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惠安洛阳
释义

地名含义

洛阳,古称万安。据《闽中摭闻》载:唐宣宗微行于此,观其风景秀丽时曰:“山川胜概,有类洛阳”,以此得名,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洛阳镇管辖全境。建国初期,洛阳为惠安县第六区。1952年6月改为第八区。1955年10月更名洛阳区。1956年6月并归东园区。1958年2月撤区并乡,设立洛阳乡,同年9月并入上游人民公社。1961年10月划出成立洛阳人民公社。1963年6月万安大队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从洛阳公社划出设立洛阳镇,至1968年5月又撤销洛阳镇,恢复万安大队,重归洛阳人民公社所辖。1984年10月洛阳人民公社改为洛阳乡,1985年6月改为洛阳镇。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洛阳镇位于惠安县西南部,东邻螺阳、东园两镇,南临泉州湾,西与泉州市鲤城区的城东镇、双阳华侨农场隔江相望,北连黄塘镇及鲤城区的河市镇。镇区东西长11.5公里,南北长14公里,海岸线总长12.3公里。洛阳依山临海,西北面山峦叠嶂,青苍满目,东南边则纵眼千里,海天一色。

人口、土地面积

现辖24个村委会,65个人自然村,251个村民小组,12500户,人口总数58888人。洛阳镇土地总面积51.7平方公里,境内人口绝大多数为汉族,有回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全镇通用“福佬话”,即闽南方言。

洛阳是闽南著名的侨乡之一,华人出国谋生渊源流长。早在明代就有人远渡重洋,到东南亚诸国。1993年底调查统计,全镇旅居海外的侨胞和港台同胞有6万余人。侨属侨眷遍及全镇,而以屿头、西安、洛江3个片区诸村为多。

村容村貌

洛阳镇境内溪流密布,有杏田溪、下曾溪、云内溪、黄塘溪、水磨坑溪、西埭溪、洋坑溪、林口溪和屿头溪等中小溪流9条,流域面积3.7平方公里。此外与鲤城区交界的九曲溪和黄塘溪交汇于洛阳江,因洛阳桥闸锁江而立,江水随潮汐涨落,断断续续注入泉州湾。全镇还建有小型水库3座,蓄水量达68万立方米,乌潭、山美水库的渠道也穿过境内的北部和西南部,使镇内69%的耕地能够得到灌溉。惠安县是“石头国王”,石雕工艺堪称一绝。1993年,洛阳镇开办石雕厂近30家。这些厂家以青石、白石等优质花岗岩为原料,采用圆雕、浮雕、影雕、平致雕等工艺精雕细琢,工艺品造型逼真,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其技艺之精湛,曾受到几十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及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赞赏。中央和省、市领导人曾多次到洛阳视察,对能工巧匠的石雕工艺给予很高的评价。

洛阳镇自古以来是惠南工农业产品的集散地,商业贸易活跃,除现有的专业市场外,在建的有镇南“万安贸易城”和镇北“洛阳侨乡综合市场”,占地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建成以后将成为泉州地区社会商品较大的集散地。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投资1628万元的11万伏输变电站已投入运行,日产5000吨的自来水厂供水在即,5000门程控电话已全面开通,公路先行工程建设也在紧锣密鼓中。洛阳地处水陆交通要道,福厦公路穿境而过,境内网络四通八达,每日通过洛阳的各种机动车辆达3万辆次以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