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静乐道情
释义

道情概述

道情是我国曲艺的一个类别。渊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渔鼓、筒板伴奏,故又称道情渔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如陕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

静乐道情概述

《中国曲艺通史》文称“至清末,山西曲艺的道情受戏曲影响陆续转向戏曲形式发展。晋北道情受北路梆子影响,同时也吸收了二人台音乐,形成为戏曲的晋北道情;临县道情则与临县秧歌相结合,形成为戏曲的临县道情;洪洞道情是受蒲州梆子影响,吸收当地民歌小曲,形成为戏曲的洪洞道情;河东道情则受中路梆子影响,形成为戏曲的东路道情。”

静乐道情是晋北道情的一个分支,它的发展衍变,也直接渊源于道歌、说唱道情,也与当时社会上蓬勃兴起的戏曲艺术有着密切关系。从而使道情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浓郁的地方风格出现在戏曲音乐之中长期流传在广大农村和山区,每逢农闲季节,到处搭班唱戏,成为当地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它以通俗易懂的唱词,优美动听的曲调,朴实自然的方言,诙谐幽默的道白,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形成了性格鲜明的汾河文化。据静乐县志记载:“清代传入境内,清末至民国年间道情在本县盛行,从北到南都有私人班社排演,很多村庄爱好者一到冬季就组织业余班社,请师傅教唱,置办简单的服装道具,排练几场剧目,活跃乡村文化。”

历史上静乐有着比较浓厚的道教信仰氛围, 解放前,这里几乎各村都有经堂,道情过去被视为“神戏”,旧俗庙会第一场戏为敬神戏,人们总用道情敬神。道情若与其它剧种同台或对台演唱时,也总是让道情先唱,道情不开戏,其它剧种不能开戏,较早期的道情极受人尊重,从事道情的艺人们亦以此自恃。在后来的发展中由于普通民众文化程度不高,那些唱词文雅的传统道情越来越不符合他们的口味,后来艺人们从当地的梆子戏中移植了一些武打戏及生活小戏,剧目上有所改变,乐队中也增添了一些乐器,深受群众的欢迎,随之静乐道情出现了半职业性的乡党班社,即由村里的艺人们组成的道情班,职业艺人的出现对道情艺术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老一代涌现的优秀的名角有很多,其中最赫赫有名的是道情艺术大师候四则,候四则道情班在当时十分受民众的欢迎,北面演至雁北、大同、内蒙一带,西渡黄河唱到陕北。静乐道情在当时盛极一时,有名气的常年班社就有二十多个之多。民国后期时局动荡,班社在舞台上的活动减少,但是群众凡庙会,红白喜事,求神祈雨,还愿均邀请道情班社演唱,抗日战争胜利后,为表示庆贺,静乐村民们纷纷邀请道情班唱愿书,在这种形势下,一批新的道情班社应运而生,农村半职业及业余道情演出团体活动又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农忙务农,农闲时在静乐各乡村等周边地区巡回演出,到文革中,旧戏禁演,一些群众想看,艺人们只能偷偷为他们演,80 年代以后,旧戏开禁,静乐半职业道情演出团体又重振旗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网络等对戏曲市场的冲击下,道情逐渐走向衰落,到现在比较活跃的有两个班社,盆子水道情班,杨家沟道情班,其中盆子水道情班中辛存林的技艺最好,名气最大,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人,不仅红黑生旦扮演得活灵活现,而且文武场上的吹拉弹样样精通,几十年的演出中,辛存林逐渐吸收融合晋北各个派系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的演出风格,目前这个班社坚持常年演出,其余班社演出较少,静乐道情以其原生态及鲜明的特色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

静乐道情演唱剧目

道教故事传统戏

以反映道家生活,宣扬“无情度有情”的宗教哲理为特点,其中经常上演的剧目有《翠莲传》、《经堂会》、《阴阳扇》等。这类剧目自说唱形式直接脱转而来,没有进行戏曲化的进一步改造,说唱的痕迹明显,唱词句格,曲调运用,均保持着主曲体向联曲体过渡的音乐特征。作为戏曲艺术,这类剧目虽然尚不完善,但却有鲜明的代表性,是研究古代道情的珍贵资料。

