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家住石库门 |
释义 | 基本资料市场价: ¥21 元 ISBN:9787532133550 出版社:上海文艺 第1版 第1次印刷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作者:缪国庆 内容提要本书收录的这些作者过去懒懒散散写下的这些“俗文”曾经备受青睐,上海港务局(现在的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所办的《上海海港报》上,曾辟以专栏,刊载了好几年,其间,也有不少其他报刊予以选载。直到前些日子,碰到以前的同事,还在问起结集的事情,说是“看起来老扎劲的”。 前言父亲与书——《家住石库门》序二 家里到处都是书:柜子里,柳条筐里,床头床下,桌上,乃至墙角。 母亲有时照例要埋怨几句,而父亲则总是乐呵呵地笑着,说上一句“书么便打住了,意思却是谁都明白的。然而,这声音竟是渐渐地远了。我卧床正面的壁上,挂着父亲的遗像,依然是一脸的忠厚相,且神情专注,仿佛总在凝神地听着我们掀动书页时那沙沙的纸响,仿佛这是他的一种难以言喻的精神享受。 父亲只念过三个月的义学,在乡下的祠堂里,那时读的什么课本,连他自己后来也记不甚清了,想来总不外乎“赵钱孙李”、“人之初,性本善”之类吧。后因迫于生计,便不得不辍了学。直到解放后,又上了几天扫盲班,居然也能对付着读几条新闻了。若是兴致好的时候,临睡前也会拿起一本什么书来,翻上几页,待得我们再回过头去,藤椅上已响起了轻轻的鼾声,书却是抱紧在胸前的。我们常常为此忍俊不禁,说书于父亲是“利眠宁”啦“安眠酮”啦,父亲听了也不生气,只是宽厚地笑笑,“不识字苦哇”,末了便长长地感叹一声。 不过,他绝不反对我们读各种各样的书,不仅不反对,而且还鼓励我们买书,说是“只要需要就买吧,免得跑图书馆,或者去跟人家借了”。 在我的记忆中,那是1974年的事:那天,他下班一走进家门,便兴冲冲地说道:“今朝,厂里在登记买书,三十元钱一套,是内部发行的。”问我们需不需要。当时,市面上几乎没有什么书可买,我们一听,自然感觉了十分的兴趣,忙问书名,父亲愣了一愣,“书名?我倒是忘了问。”我们捧腹大笑:天下书籍之多,是以“海”谓之的,我们哪能全买呀!父亲也笑。不过,第二天倒是郑重其事地去问了来,怕忘了,书名是特地请人写在一片纸上的:《资治通鉴》。该书我们听说过,但于当时的我们毕竟用处不大,我们将这意思与父亲说了,他噢了一声,不无遗憾似的。 1977年底,我的第一篇散文被辑入一本集子,当出版社寄来五本样书(那时尚未有稿费),他显得特别兴奋与激动,其时,他正挣扎在一场致命的病中,身体十分虚弱,一双粗糙的手颤抖着,久久地摩挲着书,发出那动听的沙沙声,慈祥的眼里竟是湿漉漉的一片。我的眼圈也禁不住红了。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后悔莫及:当初竟没有想到在扉页上写上题辞——献给父亲,呈献给父亲一本,以报答父亲对我们的一片苦心。但是,我却为自己感到庆幸,我有过这样一位不仅仅是供我衣食的父亲。 假如有一天,我能出上一册自选集,我想,我一定会了却这一日益强烈的心愿的,而这一天不会太远了,真的。 1984.11.17 目录出书断想——《家住石库门》序一 父亲与书——《家住石库门》序二 第一辑 想起叫卖声种种 弄堂里的修补业 旧货一一烂东西 强讨饭 上海的糕团店 陆稿荐 善哉!菜饭店 荐头店 蛋格路 外国人磨刀剪 “推桥头”的回忆 闲话“茶淘饭” 百草梨膏糖 城隍庙五香豆 南翔小笼 水晶包子 油墩子 爆炒米花 棉花糖 断棒冰 “块块、糯米块” 沙瓤那个甜格来 番薯拉杂谈 糖炒粟子 纸上谈蟹 舔碗盏 逐鹿羹 汰盆汤 喊魂灵 占棺材坞 立弄堂口 药渣 旺火煤球 十洋镜 卖长锭 晒霉 悬秤立夏日 今又重阳 掸尘 拉兔子灯 第二辑 老式台钟 外婆家的观音堂 戏迷姆妈 扫盲 新老大,旧老二 雨天的记忆 踏成菜 乘风凉 翻箱子 白相蟋蟀 怀念臭虫 赤膊鸡 猢狲出把戏 大战麻雀记 养蚕宝宝 看西洋镜 打康乐球 套圈圈 夜壶脸 溜冰散记 摆小书摊 儿时的国庆夜 浦江夜游 搓背 营养菜 磨水磨粉 自家做酒酿 学习小组 乒乓房 拾废铜烂铁 “贱骨头” 第一次刮胡子 买《闻一多全集》记 第三辑 老张的浪漫史 大头 穆桂英 思君 阿翠 陆金生其人其事 黄师母 后楼伯伯 老庆忠 英表妹 “猪八戒” 小皮匠轶事 露阴癖 金伯伯 老贼 “呀——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