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集群式民营企业成长模式分析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 程学童 / 王祖强 / 李涛 ISBN: 9787501768226 页数: 342 定价: 28.00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5年2月1日 图书简介企业集群是民营经济成长的一个重要方式,集群内部的分工协作以及竞合机制是民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本书从集群竞争优势、集群促进产业发展的机理、融资环境、支持体系等方面对民营企业集群成长模式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进一步理清了企业集群的成长路径、成长因素、运作机理、环境约束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府与中介组织促进集群式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举措。案例分析是本项目研究的基础。我们精选了柳市的低压电器、温州的打火机、大唐的袜业等八个具有代表性的集群式民营企业发展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同时注重对集群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的研究。应该说,丰富的案例报告和案例研究方法是本课题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的突出特色。 图书目录前言 上卷:理论分析 第一章 企业集群理论与企业集群模式 一、企业集群理论演进的背景/(1) (一)国际分工的发展与跨国公司经营模式创新/(1) (二)后福特柔性生产模式的兴起/(2) (三)企业竞争优势与企业创新能力/(2) (四)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由线性向网络化发展/(3) 二、国内外企业集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4) (一)空间聚集角度的企业集群理论/(4) (二)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企业集群理论/(6) (三)创新视角下的企业集群理论/(8) (四)境内及台湾地区企业集群理论的兴起/(11) 三、国外典型企业集群模式分析/(15) (一)大企业改造、分拆而形成的集群/(15) (二)大企业向下分包而形成的集群/(17) (三)因企业孵化而形成的集群/(18) (四)基于特有的地理历史文化环境而成的集群/(20) (五)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而形成的集群/(22) 第二章 集群式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与类型划分 一、集群式民营企业的形成和发展/(24) (一)集群式民营企业的初创及主要特点/(24) (二)集群式民营企业的成长及主要特点/(31) (三)集群式民营企业的成形及主要特点/(36) 二、集群式民营企业的类型划分/(45) (一)市场拉动型/(45) (二)企业孵化型/(46) (三)产业分工型/(47) (四)国(境)外移植型/(49) 第三章 集群式民营企业的现状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一、问卷设计说明/(51)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51) (二)问卷调查设计的基本思路/(52) (三)问卷调查内容的分类和相关说明/(53) 二、集群式民营企业的基本特征/(54) (一)样本基本情况/(54) (二)企业规模结构/(56)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58) (四)企业市场营销及竞争能力/(59) (五)企业组织形式/(60) (六)经营环境和政府服务/(61) (七)企业面临的发展困难/(65) 三、影响集群式民营企业成长的相关因素/(66) (一)技术创新是集群成长的根本动力/(66) (二)制度创新是集群提升的基础/(69) (三)自组织能力是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72) (四)市场竞争秩序对集群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78) (五)政府扶持是集群成长发展的重要保证/(82) 第四章 集群式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与产业组织形态 一、集群式民营企业的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85) (一)企业的规模结构/(86) (二)企业的产权结构和组织形式/(88) (三)企业的治理结构/(89) 二、民营企业集群的成长路径和生产分工/(91) (一)民营企业集群的成长路径/(91) (二)民营企业集群的组织化程度/(94) (三)民营企业集群的生产分工/(97) 三、民营企业集群的产业组织形态/(99) (一)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民营企业集群/(100) (二)以中介组织—区域品牌为核心的民营企业集群/(101) (三)以大企业(企业集团)为核心的民营企业集群/(103) 四、民营企业集群的治理机制/(104) (一)集群的产业组织优势/(104) (二)集群式民营企业的治理机制/(108) 第五章 集群式民营企业的网络式创新机制 一、网络式创新的主要特征与运作机制/(115) (一)民营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115) (二)网络化创新的经济技术优势/(117) (三)集群式创新网络的主要特征/(118) (四)集群式创新网络的运作机制/(120) 二、影响企业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123) (一)微观维度——单个企业因素/(123) (二)中观维度——企业间专业化分工模式/(125) (三)宏观维度——区域创新环境/(128) 三、网络式创新的理论模型和自我增强机制/(131) (一)网络式创新的理论模型/(131) (二)网络式技术创新的自我增强机制/(134) (三)政府行为与集群创新机制的完善/(137) 四、促进集群式网络创新的政策建议/(139) (一)OECD国家的相关经验/(139) (二)促进集群内创新网络成长的政府政策/(140) 第六章 集群式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 一、融资难——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142) (一)低下的贷款获得率/(142) (二)内源性融资成为主要融资方式/(143) (三)难以规范的地下融资活动/(144)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149) (一)金融机构的原因/(149) (二)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154) (三)政府政策方面的原因/(155) 第七章 促进集群式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一、培育集群式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157) (一)培育创新型、科技型民营企业/(157) (二)加强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建设/(158) (三)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率/(159) 二、优化民营企业集群的产业组织形态/(160) (一)以产业区理念配置区域资源,拓展集群发展的地理空间/(160) (二)优化集群的产业组织结构,塑造新型的竞争合作关系/(161) (三)发展行业协会等民间自治性组织,防止无序竞争/(162) 三、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164) (一)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融资的政策环境/(164) (二)完善间接金融体系/(167) (三)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169) (四)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170) 四、加快对外开放 提升国际竞争力/(171) (一)以“本地化”应对国际化/(172) (二)提高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的参与度/(173) (三)合理规制集群内部的市场竞争秩序/(174) 五、创造宽松的产业发展环境/(174) (一)提供和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175) (二)搞好民营企业集聚的工业园区建设/(175) 下卷:案例研究 案例之一 柳市低压电器集群式民营企业发展研究/(177) 案例之二 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形成——温州打火机小企业集群个案研究/(194) 案例之三 分工网络结构与地方产业群成长——以浙江大唐袜业产业群为例/(209) 案例之四 嵊州集群式民营领带企业成长模式与政策环境研究/(228) 案例之五 “零资源”发展——嘉善木业发展的奇迹/(250) 案例之六 集群式民营企业成长模式与政策环境研究——嘉兴市秀洲区化纤织造企业群/(270) 案例之七 织里童装产业群:发生、发展与政策环境/(294) 案例之八 永康电动工具产业群发展研究/(316) 参考文献/(337) 后 记/(34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