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家国十年1966-1976·一个红色少女的日记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平装: 42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06355728, 7506355728 条形码: 9787506355728 尺寸: 21.4 x 15.2 x 3.4 cm 重量: 599 g 作者简介张新蚕,女,1952年4月生于北京。1968年10月在吉林省梨树县喇嘛甸公社王家园子大队二队插队。1970年10月调至吉林省四平市城建局团委,任干事。1973年10月就读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暖通专业,1976年10月毕业,任吉林省人防设计院暖通室主任。1990年弃工从文,著有《旧情书》、《青春之恋》、《深沉的依恋》、《红色少女日记》等。1997年7月任北京市文联《北京纪事》杂志社副社长,2003年任《中国网通》杂志主编,2007年6月退休,现从事专职写作。 内容简介《家国十年1966-1976?一个红色少女的日记》以文学创作的手法,从头至尾插入了相当篇幅的“补记”,文风朴实、细腻、新颖,既有“小家”充满了人性化的有趣的故事,又有“我的祖国”曲折而厚重的历史;既有对大中小城市社会风尚和各类人物的描写,又有色彩很浓的令人反思的有关政治的话题。 目录作者自序/《家国十年1966~1976》的“出土”和出版 编者荐语/小抽屉里的大秘密 1.荒诞滑稽的小革命家 2.冒着冷汗的重温 第一章 暴风雨前(1966年6月5日至1966年8月1日) 名家文章 /吴福辉:如入其境,毫发毕现 1.这是可能的事吗? 2.不要忘记自己 3.知道后怕了,才有希望 补记1 分到油饼交给老福姥姥 补记2 为娶大姨买活期地 补记3 给军烈属寄老三篇,是粪就捡 补记4 小姨子给姐夫存入1000元 第二章 锋芒初试 (1966年8月3日至1966年10月28日) 名家文章 张颐武:点评与对话——思考在两个时代之间穿行 1.置身其中的现场感 2.时代潮流席卷下的小城社会 3.红卫兵的精神史 4.我与那个时代对话 补记5 人前一站比谁都低 补记6 两次离婚热 补记7 母亲一出场,“王熙凤”变“平儿” 补记8 消灭黑四类,留女不留男 补记9 蒯大富的今与昔 第三章 接受检阅(1966年11月1日至1967年3月18日) 名家文章 /金春明:历史之谜一个层面的破解 1.文革:20世纪中国最大的历史之谜 2.真实而生动的佐证 补记10 “小马列”想当一次“宋要武” 补记11 给“三爷”拜寿和写错语录歌 补记12 庙里的木鱼,天生是挨敲的货 补记13 母亲和她的三闺女 补记14 怕小人不算无能 补记15 棋子“猫进”稻草垫 补记16 聂元梓的今与昔 第四章 风狂雨骤(1967年3月19日至1967年11月24日) 名家文章/何镇邦:侧影,脚印,乐章,回音 补记17 女性世界的骄傲——王海容访问记 补记18 母亲的伟大与不朽——王光美老人印象记 补记19 若云非云,郁郁纷纷——与关锋的会面与辞别 第五章 军训岁月(1967年12月8日至1968年9月19日) 补记20 大将粟裕与夫人楚青 补记21 母亲与干娘(抒情诗) 补记22 漫步沈醉的生活空间 第六章 广阔天地(1968年10月13日至1970年10月11日) 补记23 邢燕子的“愚钝”与辉煌 补记24 国民政府为爷爷立牌坊:“孝子不愧” 第七章 抽调回城(1970年10月15日至1973年7月1日) 补记25 在纽约邂逅张宁 补记26 上帝给了张宁圆满的归宿 补记27 朴实随和的林豆豆 第八章 “建工”生涯(1973年8月11日至1975年3月3日) 补记28 熠熠生辉的“徐君宝妻” 第九章 临近毕业(1976年1月9日至1976年8月3日) 补记29 秦教授与学员同住大板床 补记30 看鳄鱼可不是看猪圈 补记31 “常裴钱”与“张赔钱” 第十章 巨星陨落(1976年8月4日至1976年12月26日) 补记32 毛选五卷最能说明父亲的一生——与李讷交往二三事 补记33 李敏、李银桥印象 补记34 张玉凤、孟庆利印象 名家文章精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