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经济规律体系
释义

定 义

宁夏学者杨斌林先生在研究再生产平衡表和再生产平衡模型的过程中,发掘出价值规律、货币回流规律、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规律、同步等比增长规律这样一个相互联系的经济规律体系。并且使这一规律体系成为再生产平衡表和模型的理论基础。以前的诸规律都是孤立的、分散的。

客观基础

国民经济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各个部门(部类),两大过程——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四个环节——生产、销售、购买、消费,并列、交错的的循环和周转,构成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经济过程的相互联系决定了经济规律也是相互联系的。

规律之间的分工

四条规律分别是关于利益、平衡、比例、速度的规律。

价值规律是生产过程中的规律,是关于利益的规律。价值(付出)与价格(所得)要相匹配。“谷贵伤工,谷贱伤农”。

货币回流规律是流通过程中的规律,是关于收支平衡的规律。收不抵支的会破产。理想的状态就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收支平衡。

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规律是从流通过程反馈到生产过程中的规律,要求各部门(部类)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同步等比增长规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共同的规律,要求各部门、各年之生产规模和流通规模以同一速度增长,实现长期的、动态的平衡。

在这些规律的共同作用下,永远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规律之间的顺序

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循环,又分解为生产、销售、购买、消费四个环节的循环。经济循环决定了规律的循环。

价值规律、货币回流规律、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规律、同步等比增长规律,在循环过程中各司其职,缺一不可。顺序不可颠倒。

重要性

这一规律体系的发掘,对于宏观上、总体上认识经济系统,调控经济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发展、完善、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4: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