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近龙 |
释义 | 近龙(Anchisaurus)是原蜥脚类的典型代表之一。Anchisaurus(近龙)的属名中,anch 在拉丁文中有在附近之意,曾被译为安琪龙,但与英文angel(天使)和希腊文的Angelikas(天使的、天堂的、神圣的)的传统音译“安琪儿”混淆,应予改译。近龙的头很小、窄长、头骨相对平。头比板龙和大多数原蜥脚类低。颈长身体轻,具4趾脚和5趾手,末端长有镰刀状的爪子。吃高处的树叶时前肢可以离地。是二足间或四足行走的素食性恐龙,是1818年发现于北美的第一条恐龙,当时被认为是人类化石,1855年被确认为爬行类,1885年被确认为恐龙,1912年被定名。近龙长2.4米,重27千克,在所有巨大的素食性蜥脚型类恐龙中是最小、最原始的原蜥脚类恐龙。产于美国麻省(马萨诸塞州)早侏罗世地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