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蔡家桥镇 |
释义 | 蔡家桥镇位于旌德县中部,四周环山,北与三溪镇接壤,西接孙村乡,东邻云乐乡,距县城12公里,距宣城市90公里,距芜湖市127公里。全镇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截止2007年,辖8个村委会,161个村民组,4384户,16364人,是一个典型的皖南山区镇。2005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409万元,财政收入119.45万元,工商税收91万元,人均纯收入3060元。镇政府驻地位于县城北12千米,距黄山风景区67千米。截止2006年,耕地1059.41公顷(其中水田402公顷),人均耕地0.157公顷,林业用地1603.1公顷,水面114.48公顷,建设用地238.84公顷。 历史沿革蔡家桥镇清时属十五都一图。民国初属第二区。解放初属第二区。1956年撤区改乡为朱庆乡,1958年属东风人民公社,1961年改朱庆公社,1976年公社驻地从朱旺村迁至蔡家桥改名蔡家桥公社,1984年改蔡家桥乡。1992年11月撤乡建镇为蔡家桥镇,2003年11月由原来的蔡家桥镇、乔亭乡合并而成镇。 自然环境全镇四周环山,素有“六分山,一分田,三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主要是低山丘陵和山间平畈区,一般海拔在200至800米。境内主要河流有,发源于琢木岭的杨桥溪,发源于岩山北麓的横凫溪和发源于鸦雀山的大溪河,汇入徽水自南向北穿境而过。沿徽水蔡家桥段,有小(Ⅱ)型水库两座,万方大塘3口,总库容量50万立方米,旱涝保收面积95公顷,人畜饮用水工程5处。 全镇林木绿化面积1379.1公顷,有林地1306.4公顷,立木蓄积量59303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6.99%,林木绿化率38.96%。知名的仙人谷生态旅游区,面积6平方千米,木本草本植物1000余种,野生动物200余种,其中麋、梅花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森林覆盖率达70%。矿藏资源主要有花岗岩。 经济发展农业:全镇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农产品有优质杂交稻、油菜籽、贮麻、蚕茧、瓜果等;畜牧产品有中国肉牛1号、波尔山羊等。使用菌和腌制的农产品占据了全县的80%以上。2004年全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208公顷,总产7977吨,农业总产值5800万元,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20.8元。 林业:蔡家桥镇林业形成以青梅、板栗经果林,丰产林,用材林为基地的格局。截止2006年,镇内有1个蔡家桥国有林场,8个村级林场,2004年,全镇林地面积达到58459亩,木材蓄积量119444立方米。 工业:蔡家桥镇“三线”资源丰富,工业生产条件优越,改革开放后,依靠“三线”厂房,兴办了三联汽车线束、玻纤厂、松脂加工厂、木材加工厂等民营企业,依托徽水河资源,镇内建有2座水电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截止2006年,个体企业110户,其中私营企业28个。2004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60万元。 交通情况蔡家桥镇位于205国道、217省道和蔡云线交汇处(205国道过境2千米,与217省道、蔡云线县道相交),蔡家桥镇交通优越,地处全县的腹地,南与黄山市相距104公里,西离黄山风景区67公里,北与芜湖市相距140公里,是上海、合肥、南京等大中城市陆路通往黄山的必经之地,也是全县的交通枢纽和窗口,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徽水河穿境而过。境内有乡村道路4条,总里程17千米。 旅游景点朱旺村:位于镇区东北2公里,相传为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后裔居住的地方。保存有明清古建筑47栋,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还有保存较完好的私塾“凫山书院”,“茶字号”老当铺。 九井十三桥:位于朱旺村中的朱溪河上,朱溪河上游的“闲云潭”是明代朱则淡伴月读书处,其亲笔手书的摩崖石刻“闲云潭影”四字,另有潭畔古戏台遗址。 十里长坑:距镇区2公里,是镇生态旅游景点,相传李白曾畅游此地,写下了一首《石壁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