二十四孝故事

内容为修贤劝善,以反映全真道教提倡贤孝做人,因果报应的思想为特征,经常上演的主要有《郭巨埋儿》、《三皇姑出家》等。这类剧目在音乐结构、表演技艺、人物行当等方面,比之传统戏有截然的不同,音乐由主曲体向联曲体转变,表演上也注重挖掘深层情绪的表达,作为戏曲艺术,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发展。

移植戏

多数来自“大秧歌戏”,内容为民间生活故事,以反映风趣的家庭矛盾、邻里风波、儿女情长、田园嬉戏为特点,经常上演的剧目有《钉缸》、《打碗罐》、《老少换妻》等。这类戏曲以其诙谐的表演和插科打诨,调节戏剧气氛,使道情戏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近期剧目

多数来自梆子戏,多为宫廷生活、朝廷故事、反映忠奸、除暴安良等内容,经常上演的剧目有《金丝坠》、《明公断》等。这类剧目对道情来说,本身就是艺术风格的全面突破,它不但拓宽了戏路,同时也推动着表演技艺的迅速提高和音乐表现手段的进步。

静乐道情艺术特点

唱腔结构形式

我国戏曲音乐唱腔结构分为两种形式:板腔体和联曲体,静乐道情大都采用联曲体,按其结构方式可分为单曲式和数曲连缀式。

联曲体唱腔曲调的使用,依剧情的需要到各套曲中选择曲调。将选好的曲调先后连接在一起演唱即可,每一曲调亦可单独反复使用。

据说,静乐道情最初有七十二个套曲和一百多种曲调,而且这些曲调很大一部分盛行于唐宋元时代的著名词曲牌子,如《耍孩儿》、《浪淘沙》、《西江月》等,这些曲牌至今仍保持原有的风格和色调,因此静乐道情音乐有着宝贵的文化遗产价值。

调高

传统的调高为唐律制之“道调”,分正、反两种。正调宫音比反调宫音低五度。其正调相当于现代通用调音的1=C,反调相当于1=G。

道情调的高低问题,近年来变化较大,各地不统一。静乐道情的传统定调方法是依“笛子”为准的,用的是“小工调”笛(即开放1、2、3孔为“宫音”)。由于笛子的长短、粗细、无严格要求,因而它实际“音高”不绝对一致。

道情调高的名称也是依笛子为准,如“三眼调”、“四眼调”、“五眼调”等。道情传统调高是“三眼调”,后来逐步改为“四眼调”和“五眼调”,它们各自的演奏、演唱效果和味道是截然不同的。

现在的许多人不懂工尺谱和“三眼、四眼、五眼调”,在实践中多用G调。

定弦方法

道情的唱腔复杂,音域广,曲调、调性转换多,因而每件乐器必须具有相适应的弦调和随时变换指法的能力。

近年来由于道情调高的变化,新乐器的增加,定弦方法也有了不断变化。一般传统的定弦以第一板胡(大板胡)定正调——“合尺“(5、2);第二板胡(小板胡)定反调——“上六”(1、5);四胡定背调——“尺五”(2、6)。

伴奏乐器

道情的伴奏乐器最初只有“渔鼓”和 “简板”。后来道情由说唱发展成为戏曲之后,除增添了戏曲中应有的伴奏乐器唢呐和全套打击乐器外,同时减掉了一些作用不大的乐器,如简板、四块瓦、手鼓等。在过去只有男角演唱时,用板胡伴奏即可,而后来加入女角演唱后,为了适应女角的调,又加入晋胡这一乐器。

