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扆禹
释义

简介

黄扆禹,1920年12生,福建福州人。

简历

1938年在福州抗敌后援会宣传工作团第31分队工作。1940年任闽江特委青年部长兼南平中心县委书记。1946年任闽中特委书记。1947年初任闽浙赣区党委委员,1949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6月任闽浙赣省委秘书长。1949年8月任南平地委副书记,1954年6月任省委党校副校长。后先后在福建农学院、省农科院等工作,1975年8月任省气象局局长。1985年7月当选中共福建省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90年10月--1992年10月任省顾委委员、省顾委负责人,主持省顾委工作。

生平事迹

1938年夏天的福州,骄阳似火。古树苍苍,一派幽静的双虹小学里,来了个年轻人,要找这里的老师郑挺。郑挺当时已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福州总队队长,正以双虹小学老师身份作掩护从事抗日救亡工作。这个年轻人找郑挺做什么?难道他也要加入共产党、参加抗日?当时的年轻人现在已87岁的老人黄扆禹告诉我们其中的故事。

郑挺是我的入党介绍人

大多数参加革命的人,都有革命引路人,黄扆禹也不例外。他的革命引路人就是他的福州老乡郑挺。“说起我和郑挺的相识,可以追溯到1937年。那时,我兄长在上海,所以我考入上海同济大学附中念书,住在哥哥家。有一天我回家,发现家里来了个年轻人,目光炯炯,气宇轩昂,他就是郑挺。他是上海大夏大学理化系的学生,因开展学生运动,曾被捕,释放后就住在我哥哥家,就这样我们渐渐熟悉起来。他学识渊博,性格开朗坚毅。我将他视为良师益友。”从此后,畅谈人生理想,剖析国内外形势,慨叹民生疾苦,成了这对年轻人聚在一起的共同话题。原本懵懂无知的心就这样被照亮了,潜藏在心底的满腔革命热情就这样被唤起了。

1937年8月,日军攻进了上海,上海成了黑暗的孤岛。上海非久留之地,黄扆禹回到了老家福州。当时郑挺受党组织委派已经回到福州,开展地下斗争。国家处于危难之中,被擦拭点燃的心再也不能若无其事地平静生活下去,汹涌澎湃的爱国情感使黄扆禹觉得必须要有所行动,于是才出现到双虹小学找郑挺的一幕。“我在双虹小学找到了他,后来他成了我的入党介绍人。”黄扆禹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成了郑挺的革命同志。从此,生活向他敞开了另外一扇门,生活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抗敌后援会工作的日子

七七事变后,抗战的烽火燃遍神州。福建省于1937年11月成立了抗敌后援会宣传工作团。该组织十分庞大,下属30几个队。黄扆禹是在第三十一分队工作,三十一分队和十四分队是共产党领导的。“我们有着更坚强的抗日决心和饱满的抗日热情,所以我们三十一分队和十四分队的抗日宣传格外活跃。”他们创办了《大家看》墙报和《时事报道》,在繁华热闹的大桥头及饭馆门口张贴,及时报道抗战时事,评论抗战形势,因图文并茂,消息快捷,引得老百姓纷纷驻足观看。

在国民党的眼皮底下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需要很小心谨慎。一不小心就会被国民党特务嗅出气味。所以黄扆禹他们平时办报都是将从香港报纸上得来的消息,改头换面后才刊登。不原文刊登、也不注明出处。但也有疏忽的时候,记得有一次,他们将有关苏联和芬兰战争的消息原文刊登了出来,第二天就来了一队荷枪实弹的国民党特务,将他们的队长抓去问话。还好队长沉着冷静、巧妙应对,国民党特务问不出所以然,才将他放了,他们因此逃过一劫。秘密从事地下工作,虽然不是整天面对着战火和硝烟,但要面对冷枪暗箭,一不小心就有被查封和抓捕之虞。

在抗敌后援会的宣传工作中,经黄扆禹之手编辑过的文章无数,可他至今还记得他初看到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时的震撼。真乃奇文也!道理讲得既通透深刻又明了易懂。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对亡国论的批判,对为什么要持久战及对抗日三个阶段的分析等,让黄扆禹看后不禁击节叫好,深受启发。如此好文章,不管冒多大风险,一定要与群众见面,他暗下决心。他们把这篇文章分散开来登在手抄报上。群众看后的反映正如他们所料,大家的抗日信心被提升,抗日士气被鼓舞。当时恐日病正在一些地方发散开来,不少军队士兵和民众心中弥漫着一股悲观失望的情绪,这篇文章的出现可谓及时。

1938年,是福州不平静的一年。日军飞机首次轰炸福州后,福州人民就在飞机来袭的警报声中生活。但福州人民并非忍辱偷生之辈,在我党的暗中组织下,福州的群众举行了两次示威大游行以表达自己的愤怒。这两次游行黄扆禹都参加了。一次为福州各界万人大游行,大家举着毛主席的头像,高呼着抗日口号,从省体育广场也就是现在的五一广场出发绕到南门兜,浩浩荡荡朝南街、鼓楼一带行进。游行的队伍排成了一条火龙,整条街成了火的海洋,福州的老百姓被深深震撼了。“我也很激动,为大家的抗日热情所激动。”另一次游行规模更大,人数更多,达5万之众。地点还是省体育广场。试想象,不大的体育场里站了5万名群众,黄扆禹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情景,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头,煞是壮观。

与王助的同志情谊

“忆起了你,有泪难流;随你同志,空自归。从此革命受重创,从此永与故人违……”黄扆禹告诉我们,这首歌叫《忆王助》,是得知王助牺牲后,大家悼念他时唱的歌,词曲都是曾镜冰所作。他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是1941年底,他到闽北省委机关所在地(当时省委机关辗转到了邵武)汇报情况,刚进门,就发现气氛很低沉,机关同志都在唱一首歌,歌声里充满了悲伤和怀念。这首歌就是《忆王助》。福建省委书记曾镜冰告诉他:王助牺牲了。他一听,呆住了,不由回想起和王助并肩战斗的情形。

黄扆禹和王助接触主要是在南平。1939年5月,国民党有关部门和福州地区的学校迁往南平后,新四军福州办事处也迁到了南平,作为办事处主任的王助也到了南平。1940年,黄扆禹也被调往南平,任闽江特委青年部长兼南平中心县委书记,跟办事处的人员多有接触。“当时办事处的处境很恶劣,四周都布满了国民党特务。所以我们一般是在敌人疲惫松懈时的下半夜去办事处,天未亮就赶紧离开。一为了解和交流情况,二为看看新四军的报刊和文件。办事处报刊真不少,新四军《抗敌报》往往一来就被我们拿走,另外还有《新华日报》、《群众》、《解放》等报刊。”可是没想到,天妒英才,王助在顺昌与建阳交界处开辟抗日游击据点时遭遇土匪,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7岁。

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经常要面对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离别!八年抗战的胜利,正是无数知名不知名志士牺牲换来的。对战友的怀念,更化作前进的动力。黄老一字一句地给我们念着《忆王助》的歌词,没有停顿,这让我们真真切切地领悟了革命同志间的真挚友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7: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