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京冬10号 |
释义 | 品种来源北京市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5S21//79-6348/蚰包016)/(84-4138/84-45) 特征特性冬性。中熟,成熟期比京411晚熟1~2天,与京冬8号相同。幼苗健壮,分蘖力中等,分蘖成穗率较低,株型紧凑,叶片上冲,节水栽培条件下(春季不浇水)株高80厘米左右。穗纺缍型,长芒、白壳、红粒。亩穗数较少,穗大粒多,两年区试平均产量要素为:亩穗数32.9万,穗粒数32.4粒,千粒重42.7克。抗倒性较好,抗寒性、抗病性中等。 2004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该品种容重818g/L,粗蛋白(干基)15.9%,沉降值25.3ml,湿面筋36.4%,吸水率61%,形成时间2.8min,稳定时间1.2min。 产量表现两年节水组区试(全生育期只浇一次冻水)平均产量322.2公斤/亩,比对照京411增产3.6%,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3.3%。 栽培要点1、旱地种植应适当增加基本苗,适期播种基本苗25万左右,在保证亩穗数达到35~40万的前提下,发挥穗大粒多的优势。 2、该品种适应性较好,按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简化栽培方式,比京冬8号适应性更有优势。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按当地高产栽培技术种植即可。 种植区域适宜在北京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水地或半干旱地块种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