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回盲部 |
释义 | 回盲部 概念: 为人体消化系统解剖名词。是回肠与盲肠互相交接的部位,称回盲部。 部位: 在人体位于右下腹部。 基础解剖: 回盲部是肠管的炎症(如周围炎、憩室炎等)、肿瘤、套叠等疾病的好发部位,而盲肠与阑尾又是回盲部的主要器官。所以掌握回盲部的解剖学是十分必要的。① 回盲部的组成:有回肠末段(端、回肠下端)、盲肠、阑尾及其系膜、血管、淋巴结、神经等。 一 回肠末端:也称小肠的下段。 回肠末端行至右髂窝从盲肠的内后方进入盲肠 。 小肠分三部分,全长有7米。十二指肠为其上段,约30厘米,有十二个指并列的长度,故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之间没有明显的解剖标志。中段为空肠占其2 / 5,下段为回肠占其3 / 5。④ 二 盲肠 cecum:位于右髂窝内,长约6 ~ 8cm,是大肠的起始部,向上与升结肠相续,内侧与回肠末端相连。 1 回盲口:盲肠腔内有回肠末端的开口,称回盲口。 2 回盲瓣:回盲口处有回盲瓣,是由粘膜覆盖增厚的环形肌而形成的上下两片半月形的皱襞 ,可能具有括约肌的作用③,有两个功能,一是阻止小肠内容物不过快的进入盲肠,,二是阻止大肠内容物倒流入回肠,因此点,在结肠有完全梗阻时,使肠腔两端均闭合而加重梗阻的严重性③。 在回肠末端,距回盲瓣0.5 ~ 1cm处,有时保留有胚胎时期卵黄囊柄的残余,称MeckeI憩室,憩室呈囊状突起,一般长约5cm,出现率为2 %,憩室易感染发炎,甚至并发穿孔②194面。 3 盲肠的形态和位置: 位于右髂窝内,个别人可出现变异,如高位者可达肝下,低位者可入盆腔,甚至位于腹下区左侧。小儿盲肠位置一般均较成人为高。①第54面 4 活动性: 盲肠大多数为腹膜内位器官,稍具活动性。有的还有系膜,活动度显著增大而成移动性盲肠者,易发生扭转,约有5 %左右的人因盲肠后壁无腹膜包盖直接与腹后壁相贴,所以几乎不能活动①.有时,由于升结肠系膜与腹后壁腹膜未完全愈合盲肠可以向内移动至腹腔中部③594面。 5 结肠和盲肠在结构上的三种特征: 结肠带coIic bands,是由肠壁纵行肌纤维聚集形成的三条纵带。 结肠袋haustra of coIon,由于结肠带比肠管短,肠管形成许多由横沟隔开的囊状膨出,称结肠袋。肠脂垂epipIoic appandices,沿结肠带排列,大小不等,浆膜下脂肪局部聚集而成。 以上三种特征是结肠与小肠的主要区别点。 盲肠的三条结肠带汇聚于阑尾起始处,是阑尾切除术时寻找阑尾的“路标”②195面。 三 阑尾 vermiform appendix: 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 1 形态和位置 阑尾附于盲肠后内侧壁近下端处的蚯蚓状突起 ,长约6 ~ 8厘米,直径0.5厘米,最长可达20 ~ 30厘米,短者仅为一痕迹。直径可达1.0厘米。是腹膜内位器官。官腔的远为盲端 近侧与盲肠肠腔相通,二者交界处的后下方2.5厘米开口处常有一粘膜皱襞称谓格拉克(GerIach )氏瓣③②。食物残渣或异物进入阑尾腔后,若不能排除,阻塞官腔,是诱发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原因之一②。 阑尾腔 在成人阑尾腔很细约0.2 ~ 0.3厘米直径,基地部可能稍狭小;在幼儿和婴儿阑尾腔多呈漏斗型,基底部较宽大③。 阑尾系膜 阑尾有本身的系膜,为二层腹膜所组成,连于小肠系膜下端,系膜内含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身体肥胖是有较多的脂肪;系膜一般较阑尾短,容易使阑尾曲折或成袢状。 阑尾的基底部 大多数在盲肠的内后方 ,回肠盲肠交界处以下 ,沿结肠带 向回盲部追寻能达到阑尾基底部 。阑尾基底部与盲肠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的,其尖端可指向任何方向,大致可分三种类型:一种在盲肠升结肠后指向上方;一种在盲肠下方指向髂窝或盆腔;一种在回盲部前后指向脾脏。有时盲肠后阑尾 可以部分或全部在腹膜以外③ 阑尾根的体表投影 上面 已讲阑尾根部位置固定,体表投影:从右髂前上棘至脐连线的中外 1/3之一交点处,称为McBurney点(麦氏点)。阑尾炎时此处常有压痛 。 阑尾的位置 阑尾在腹腔的位置决定于盲肠的部位。变化较大。常有以下几种: 1 回肠前位 位于回肠前方,其尖端指向左上方,位置浅表,阑尾炎时容易激惹壁层腹膜 ,所以右下腹压痛更明显。 2 盆位 阑尾尖斜向下内,可越过小骨盆上口 伸入盆腔,其尖端可贴近闭孔内肌,在女性 ,盆位阑尾炎常与卵巢 、输卵管接近,需仔细鉴别阑尾炎或是输卵管炎。 3 盲肠后位 阑尾位于盲肠或升结肠后方 ,尖伸向上,阑尾炎时,常激惹腰大肌而引起曲髋。此时作曲髋检查时,腰大肌受到牵拉时,可引起疼痛。 4 回肠后位 位于回肠后方,其尖端指向左上方,其后方也为腰大肌。阑尾炎时也可引起要打大肌激惹的症状。 5 盲肠下位 阑尾位于盲肠外侧。 6 盲肠外位 阑尾位于盲肠外侧。 7 阑尾位于肝下 阑尾炎时,可引起右上腹部疼痛,但是 ,医生在短时间内,反复认真检查右下腹或/和麦氏点,有压痛抑或反跳痛 。 8 腹膜后位 等。 四 血管 阑尾动脉发自回结肠动脉,经回肠末端的后方进入阑尾系膜,沿其游离缘行至阑尾尖端。阑尾静脉与动脉伴行,经回结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而汇入肝门静脉。 临床要点: 一 待续 参考文献: ① 《临床解剖学》主编 李幼琼 华夏出版社 北京 2006年1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农村基层卫生人员中等专业学历教育系列教材 53~ 54面 ② 《解剖学》第二版 主编 余哲 人民卫生出版社 卫生部规划教材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194 ~197面 ③ 《外科学》黄家驷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2年12月第二版第三次印刷 594面 ④ 《外科学》全国中等卫生学校使用教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