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蔡氏五弄 |
释义 | 东汉音乐家蔡邕创作了著名的《蔡氏五弄》,包括《游春》、《渌水》、《幽思》、《坐愁》、《秋思》。蔡邕一生著作颇丰,有《蔡中郎文集》、《独断》等流传后世;所书“熹平石经”被后代奉为书法瑰宝;所创“飞白”书体为后代书法界所推崇;其碑铭流传极广,尤其是抒情小赋更在文学史上占居一定地位。 书名:《蔡氏五弄》 作者:蔡邕 页数:2000 定价:5 作者简介蔡邕 (133-192),字伯喈,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圉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生于世代官宦之家。少时以“博学能文、精音律、善鼓琴”而闻名郡县。成年后隐居书斋,“覃思典籍,韫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曾拜当代大儒胡广为师,专心致志做学问。中平六年(189),灵帝驾崩,董卓专权,自任相国,强令蔡邕入朝,三日历职三台,拜为侍中;初平元年(190)又拜中郎将,封高阳乡侯,食邑500户。初平三年董卓被诛,蔡邕受株为囚,“下狱论死”。临难前,他请求“黥首刖足,续成汉史”。王允不准,遂死狱中,终年60岁。 蔡邕死后,乡人念其功勋,哀其无辜株连被祸,于圉镇建“三贤祠”,将他与董宣、江统合祀其中。唐初,圉镇并入雍丘(杞县),县人又将其祀于“乡贤祠”。 文献记载《琴历》曰:“琴曲有《蔡氏五弄》。”《琴集》曰:“《五弄》,《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并宫调,蔡邕所作也。”《琴书》曰:“邕性沈厚,雅好琴道。嘉平初,入青溪访鬼谷先生。所居山有五曲:一曲制一弄,山之东曲,常有仙人游,故作《游春》;南曲有涧,冬夏常渌,故作《渌水》;中曲即鬼谷先生旧所居也,深邃岑寂,故作《幽居》;北曲高岩,猿鸟所集,感物愁坐,故作《坐愁》;西曲灌水吟秋,故作《秋思》。三年曲成,出示马融,甚异之。”《琴议》曰:“隋炀帝以嵇氏四弄、蔡氏五弄,通谓之九弄。”今按近世作者多因题命辞,无复本意云。 歌辞蔡氏五弄·渌水曲 【作者:李白】 【年代:唐朝\\代】 【诗文】: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幽居弄 【作者:顾况】 【年代:唐朝\\代】 【诗文】: 苔衣生,花露滴,月入西林荡东壁。扣商占角两三声, 洞户溪窗一冥寂。独去沧洲无四邻,身婴世网此何身。 关情命曲寄惆怅,久别山南山里人。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秋思二首 【作者:鲍溶】 【年代:唐朝\\代】 【诗文】: 胡风吹雁翼,远别无人乡。君近雁来处,几回断君肠。 昔奉千日书,抚心怨星霜。无书又千日,世路重茫茫。 燕国有佳丽,蛾眉富春光。自然君归晚,花落君空堂。 君其若不然,岁晚双鸳鸯。顾兔蚀残月,幽光不如星。 女儿晚事夫,颜色同秋萤。秋日边马思,武夫不遑宁。 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风折连枝树,水翻无蒂萍。 立身多户门,何必燕山铭。生世不如鸟,双双比翼翎。 季秋天地间,万物生意足。我忧长于生,安得及草木。 试从古人愿,致酒歌秉烛。燕赵皆世人,讵能长似玉。 俯怜老期近,仰视日车速。萧飒御风君,魂梦愿相逐。 百年夜销半,端为垂缨束。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游春辞二首 【作者:王涯】 【年代:唐朝\\代】 【诗文】: 曲江丝柳变烟条,寒骨冰随暖气销。 才见春光生绮陌,已闻清乐动云韶。 经过柳陌与桃蹊,寻逐风光着处迷。 鸟度时时冲絮起,花繁衮衮压枝低。 影响蔡氏五弄(《游春》《渌水》《幽思》《坐愁》《秋思》)与三国魏末嵇康创作的《嵇氏四弄》(通说为《长清》《短青》《长侧》《短侧》)四首琴曲并称九弄。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