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基督泉港后郑堂 |
释义 | 后郑教会创建于1932年,教会最早创建人系土坑村刘清泉先生,他青年时受到刘向荣牧师的宗教教育,后侨居南洋,回国后决心献身为教会做工,1928年首先在其岳父田头村,借用民房旧厅一间,设立聚会所传播福音,逢星期日,亲自主持讲道,经历两年多时间,邻村会友渐多,聚会房屋狭窄。于1931年搬迁柳厝村,租赁一所三房一厅房屋作为聚会所,传播福音,吸引了周围村庄村民,信主人数不断增加。该村虽地点适中,但该村无信徒,除礼拜天聚会外,其它时间是一个空堂。因而计划重新迁移。再次搬迁后郑自然村。 后郑村位于惠北南埔乡各村庄中心。当时后郑村仅有四户,有三户信主,有旧祖厝一座。经刘清泉先生倡议和热心会友庄登波、肖秋云等人与后郑村老王哥、王金顺、王和华商议,同意献出该旧祖厝大部分供教会作为礼拜堂。1932年,该旧祖厝整修作为礼拜堂。后郑教会的第一间礼拜堂产生了。并筹办启化小学,聘请教师供就近儿童读书,同时成立后郑长执会。长执们热心爱主爱教会。竭诚帮助教会的圣工及会务,热心巡家探访。信主者年增月长,惠安区会于1936年首派张春泉任传道,他在此三年,整顿教会,筹建传道宿舍,聘师办学,开展布道,教会得到发展。1939年惠安区会派刘锡英接任传道,他系本地人,地方熟悉,处理教务灵活,竭力引导人信主。自后郑建立教会后,西差会极为关注,英籍教士英亚提、倪任石,惠乐霖曾多次往来本堂巡视讲道,当时为照顾远途会友往来困难,还在岭头村设立布道所,先后有林金兴、肖纯全、张永珍等主持讲道。1945年刘锡英离任后,惠安区会另派黄佳亨继任传道,随着会友不断的增加,刘清泉长老提倡建造新堂。黄佳亨传道和长执会共商择地另建新堂,发动会友捐地、捐工、捐款,历经三年,盖起一座198平方米的新堂,供三百多人聚会。礼拜堂尚未落成,刘清泉长老不幸病逝,安息主怀。后由执事林恩惠、王金顺等人继建至新堂落成。不久黄佳亨离任后,由郑玉桂传道接任,1948年郑调任土岭教会,由陈秀琳传道接任。土改后停止聚会。停止聚会后礼拜堂由大队和公社接管,作加工厂使用。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申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些城乡宗教活动场所相继开放,1980年坝头教会恢复聚会,众信徒前往参加礼拜。同年由林开通弟兄,肖顺娘姐妹召集会友在后郑村会友家中聚会,人数逐渐增多,后改在旧祖厝大厅聚会,1981年热心信徒王明龙、陈星妹、陈秀玉、林开忠、林开通等人向公社、大队要求归还教会业产,1982年底后郑礼拜堂归还给教会管理。归还教堂时一方面由众弟兄姐妹们自己动手整修,另一方面由传道陈秀琳、执事肖秋云、林开忠、林开通弟兄轮流主日讲道,历经三年时间。1985年4月后郑堂会经县政府批准为开放堂,同年8月份举行复会庆典仪式,由于陈秀琳传道时年77岁,年迈体弱,虽勇挑重担,却常感力不从心,迫切希望惠安县基督教两会派人接任。1986年8月曾黎霞传道从晋江金井神学进修班结业,县两会就选派她担任后郑堂会牧职。 曾黎霞出生于基督化的家庭中,其祖母助成姆及全家内外都是虔诚基督徒、教会骨干(她也是刘荣宝牧师的的第五儿媳妇)。她接任后辛勤为主做工,白天带领一些热心的弟兄姐妹巡家探访,夜间主持家庭聚会。 在神的指引下,曾黎霞传道以建立和健全堂务委员会为重点,带动教会的全面工作。