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界首渔鼓 |
释义 | 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西北分别与河南省沈丘、郸城两县接壤,东连太和县,东南与阜阳市相邻,南与临泉县隔泉河相望,沙颖河横贯市境中部,面积667.3公里,人口75万。 界首渔鼓,又称道筒子或坠子嗡,行话为“溜兰条儿”,源于明代叙事性道情。后由道士以道教为演说题材,到民间传道时流传至界首,约有四百多年历史。 界首渔鼓主要分布于界首、太和、颍上、临泉、阜阳、亳州、涡阳、利辛、蒙城以及河南省的沈丘、项城、周口、太康、郸城等地,我市渔鼓艺人主要分布于光武镇、芦村镇和顾集镇。 界首渔鼓源于明代,具体年份不详,兴盛于清朝道光年间,1920年左右,是界首渔鼓发展的全盛时期,其影响区域东至安徽省太和县、阜阳市、蒙城县,西至河南省沈丘县、新蔡县、郸城县、太康县等。 界首渔鼓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以演唱为主,夹白为辅,因界首南北狭长又分为南称“高音渔鼓”,北称“低音渔鼓”,所持乐器为打击器,即渔鼓筒子和简板,所演唱曲目多为传统书目,其唱腔高亢嘹亮,委婉动听。 界首渔鼓音乐已被收录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安徽分卷中,得到了北京有关专家的认可,称赞为“安徽曲艺一枝花”。并与2006年11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界首渔鼓是河南坠子起源的曲种之一,同时又是中国地方稀有剧种道情戏的鼻祖,专家亦有论证,被誉为颖河流域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是我国曲苑中又一朵芬芳郁香的奇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