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曹熊 |
释义 | 曹熊,曹操之子,与曹丕、曹彰、曹植同为卞氏所生,体弱多病。早薨,文帝践祚,黄初二年追封谥萧怀公。太和三年,又追封爵为王。青龙二年,子哀王炳嗣,食邑二千五百户。六年薨,无子,国除。 中文名:曹熊 国籍:曹魏 民族:汉 父亲:曹操 母亲:卞氏 谥号:萧怀王 史实简介曹熊,曹操之子,与曹丕、曹彰、曹植同为卞氏所生,早年去世。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追封萧怀公,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追进爵为东平王,曰“萧怀王”。青龙二年,子哀王曹炳继嗣,六年薨,无子,国除。 演义传记曹熊,字子威(子威出自嘉靖版,毛本没有)。曹操第五子,卞氏所生,体弱多病。曹操死后,因其与兄曹植均未到邺参加丧礼,兄魏文帝曹丕遣兵捉拿,曹熊因此惧罪自缢而亡。 曹熊的兄弟姐妹兄弟曹昂,年轻时曾举孝廉,随曹操战于宛城时为张绣乱军所杀。庶出,但是由曹操原配丁氏抚养长大。 曹铄,早薨。 曹丕,220年迫汉献帝禅让帝位,是为魏文帝。 曹彰,绰号黄须儿,为一勇将,曾大破代郡乌丸。223年封任城王。 曹植,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无从施展抱负。225年立为陈王。 曹冲,为著名神童,“曹冲称象”之事广为流传,13岁病死。 曹据,232年封为彭城王。 曹宇,232年封为燕王。魏元帝曹奂之父,魏文帝,魏明帝两代托孤。 曹霖,232年封为沛王。 曹衮,232年封为中山王。临终病重时魏明帝曹叡对其爱护备至,死後又获厚葬。 曹玹,211年封为西乡侯。 曹峻,232年封为陈留王。 曹矩,早薨。 曹干,232年封为赵王。 曹上,早薨。 曹彪,232年封为楚王。251年与太尉王凌谋反事洩,被赐死。 曹勤,早薨。 曹乘,早薨。 曹整,217年封为郿侯。 曹京,早薨。 曹均,217年封为樊侯。 曹棘,早薨。 曹徽,232年封为东平王。 曹茂,与曹操及曹丕不和。232年封为曲阳王。 姐妹及记载曹宪,汉献帝贵人。(后汉书·献帝纪) 曹节,汉献帝皇后。(后汉书·献帝纪) 曹华,汉献帝贵人。(后汉书·献帝纪) 安阳公主,名不详,为荀恽之妻。(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金乡公主,名不详,何晏之妻。(三国志·魏志·曹真传引魏末传) 清河长公主,名不详,夏侯楙之妻。(三国志·魏志·夏侯惇传引魏略) 临汾公主,名不详,疑为曹操之女。(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 曹氏家族父亲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即魏武帝,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中的一员,汉相国曹参的后人。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的出身,当时就搞不清楚,所以陈寿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有人也说曹操是"夏侯氏"之子。官至太尉。灵帝熹平三年(174),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势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长吏八名,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甚至有了买官制度。朝廷封曹操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中平五年(188),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中平六年(189),董卓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相国,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 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组织起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准备讨伐董卓。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正月,关东州郡牧守起兵讨伐董卓,共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以行奋武将军的身份,参加讨董军。二月,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自己留居洛阳抵御关东军。董卓之凉州军骁勇善战,关东军十余万人驻酸枣(今河南延津北)一带,无人敢向洛阳推进。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自引军西进。曹操行至荥阳汴水(今河南荥阳西南),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因为士兵数量相差大,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回至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围困董卓,关东诸将不肯从。 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并。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与吕布在长安定计杀掉董卓,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攻陷长安,杀王允,进攻吕布,关中也陷入战乱。是时,州郡牧守各据一方,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 初平三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郡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迎曹操任兖州牧。曹操和鲍信合军进攻黄巾。鲍信战死。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击败。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 母亲卞氏武宣卞皇后(160-230)就是魏武帝曹操的妻子卞氏,也是魏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萧怀王曹熊的母亲。原本是倡家,即汉代专门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家庭(后唐代演变成娼妓的代名词,但汉代只是指艺人),后来与曹操成婚,建安初年丁夫人被废,卞夫人成为曹操的正妻。曹丕继位后尊其为皇太后,曹叡继位后尊其为太皇太后。 卞皇后于东汉延熹三年(160)十二月生,魏太和四年(230)五月卒。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