如今,后郑全村都信主,是泉港区唯一的福音村。1986年10月后郑教会第一届堂委会成立,其成员是陈星妹、肖秋云、林开忠、王明龙、陈秀琳、陈秀玉、刘淑达、肖顺娘、陈家安、陈惠顺、曾黎霞,同年11月份请刘惠民牧师召开“秋灵会”,从此教会蒸蒸日上,迷路羊不断归回。后郑教会青年喜欢吟诗,于是1987年元月青年诗班很快就组成了(星期六下午诗班练唱),在圣乐的吸引薰陶下,诗班人数越来越多,青年团契会也就水到渠成了。青年团契会于每个星期五晚上聚会。同月组织祷告会(星期四晚上),同年2月份首次举办“新春布道会”,邀请曾恩铭牧师主持布道(每年相续召开至今)。主使教会在困难中经受锻炼,在工作中得到提高。同年仲夏,后郑堂迎来了第一次全县性的大型聚会,惠安县基督教会分两个片区举行青年夏令会,其中一个片区就在后郑堂举办,将有半个县的几百名青年来此开会。后郑教会复会不久,元气未足,困难诸多,堂委们带领信徒表决心,要依靠主经受锻炼,克服一切困难,让这次大会开好。供水困难也难不住大家,大家信心百倍要自己动手挖井,那时,收摘花生的季节还末结束,人力缺乏,会议又即将召开,时间紧迫。但信徒们还是想办法解决了。他们白天到地里收花生不违农时,夜晚来教堂挖水井,迎接盛会。那些天,每当夜幕降临时,信徒们掘地的、挑土的、扛石的、砌井的等等,你来我往,络绎不绝。他们一边吟诗,一边干活,情绪高昂,热闹万分。仅用十多个夜晚,就用条石砌好了一口七米多深的水质优良、水源充沛的感恩井,及时迎接了青年夏令会的召开。有位弟兄为此作了这样一首诗: 后郑信徒爱唱诗,歌声嘹亮信心齐;一唱地伯献甘泉,再唱群魔将头低。 由于教堂狭小,信徒们借来帆布,搬来竹竿,自己动手把帐棚搭起来。这一下子把会场、膳厅、厨房等实际问题都解决了。使这次青年夏令会完满成功。 蒙主的恩典,信主的人数越来越多,于1988年在肖厝村设立祷告点(1994年设立堂会)。1989年于沙格村借用信徒王荣仁家设立家庭祷告点(1992年设立堂会)。曾黎霞传道每星期五上午到肖厝讲道,下午到沙格主持讲道。 因圣工的需要,1990年3月份,向村民购土地1.2分,王明盛、王明宝两户计奉献土地2分,台胞陈秀纯女士奉献2万元,众会友奉献2万多元,建起了一座269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作为传道人宿舍和儿童主日学及青年团契会的活动场所。1991年向村民购买土地4分并砌底基、建围墙。1992年春组织“姐妹团契”并举办“启盲班”,利用晚上教姐妹学识字,学翻、读“圣经”,学唱闽南圣诗,学习为期一个月,得到镇、学校领导光临指导。1993年,本堂委会为了更好地传扬主的福音,着重培养年轻有为的男女青年信徒,从青年团契会中选送两名(肖主德、王美华)前往泉州市神学进修班培训,结业后分派到柯厝、肖厝堂会任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圣工的需要,第二届的堂委会成立,成员有:曾黎霞(传道)、刘锡和(堂委主任)、王明清(会计)、林丁妹(出纳)、王明阳、刘明才、林朱付、柯美英、陈美英、林贤琴、林友煌、林成庆、陈安然、柯宝珠、林美珍、陈星妹、陈惠顺、肖淑如、肖招妹19位。1994年选送张梅英、肖瑞芳到南安石井神学培训班造就,结业后到泉港郭厝、惠安官溪任传道。同年7月份向村民购买土地5分备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