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茶阳起义
释义

概述

1927年9月16日,中共广东大埔县部委为迎接南昌起义军入粤,领导农民自卫军独立第1团在大埔县城茶阳举行起义。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后,中共大埔县党组织和农会受到破坏。中共潮梅地委派郭瘦真回大埔领导梅埔丰各县,开展武装斗争,反击国民党的镇压政策。8月,中共大埔县部委组织了大埔县暴动委员会,发动群众积极筹备枪支,并将埔北太宁农军和埔南桃源农军整编为农民自卫军独立第1团。9月初,中共广东党组织派赖玉润(赖先声)到汕头组织起义,派罗伯良前往闽西迎接南昌起义军。罗伯良经大埔向县部委饶龙光等传达中共中央关于“粤省委即刻以全力在东江接应”的指令。大埔县部委根据这一指示,决定在发动埔南高陂起义的同时,发起县城茶阳起义,并派郭栋材赴埔北协助饶龙光具体组织指挥。

起义过程

9月16日,在南昌起义军前锋由永定刚刚进入大埔边陲石下坝时,饶龙光、郭栋材、郭瘦真即与中共附城区委书记饶炳寰率领大埔农民自卫军独立第1团第1连及附城各乡农军100余人,从北门和西门两个方向攻入县城,直捣县府,解除了县警队武装,捕获县改组委员谢炬生,国民党县长刘耿超狼狈而逃。攻下茶阳后,正式宣布成立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迅即派江弼群赶赴石下坝向南昌起义军报告胜利消息,沟通联系。

18日下午,南昌起义军前锋在起义农军的引导下进驻县城。次日,起义军前委李立三、彭湃等出席中共大埔县举行的欢迎南昌起义军大会,委任饶龙光为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主席,郭瘦真、郭栋材为副主席,李卓寰为县公安局长,并赠送步枪150支。为了给南昌起义胜利进军创造条件,中共大埔县委、工农革命政府,发动各区立即起义,摧毁国民党当地政权,建立高坡、石候、埔西、附城等区工农革命政府。同时,发动群众筹粮筹款,支援南昌起义军。在此期间处决了一批反动分子。

10月4日,南昌起义军第25师于三河坝阻击国民党军钱大均、黄绍竑部,歼敌一部,向饶平撤退。之后,大埔商团军反扑县城,中共大埔县部委及独立第1团第1连指战员被迫撤至太宁,最后转入农村山区。农民自卫军及县委转移到埔南桃源的东爪坪整训。11月根据广东省委决定,将大埔农民自卫军独立第1团整编为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15团。

第15团于1928年上半年,进行了埔西、埔南、埔东等多次战斗,初创了埔东游击区。这个团后来扩编为红军第6军第16师第46团及48团,成为闽粤边的主力部队。

三河坝战役纪念馆

坐落在梅江、汀江、韩江三江交汇处大埔县三河坝笔枝尾山顶的三河坝战役纪念馆和朱德铜像前瞻仰,这是为纪念79年前的“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而于新近建成并开放的红色旅游景点。占地3000平方米,为五开间单层狮子口典型客家堂式建筑,白墙黑瓦,显得肃穆庄重。纪念馆内设“举义南昌城”、“浴血三河坝”、“会师井冈山”三个展厅,展出了108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100多件历史文物,真实地向游客再现了我军建军史上那段峥嵘岁月。而设在正门大厅占地18平方米的三河坝战役沙盘,则让游客对三河坝战役一下子便了然于胸。

在三河坝战役纪念馆与“八一”南昌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之间,坐落着新建的朱德铜像,高3.98米、重2吨,屹立在黑色大理石基座上的朱德身穿元帅服装,深情地凝望着这片他为之浴血战斗过的土地。

此情此景,不禁使游人追思起当年那场永载史册的著名战役。1927年10月1日,从江西南昌转移到梅州大埔县三河坝的“八一”南昌起义4000多名起义军,遭到国民党三个师约2万多敌人的围攻。起义军在朱德(时任起义军副军长)、周士第(时任起义军25师师长)、李硕勋(时任起义军25师党代表)、陈毅等人的指挥下,激战3昼夜,打退了敌人无数次的进攻,歼敌数千人。10月3日下午5时许,敌人的增援部队占领了起义军阵地南部的制高点和北部的阵地,在敌众我寡、弹少援绝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朱德等人率起义军大部队撤退进入饶平茂芝后再东进江西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从而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燎原烈火。而掩护大部队撤退的起义军25师75团第3营的勇士师,在子弹打光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肉搏,全营官兵壮烈牺牲在笔枝尾山阵地上,他们的鲜血染红了三河坝的土地和韩江源头……

为了让后人牢记这段光辉历史,去年初,大埔县投入1800多万元资金,扩建了“八一”南昌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如今,每逢重大节日和节假日,都有来自闽西龙岩、粤东潮汕和梅州的游客前来瞻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