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岭传统马灯舞 |
释义 | 黄岭村:是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丰稔镇 所在地。 这是5年前用来打马灯的道具,道具虽然有些破旧,但纸马的神态依然逼真。 客家民间文艺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其中,颇具特色的龙川打马灯格外受人喜爱。 打马灯又叫打纸马或马灯舞,是人们祈求国泰民安、向往幸福生活的一种传统文化习俗。在龙川,打马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目前保存良好且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民间传统艺术节目之一。 赵佗从中原带来马灯舞' 追溯打马灯的历史,还得提到南越王赵佗。据龙川县丰稔镇文化站站长叶飞介绍,马灯调曲谱(四季调),原来流行于中原地带,随着南越王赵佗在龙川建县,以及北方战乱因素,中原人南迁,不少人到龙川安居乐业,于是“马灯调”及“打纸马”便从中原传到龙川并开花结果。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赵佗在龙川被封为首任龙川县令至今,已有2221年了 龙川是山区,高山重峦叠嶂,矮山此起彼伏,稍为平坦的山坡、坑沟地段都被客家先民辟为良田、梯田、旱地,种水稻和旱粮作物。客家人耕田种地,圈养和役使耕牛是必不可少的,但客家人几乎都不养马,为什么当地的客家人那么热心马灯舞这一文艺活动?叶飞认为,这主要是怀祖崇祖。龙川客家人的祖先在中原,也有在陕甘宁晋冀鲁的。北方农民耕田种地拉东西,无一不用到马或驴的,很少用牛。龙川的客家人用打马灯的文艺表演形式,一方面教育自己的子孙记住自己的祖先在中原、北方;另一方面通过打马灯这一文娱活动的形式,加深乡亲情谊,延续血缘文化。 正月马灯闹新春 打马灯有三个部分:一是拜马(礼节表演程式,俗称“打四围”),二是“打四季”(中原传入的就是此曲调),三是客家情歌。经过历代艺人演变,三个部分内容已融会贯通,形成一体。《四季调》受客家情歌小调影响,北调南(客)化,形成北韵南(客)味交融,成为龙川马灯舞的独特风格。 据龙川县丰稔镇黄岭村村委书记叶汉基介绍,打马灯一般在冬季筹备,大约需要一个多月排练,从大年初一晚开始演出,有时演到正月底。当地有句顺口溜:“马灯不怕丑,打到正月二十九。”解放前,打马灯一般是到同姓的村庄去表演,后来又逐渐扩大到去有亲戚关系的村庄表演。春节期间鞭炮声、锣鼓声此起彼伏,老人们思索着又艰难地度过了一年,孩子们却兴高采烈地庆幸自己又长了一岁。听见远处响起了锣鼓声和海螺角声,声音由远而近,这时,不管是七八十岁的老公公、老婆婆,还是呀呀学话的“细佬哥”,吵着、叫着,提灯的提灯,扶棍的扶棍,都争先恐后拥向禾场、门坪等开阔的地方抢先观看,那场面非常热闹。凡要观看打马灯的,都要燃放鞭炮来欢迎,演完后还要赏彩,在彩旗上贴上赏金,以示谢意。 打马灯有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角色,运用彩车、纸马、花灯、幌、花扇等道具及民间传统锣鼓、乐器、海螺角、鲤鱼灯、龙虾灯等配合演出。演出时,首先锣鼓手按策马的锣鼓板把锣鼓敲打起来,一串鞭炮过后,头扎白头巾的“骑士”策马登场。沿场跑马一圈,接着“幌手”晃着飞快转动的幌引导马灯小姐、梅香女、车手缓步出场,同时,乐手们也奏起欢乐的“马灯调”。所唱的曲调是独有的“马灯调”,曲调类似四季歌,优美动人,从一月唱到十二月,所唱的内容是反映各个月份的农事活动,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演出时,按舞台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表演一次,让聚集在各个方位的观众都能一睹“骑士”、“幌手”的高超技艺和马灯小姐、梅香女的花容月貌。* 马灯接财纳福 打马灯曾经在龙川各个乡村都十分盛行。每到新年、元宵或庙会,大姓氏族很多都是“打双棚”,彩旗写上“某地某氏‘龙马醒狮团’拜房门祖叔”,若是双棚出阵,能够得到特别隆重的接待和敬重 所谓的“打双棚”,意思是一棚是龙狮,二棚是马灯。龙狮是武表演,马灯是(才子佳人)文表演。武压邪,文为贵,一文一武,文武双全,龙飞凤舞,马到成功,飞黄腾达。这就是它的象征意义。在老百姓心目中,迎接马灯舞,会给他们地区或家族带来兴旺。因此,人们总是争着将马灯舞首先接入自己的村所。 解放初,鹤市马灯舞演出队曾代表龙川县参加粤东地区文艺表演;1956年,丰稔镇黄岭村马灯演出队曾代表龙川县参加韶关地区文艺会演,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培养人才传承民间艺术 曾经繁荣的马灯舞由于历史的原因也一度衰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破“四旧”和艺坛上批判“才子佳人”的风潮冲击,龙川鹤市、通衢等镇的马灯舞一度消失,直至现在也没有活动。只有丰稔镇、麻布岗镇等一些乡村,在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有些复兴动向,但都是“旧壶装新酒”,即在《四季调》上填词,换上宣传时事政策的新内容,丢掉了传统艺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知道打马灯的传统内容和传统打法。 龙川县丰稔镇黄岭村马灯队是保存最好的马灯舞团队之一,但是,因为经费与人才等原因,马灯队隔三五年才组织表演。龙川县丰稔镇黄岭村村委主任叶年新说,该村的马灯队最近的一次表演是在2002年。5年没有演出,打马灯用的道具也变破旧了。在今年我市公布的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中,打马灯榜上有名。为了将这一客家民间传统艺术节目传承下去,黄岭村村委会干部商量决定着手筹备资金,计划明年春节期间组织马灯队队员表演节目。该村70岁的老艺人叶桂添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个到村委会报名参加演出。叶桂添从15岁开始学打马灯,至今已数不清参加过多少场演出了。虽然身体硬朗,但是随着年岁渐高,他认为,为了将打马灯这一民间传统艺术传承下去,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用老艺人传帮带的形式,培养新的接班人。 有民间艺术家认为,马灯舞的文采以及曲调的优美、吉祥的色彩、风趣的舞姿,群众喜闻乐见,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艺术研究价值。为了使这一民间的传统艺术传承下去,近年来,龙川县文化部门派出专业编导、作曲人员寻找懂得马灯舞渊源和传统打法的老艺人,并着手收集整理、保护资料。如今,打马灯是龙川县山歌剧团的保留节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