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蕉岁月 |
释义 | 制作团队监制:魏德圣 制作人:连乙州 团长:谢艾伦 导演:陈慕义 作曲:林岑芳 编剧/剧本规划:黄馨婵、连乙州 剧本改编/作词:吴国桢 歌唱指导:魏世芬 导助/排助:小武 制作经理:简义哲 活动经纪:林静端 平面主视觉:德珍 平面设计: 曾威豪 梳化妆设计:Boris-HC发型文化顾问中心 法律顾问:吴忠德律师 演出时间台北场:台北国父纪念馆 2010年6月11日(五)19:30 2010年6月12日(六)14:30 2010年6月12日(六)19:30 2010年6月13日(日)14:30 2010年6月13日(日)19:30 高雄场:高雄至德堂 2010年10月14日(四)19:30 2010年10月15日(五)19:30 剧情简介历史呐喊 真情真性音乐剧 1960年代,吴振瑞当任青果合作社主席,将香蕉大量销去日本,并占有日本90%市场,帮台湾赚很多外汇,当时台湾号称香蕉王国,吴振瑞也因此被称为蕉神。但是好景不常,因为高层的权利斗争,精心策划了一场撼动台美日的糊涂冤案--「剥焦案」,不但将吴振瑞下狱,更断送叁个女人的幸福、数十家庭天伦梦碎、五十万蕉农打破饭碗!而香蕉王国也随之而逝…. 以吴振瑞不朽传奇为背景,揭开那段往事 台湾早期种香蕉为贫寒农业,香蕉外销控制在商人手中,当时90%的利润都被中间商剥削,1963年时任青果合作社主席、而自己本身也是蕉农的吴振瑞,在一次央行总裁徐柏园南下巡视的机会,下跪请求希望政府开放产销合一,因而促成「五五制」,也就是蕉农可以将45%所生产的香蕉直接卖给日本、5%乐捐农复会、50%仍交给中间商,虽然不是100%的产销合一,但比起从前利润仍是大好,而另一方面吴振瑞灵活的外交手腕及深谙日本文化,颇能赢得日本贸易商的充分配合,也使得台蕉在输日本期间,一直处於垄断市场,输日蕉价始终维持高档;吴振瑞可说是台蕉成功的第一大将,并在1967年创下700万篓纪录,占日本香蕉市场的9成,吴振瑞因此赢得「蕉神」美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