建立起了有效的行政推动机制。一是考核促动。在年度考核工作中,,乳业部分占总分值的40%,并作为一票否决指标;二是落实责任。党委班子成员每人包保一个村,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乳业工作调度会,及时解决乳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三是创新思路。2007年初,镇党委、政府确定了依托奶站带农户,推动专业村屯建设的工作思路,重点扶持新建了乌兰花、哈尔金、五家户和英吐4个奶站;四是政策扶持。为了促进乳业发展,镇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奶牛饲料地管理的若干规定》,利用三化草原开发饲料,支持全镇群众发展奶牛养殖。2007年,为全镇奶牛养殖户争取贷款300万元,利息由镇政府给予补贴。查干花镇存栏奶牛达1169头,日产鲜奶近6吨,全年实现乳业总收入740万元,仅此一项就带动全镇农民人均增收300元 民俗风情美丽富饶的查干花草原,宛如一块巨型碧玉,平卧在郭尔罗斯西部。她以其娇饶多姿的自然美和淳朴敦厚的民族风情,吸引了无数诗人和丹青妙手,点燃了他们缕缕璀璨缤纷的创作情思,不知为它谱写了多少美好的诗歌,绘下了多少绚丽的画卷。查干花,蒙语意为白色的花。关于她,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这传说,以其秀丽风光融会着美妙的神话,表达了查干花人民世世代代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相传很早很早以前,这里住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牧民,人们称他为查干玛拉沁。这老人勤劳、善民、又会演奏马头琴。但是,在王公们的盘剥下,连奶粥都喝不着。一天,他端坐在草原上,拉起了马头琴。这琴声悠扬凄楚,飘荡在草原上空。不一会儿,引来了一百只鸿雁。这些鸿雁盘旋一会儿,又返回了北方。当雁声刚一消逝,天空就降下倾盆大雨。这时,一匹双翼的神马凌空奔驰在雨帘中。只见它奋蹄扬鬃,双翼闪光,瞬间便不见了。天晴后,雨水从四面八方奔腾汇聚,形成了一个白亮亮的大泡子,这就是查干花泡。从此后,这里水草丰美,穷苦的牧民纷纷迁徒而来,渐渐地形成了一个村落,由于这里盛开着洁白的小花,于是人们就给这草原起个名,叫查干花。不管传说如何美,也不如今天草原人们的生活美。当你一踏入查干花草原,就会给你一种辽阔、清新的感觉。查干花镇的南边就是方圆十余里的查干花泡。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到湖边一看,那湖水波平如镜,清可见底。湖畔一群群牛羊。那牛羊的倒影印在湖中,仿佛水底绽开了五彩莲花。在湖的东南方有个小土山叫达金道布。据说,那山上曾长着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榆树、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树叉上坐着一个小铜人,这就是蒙古族萨满教供奉的偶像。内蒙49旗的所有萨满在跳神前,都要从远方向这棵古榆祷告,以示徒子的虞诚,可是这棵古树在“文革”中被造反派锯掉了。今天,人们能见到粗壮的古榆根,再也见不到那参天的大树了。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