调式特征

静乐道情音乐比较丰富,其唱腔为联曲体。它是利用诸宫调的某些曲子互相联缀起来,组成有层次的大型唱段。每种套曲又有“正、反、平、苦、抢、紧”六种不同的曲子,唱腔是根据需要来临时组合的。例如:“耍孩儿”的结构就包括“正耍孩儿”、“反耍孩儿”、“平耍孩儿”、“苦耍孩儿”、“抢耍孩儿”、“紧要孩儿”六个曲子。这“正、反、平、苦、抢、紧”各有不同内容:“正”表示用正调演唱,一般用正调演唱的曲调为“商”字调;“反”表示用反调演唱,一般用反调演唱的曲调为“徽”字调;“平”表示一般正常的情绪,“苦”表示愁苦、凄凉的情绪,二者皆用正调演唱;“紧”表示唱腔结构紧凑,“抢”表示唱腔结构喜悦、轻快、类似“抢”一般地速度。另外,静乐道情又巧妙地借鉴了“晋剧”中的“介板”、“流水”、“滚白”,弥补了本身的不足。

静乐道情存在价值

静乐道情是在晋北这块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一种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之所以能在静乐这块土地上落户并长期存在,并一度蓬勃繁荣,是在特定环境中人对它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是建立在特有的社会、经济、文化上的需要。

静乐过去四处隔山,交通不便,气候寒冷,农闲时间长。在闭塞的穷乡僻壤,人们唯一的精神娱乐便是听戏唱戏,道情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感受和宽慰。农闲时为了打发时日,各村镇便搭台唱戏,自娱自乐,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形成这里人民世代爱好唱戏特别是道情戏的传统。所以,这里的人民在从春节到春耕的几个月里便沉醉在锣鼓喧天、歌声弥漫的道情戏演唱之中。道情被人们赏识和爱护着,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自从道情传入静乐后,在这片土地上长期生长,成为静乐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50余首套曲和唱腔、曲牌、锣鼓经,经过历代传唱,赋予了新的内涵,在音乐上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七弯八转”的静乐特色。语言方面,静乐道情文化最具特色之处,其言语诙谐幽默,精练而独具匠心,彰显了静乐的民俗文化价值。静乐道情不仅以美塑造人、感染人,深刻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思想感情,渗透在静乐人民的文化血脉中,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瑰宝。

静乐道情传承与现状

道情的传统传承方式主要是口传心授。由于老一代人的逐渐谢世及道情艺术的相对衰落,静乐道情的保护已成为日益迫切的艰巨任务。

道情的从艺人员基本上都是农民,没有很高的文化,不识乐谱,这样对艺术的发展有相当的局限性。再者由于静乐道情有的班社属于世代家传的形式,演员的阵容就受到了限制,招揽村里的其他人,由于嫌挣钱少,想学的又不多。还有剧本缺少创新,多有低俗现象。不少绝技人去艺亡。

静乐道情属于晋北道情的一个支系 ,它的唱腔俗称 “咳咳腔”,唱腔中保留了大量的虚腔,衬字,这与它缘于说唱艺术有关,它本无内容表达的需要,只是为增添气氛而已,但衬字的运用几乎曲曲都有,句句不漏。衬字不仅用于填补虚腔,在实际唱词中也频繁的运用,唱者会感到杂乱无章。但衬字的运用又是道情唱腔的一大特点,去掉衬字等于去掉道情的色彩特点,如何解决句意明了又不失风格的矛盾,需要在音乐上有所改进。

静乐道情作为一种地方戏曲,是晋北道情的重要派系,具有晋北道情的共同特征,并有着浓郁、独特的静乐地域色彩。其丰富繁杂的唱腔、曲牌、锣鼓经,诙谐幽默的方言道白,明显区别与其它地方戏曲,在集中展现静乐地方民俗风情的同时,也显示了在中国地方戏曲中应有的地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项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静乐道情的发展经历了无数次兴衰演变的过程,对静乐道情长期以来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发掘、整理。一段时期以来,静乐道情日渐衰退,道情班子现存的寥寥无几,在演出时也是到处找人临时搭班子。道情艺人亦农亦艺,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登台演出,队伍极不稳定,对演技的提高、新剧目的排练很少顾及。所演剧目也是老祖宗遗留下来,通过老艺人一代一代口头传下来的。口头传授,年长日久,历经几代人,内容减少,文理不通,特别是文武场越传越避繁就简,越来越简单化了,严重影响了道情艺术的发展提高。静乐道情的现状很不乐观,如不及时抢救,确有失掉这一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隐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9: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