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九子山 |
释义 | 九子山从青阳县城向南行望去,有一处巍延山脉,这就是九子山,又名笔架山,这座就是九华山的南山九子岩风景区,在人们口中俗称九华后山。因为有九华山的原故,这座美丽的景区很难让人们知晓。 从青阳县城向南行10公里,来到一个单檐歇山式建筑便是九子岩景区山门,檐前悬挂着一块“烟霞园”横匾,具讲此书是知名书画家王家琰先生的手笔。我问了一下景区人员,才知道“烟霞”得名于当年金乔觉金地藏菩萨在送一位奈不住空门寂寞的童子下山时的诗句:“空门寂寞尔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原来园内的高山就是九子岩,又叫九子山,笔架山。据讲九子岩因诗而得名传,自李白之后,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善男信女纷踏而至。“烟飘巉岩莲花神秀,霞飞谧林佛国清凉”公园门口这幅楹联高度概括了九子岩景区的特色。景区内的人文景观——“佛国莲花”、自然风光——“清凉神秀”。 站在景区口请看西方的山峰,那座山峰就是九子峰,又名九子岩,其状如九个婴儿团聚在母亲边嬉戏。岩东北为盆地谷口,山泉汇集成涧,东注直下“九子”观泉听声处。“九子”观泉淅淅沥沥,如拔上弦,似抛珠泻玉,清脆悦耳。每当大雨过后,水势激射,泉流飞鸣而下,一条瀑布辗转为七折,似七匹白练垂空,群山如壁,万壑奔流,山岳欢腾,令人惊心动魄。“九翁端坐九芙蓉,子孙嬉戏碧岩中,泉流泽被苍生客,声彻双溪万壑通。” 瀑声涧音,幽冥钟声与百鸟和鸣。组成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的交响乐,这便是九华旧十景之一“九子泉声”。据讲诗人周贇《九子泉声》描述观泉听声:“淅沥、澄鲜。透沙石、涤云烟……液静运闻莲藕,雨余怒作涛渲。露松风声许和,高山流水调相连。”令人至此亦陶醉三分。 景区工作人员讲: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九子岩奇特的神彩和诱人的魅力,向来为历代文人骚客所青睐。“人藉山之钟秀,山藉人以传奇”。九华山原名为九子山。自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冬,诗仙李白游九华吟唱出“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佳名成了九华的定名篇,唐天宝十四年,李白赠青阳友人韦仲堪“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诗名更使九华山名扬千古。诗仙为九华山扬名之时,唐开元末,新罗僧金氏,法名乔觉,航海而来,首选地就在此处九子岩,在山上苦修数十载,现存九子岩盆地古迹“地藏磐陀石”、“地藏石床”以及由金乔觉亲手栽植的两棵古枫树、古榆树,虽历经千年,仍然郁郁葱葱,叶茂枝繁。是金地藏卓锡九华在此第一修行处的最好证明。新中国建立以来出现的第一尊肉身佛——大兴和尚,他被佛教界誉为地藏菩萨第三应身。更为九子岩景区作为九华山佛教的缘源地。添增奇异的神话。令人向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