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苍溪县苏维埃政府遗址 |
释义 | 遗址简介川陕省苍溪县苏维埃政府遗址位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城东北70千米的文昌镇场街上 (今文昌区供销社处)。1933年7月川陕省苍溪县苏维埃政府从运山坝迁此处。同年秋,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进入文昌场后住于此。县苏维埃下设土地、粮食、劳工、财政、文化、内务6个委员会,还设保卫局、交通局、经济处、革命法庭和军区指挥部,领导区和乡、村苏维埃开展工作。 1983年4月8日,苍溪县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川陕省苍溪县苏维埃旧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现状苍溪县苏维埃政府所在院落为穿斗木结构平房,共12间。现院落面貌依旧,保存完好。青瓦、木架,木板壁、木格窗,双扇大木门,青石小天井,处处质朴典雅。与四合院一墙之隔,有一棵桂花树,徐向前的“坐骑”就常拴在这棵树下。桂花树虽久经沧桑,但数十年后仍花繁叶茂。后来老百姓给它起名“红军树”。学校常把中小学生集合在这里,请来老红军在“红军树”下给他们讲红军的故事,讲徐向前转战文昌的故事,让后人把故事保存在他们的记忆里。 红色历史1932年12月中旬,徐向前等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军,从鄂豫、皖根据地转战到川陕边境,趁四川军阀乱战,川北地方防务空虚之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由陕南开进川北。12月25日,红十一师先头部队解放了通江城。相继成立了川陕省委和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开辟了以通、南、巴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经过对敌多次激战,于1933年6月29日,红十一师(后改为三十军)一个团开进我县白山,直取石马、文昌、岳东、白庙。敌闻风而逃。在白庙石口岩,妄图阻击红军前进,经一天激战,敌被击溃,十一师一部乘胜追击,又解放了四峦寨,王渡、元坝一带地方。直到宋江东岸,与敌对峙。与旺苍相连的桥溪、田菜、喻家嘴一带也宣告解放。另一路,红七十三师一部(后改为三十一军)在占领旺苍坝后,旺苍到新观分两路进军,一路指向玄坛庙,七星庙;一路向雍河、龙王、三川挺进。在开进新观苟鹰寨时击溃恶霸陶子征、刘刚的“民团”。进攻玄坛庙、七星庙的一路,在两河击溃地主侯志福的火枪队,红军在三川胜利会师。会师前几天(6月23日)中共川陕省第二次党代会于通江新场坝召开。会后,省委机关迁至巴中,新成立了苍溪、仪陇,长池等七个县委,罗旭初同志任中共苍溪县委第一任书记。 9月8日,苍溪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文昌召开,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苍溪县苏维埃政府设在今文昌供销社会议室小院内,中共苍溪县委设在今文昌镇综合文化站内),同时设立总保卫局。县苏维埃政府,领导赤区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扩大红军,建立地方武装、少先队、童子团。又在各区、乡集中粮食支援红军,建立工会、农会、妇女会,开办工余学校,列宁小学,并开展肃清反革命、禁烟等运动。在文昌、龙山、石马、东溪、岳东、白庙、三川、新观等地设区苏维埃政权,全县普遍建立了乡、村苏维埃政权。从此,宋江以东的高坡、东溪、文昌、龙山、岐评、白庙一带为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插江两岸的龙王、三川、唤马、石马、五龙、伏公等地因与敌战区接壤,成为赤白拉锯的游击区。1934年3月,敌人发起“六路围剿”,红军和苍溪县苏维埃政府机构人员全部从文昌经龙山撤出苍溪。9月,红军反击,在黄猫垭大胜后,经高坡、岳东、歧评、元坝直捣县城,9月22日苍溪县城解放,这时,苍溪县苏维埃迁至老观(现属阆中)。 苍溪县苏维埃政府在文昌期间,领导苍溪人民做了大量的革命工作,给敌人沉痛打击。红军北上后,在苍溪这块土地上,敌人进行了绝灭人性的大屠杀和镇压,苍溪人民并没有被吓倒,在那白色恐怖的夜里英勇顽强地同敌人进行斗争,一直盼到红军再回来,如今作为革命根据地的苍溪人民,不能不把文昌宫这个革命政权的所在地,为最有意义的革命遗址来保护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