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灰色和黑色改编曲--画家的母亲 |
释义 | 【名称】灰色和黑色改编曲--画家的母亲 【类别】油画 、 名画 【年代】 此画作于1871年 【作者】惠斯勒 【规格】144×162.5厘米 【属地】 现藏巴黎卢浮宫 【简介】 詹姆斯·惠斯勒几乎和约翰·辛格·萨金特(1856~ 1925)一样,是个终生侨居英国,又轰动巴黎并使美国人民引以为骄傲的重要人物。不过惠斯勒的艺术活动更是千夫所指,不仅在法国备受讥讽,在英国也成众矢之的,直至上诉法庭;在美国,他也曾不受欢迎。这是历史的大误会。在惠斯勒死后,法国愿意提到他,英国更不必说,英国的画史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美国的历史不长,它的美术史自然更要把这位不可多得的近代画家视为佼佼者了。 他的全名是詹姆斯·阿博特·麦克尼尔·惠斯勒(1834.7~1903. 7 ),祖籍是英国旧族--爱尔兰旁支。从祖父时起定居美国。父亲曾是美国联邦军少校又是铁路工程师。 母亲安娜·玛蒂塔·麦克尼尔·惠斯勒是苏格兰人,生有三子一女。惠斯勒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洛维尔,排行第三。由于父亲的流动性工作,家庭经常东迁西移,很不安定。1842年,他父亲应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之邀,赴俄修筑圣彼得堡至莫斯科的铁路。9岁的惠斯勒就在俄国进入了帝国美术学院学习。四年后,毕业考试获得全班第一。后因俄国发生流行病,父亲把全家安置在英国,自己只身在俄国工作,不幸染上了病,于1849年死去。为父亲举行葬礼后,惠斯勒随母回到美国。小惠斯勒的艺术秉赋起初没有得到母亲的认可,希望他走父亲的道路。1851年,她让惠斯勒考入西点军校。可是他在那里除了绘图课之外,其余功课一无长进。加上惠斯勒从小好强斗胜,他的聪明与放肆几乎同时并存。于第三年期末,他终于被学校除名。为使母亲高兴,他曾再度去华盛顿要求国防部长准许他重返西点军校,部长让他找国家地图测绘 局局长,局长见这个年轻人长于绘画,便雇用了他。可是这个绘图员喜欢把地图"艺术化"了,于是再度被解职。 1855年秋,惠斯勒赴法国,进入M·G·C·格莱尔(Gleyre)的画室。惠斯勒只记得这位老师的一个观点:认为一切颜色都是基于黑色的。从此,他在巴黎拉丁区成为一?quot;自由"艺术家。他租赁一间顶楼,靠临摹卢浮宫内的名画度日,常常入不敷出,只得典当衣服,吃掉脸盆架,甚至成一群"无衬衫帮"的头儿。哥哥寄来的钱总是不够他还债的。 在艺术方面,这位画家非常认真地学习西班牙大师委拉士开兹的肖像画。他暗记每一笔技巧,通过对画家阿尔方斯·勒格罗(1837~ 1911)与方丹-拉图尔(1836~ 1904)杰作的临摹,他学会了视觉记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他绘制了一批精采的名画。临摹之精细,几可乱真。他结交库尔贝,钦慕法国印象派画家的新视野。对于安格尔的古典画法也非常尊重。这一切 都融汇在他自己的艺术中。他的第一幅作品《钢琴旁》,立即获得库尔贝等画家的高度评价。但此画于1859年运交沙龙时,被拒展了。 惠斯勒于1860年春去英国伦敦,并在那里设立了自己的画室。当这幅《钢琴旁》以及其他的画送往皇家美术学院时,伦敦为之一惊,他的画终于被人买下了。两年后,他又给艺术协会送去他的第二幅代表作《白衣少女》。可是这一次被以"太怪异"为由拒绝了。随之,他又把它送到巴黎的沙龙,也遭到同样的命运。艺术思潮和他个人的境遇迫使他与库尔贝首创的"落选者沙龙"接近。《白衣少女》也在那里展出。这幅画一方面受到社会攻击;一方面又被印象派画家莫奈、德加、毕沙罗等人赞扬。有人说"其丑无比";有人认为它是展览厅里最重要的作品。尽管名望很高的作家左拉也出来为之辩护,但无济于事。惠斯勒与批评界从此结下了对立的怨仇。 惠斯勒试图在色彩上加强形象的音乐感受力, 因而,他广泛采用音乐术语,如和声、交响曲、变奏曲、改编曲等等。在这些画上,形象依然是极其写实并且精制的。只是用音乐术语来点题,这在当时是新鲜的美学联想。《灰色和黑色改编曲--画家的母亲》正是这种意图的最典型作品之一。 画家的母亲侧身坐在房间里,黑色的衣裙占据了全画的中心位置。她神情恬淡,脸容慈祥,这是一幅很出色的肖像画。它在英国皇家学院勉强被展出了。不久,1876年的巴黎沙龙也向他露出了微笑。青年艺术家们给以极高的评价。惠斯勒第一次因这幅肖像而获得了一枚奖章。他的声誉从此改善,受到了许多关系重大的邀请。这幅画的主标题用的是《灰色与黑色的改编曲》,就这个题目,仍受到人们的指责。出于对故乡的思念,他决定将这幅画献给祖国,岂料美国不能把他与马克·吐温同等地看待。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馆长接受这幅画后,竟勃然大怒,谩骂惠斯勒算不上是画家,并吩咐将它退寄回巴黎。最后,法国有马拉美等人联名上书,迫使法国政府买下了这幅名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