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草里金 |
释义 | 草里金 词语解释: 汉语词典: 1.明代宫人春日插在头上的饰物。又名闹蛾。 网络百科:2..亦称“夜蛾”、“蛾儿”。用纸做成的灯蛾儿。宋代正月十五元夕夜,妇女戴之,以应时 节,盖取蛾儿戏火之意。至明代,仍很流行。所谓“闹蛾”,就是逮蝴蝶。有时闹蛾也用真草虫制成,中间夹成葫芦形状,豌豆一般大,称作“草里金”,一支可值二三十金。 特指:手捻葫芦中个头特别小的被称为“草里金”是手捻“草里金”中的极品。 草里金标准基本形状:双肚(类似亚腰)最优,单肚长颈(类似瓢葫芦形状)其次,单肚无颈(茄子,西瓜状)再次 双肚:上下两肚差距不要太大,这又分三种情况: 下肚大者:腰线以下占总长的0.618为最好,肚子线条要流畅饱满。 上肚大者:上肚略大于下肚者为最佳,上下肚等大次之,上肚远大于下肚再次。 " 花脐:花脐正者,花脐小者,花脐圆而平滑者,都是好品相的标准。 , 壶顶:壶顶就是上肚上面连接藤的那个小尖,就像茶壶盖子上面的提手一样重要。有壶顶而匀称者为 最佳,壶顶歪,比例失调,没有壶顶的葫芦都略差。 龙头:就是葫芦藤,龙头壮实,造型有神,不过分歪斜者为佳,这样好上手盘玩。没有龙头的葫芦会 神韵大减8 E( 皮色:细腻匀称者,无阴,无斑为佳,皮厚坚实者尤好。 5. 除了葫芦像,有些异型葫芦(西瓜,茄子,扭曲等等)也各有情趣,不过这些葫芦在3CM左右的确实不 算太少,关于品相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问了。 草里金出处明代刘若愚所著的《明宫史·火集》中可找到了这称呼的来源:“仍有真正小葫芦如豌豆大者,名曰‘草里金’,二枚可值二三十两不等,皆贵尚焉。”两枚豌豆粒大小的小葫芦,价值二三十两白银,其珍贵程度真是没有辜负了它的好名字——“草里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葫芦的价码也在不断上扬,到了近代,更是金贵。叶金寿《曼庵壶芦铭》中记载说:“小壶芦极难种,有极小可为耳珰者,一双值百余金。”比起明代的二三十两几乎翻了两翻。小葫芦不仅成为天生丽质的玩物,而且还是个颇具增值效益的潜力股。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