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曹嘉祥 |
释义 | 人物简介曹嘉祥(1864-1926)字希麟。广东顺德人。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始人。 1870年代,容闳促成清政府决定派遣学生留学美国,曹嘉祥考选入内,于1874年作为第三批幼童赴美留学。先就读于哈德福特的WestMiddle Public School,1877年进入Hartford Public HighSchool,后来考入圣克劳大学学习理化。1881年,幼童留美事业夭折,曹嘉祥随众归国,入天津水师学堂,毕业后供职于北洋海军,历任“镇远”铁甲舰枪炮大副、烟台水师提督署提调、北洋海军兵备处一等参事官,曾参加中日甲午海战并受伤。 1902年8月15日,袁世凯代表清朝政府在天津从外国列强手中收回天津统治权,当日,天津巡警总局即告成立。曹嘉祥出任天津巡警总局首任总办,但他在任上仅呆了八个半月,就因贪腐问题下了台。 而后,曹嘉祥一直是袁世凯智囊中的重要分子。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出任大总统,于1913年12月任命曹嘉祥出任总统府高等侍从武官,领海军少将衔。1915年5月,升任海军部次长,成为中国新式海军发展的决策者之一。1921年辞职在上海闲居,1926年病逝。 创办警察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先后占据天津和北京,而后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规定“天津二十华里之内,天津全县以至宁河县境、塘沽、北海沿岸均属管辖,不准中国军队驻扎”。 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徐世昌等人想出了以西式警察接收天津的法子。1902年8月15日,接收时,袁世凯命令地方官员率领这3000名警察长驱直入驻守天津,一方面维持社会治安,一方面实行军事戒备。史载当时八国联军也哑口无言,因为袁世凯派来的不是军队,而是维持治安的中国警察,这和《条约》的条款毫无冲突之处。而在这关键时刻的具体负责人、执行者便是曾就读美国高校的第三批留美幼童出身的曹嘉祥,由他出任天津巡警总局首任总办(后天津巡警总局改为天津南段巡警总局)。 在他的勤勉努力指挥下,天津市社会治安一扫过去的混乱局面,成为全国各省之冠,“有六个月不见窃盗者,西人亦叹服”。巡警总局的设立和运行,使得天津的治安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让刚刚经历战争创伤的天津民众,从动荡紊乱之中逐渐平复过来,巡警确实起到了旧式保甲、团练无法起到的作用。天津巡警总局的成功让袁世凯坚定了推广巡警的信心,“新政”时期的“北洋警政”闻名全国。鉴于此,慈禧太后下了一道谕旨,要求全国各地都要效仿袁世凯建立警察制度,使警察制度逐步推广。 但另一方面,曹嘉祥任巡警总办后,大权在握,利用各种手段搜刮民财,迅速暴富。在内部,通过克扣兵饷等手段进行贪污;在外部,他利用手中的权力,讹索天津的富户。由于曹嘉祥位高权重,被其讹索者冤无可申。而他的手下也上行下效,腐败不堪,民间苦不堪言。于是辖区富户和百姓,乃数其劣迹,向言官举报,要求言官对其弹劾。 曹嘉祥与唐绍仪同为留美幼童,曹嘉祥是通过唐绍仪的关系而坐上天津巡警总办位置的。在曹嘉祥遭弹劾后,唐绍仪在袁世凯面前极力为曹掩饰,但因社会影响太过恶劣,且贪腐事实俱在,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3月,曹嘉祥终因贪污腐败而被撤职。 这位天津第一任“警察局长”在任上仅呆了八个半月,就因贪腐问题被百姓轰下了台,成为中国第一位因贪腐被撤职下台的“警察局长”。 同学回忆中国幼童的中学同学,后来在耶鲁大学任教的菲尔浦斯(WILLIAMLYONPHELPS)教授,在其《自传》中,专门设置有一个章节——《中国同学》,关于曹嘉祥的节选内容如下: 我在高中最亲密的朋友是CHO(这位“CHO”是曹嘉祥),他严肃而庄重,在那个时候已经是一个有教养懂世务的人。在课堂上听他解读恺撒是一种博雅的教育。几乎每个周末,CHO和我都要到西哈特福德去打猎,主要是打金翼啄木鸟和草地鹭,CHO有一把超过12英镑重的猎枪,他可以终日毫无怨言地抗着他的这把宝贝枪,并且具有百步穿杨的好枪法。最后,当这些孩子令人遗憾地被召回时,CHO把他的这把猎枪赠给我,作为我们永久友谊的见证。在中国,听说他参加了海军,可后来没有了下落。我们之间有过几年的书信往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