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彩陶舞蹈纹盆 |
释义 | 彩陶舞蹈纹盆是197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犬通县上孙家寨遗址甲区发掘第20号汉墓时发现的。具有舞蹈画面简洁,线条明快,笔法酣畅。透过静止的画面,仍能让今人感受到远古的舞蹈艺术家击节踏歌、肢体扭动时强烈的节奏感的特点。 简介(马家窑类型) 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这个彩陶盆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底部10厘米,卷唇平底,内壁绘有四道平行带纹,最上一道较粗,口沿处也由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舞蹈人三组,每组两边用内向弧线分隔,两组弧线间还有一条斜向的柳叶形宽线。舞蹈纹每组五人,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上有辫发,外侧的两人的一臂均为两道线,似为表示舞蹈动作之意。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个人物的体侧都有一尾状物,大约是模拟动物的一种装饰。舞蹈人足下的四道平圆圈线,可能是表示人们在湖边进行舞蹈表演的场景。在这里,彩陶工艺家表现的意境,富有诗情画意。彩陶盆的外壁用三道线装饰,它模拟着三道绳圈将陶盆紧紧地捆扎着。这是一件杰出的优秀彩陶工艺品。 相关发现无独有偶,18年后,即1991年春天,甘肃武威市在进行文物普查过程中,在市区以南的新华乡磨嘴子遗址采集到一批残破的彩陶片。返回室内整理时,发现这些彩片属同一个体,遂多次前往该址,反复寻找缺失的残片。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使这件陶器大体得以复原。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一件彩陶盆,盆内壁绘有两组手拉手的舞蹈人物,每组9人。舞蹈画面之间和盆外壁绘弧线、弧边三角、校形叶纹。构图比较简单,舞者头、腹部用圆球来表现,肢体、胸部为简单的线条,下肢绘长短一致的三股竖线,应是对舞蹈人所穿服饰的抽象化概括。由于舞蹈人物增多,排列紧凑,加之几何图形化的处理手法,使画中人物形态略显僵硬,动态感随之削弱。与上孙家寨舞蹈纹不同的是,舞蹈者脑后没有下垂的"发辫"。1995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黄河上游的同德县发掘了宗日遗址。这是迄今为止在黄河上游地区发掘规模最大、地理位置最西、出土文物也最丰富的一座马家窑文化遗址。在该址第157号墓内再次发现一件彩绘舞蹈纹盆,盆沿面绘对齿、斜线,腹外壁绘三股平行线及两个相交而成的折钩,宛若水面翻起的一排浪花。盆内壁所绘舞蹈人物分两组,每组人物数量不同,一组11人,另一组13人,比较特殊。舞蹈画面之间的纹样与前几件大致相同。舞蹈人的形象与磨嘴子所出接近,唯四肢、胸部线条略粗,下肢大多简化为稍粗的单线,少数绘双线。尽管舞蹈人数更多,但画面处理的比较活泼,给人一种优雅舒缓的舞蹈意境。宗日遗址共清理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180余座,其中有些属半山类型和齐家文化,尚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座墓属马家窑类型,但可以肯定这是迄今所见最大的一处马家窑类型墓地。该墓地仅出此一件人物舞蹈纹盆,仅此足以说明此类彩陶盆在当时应属权贵重、特殊之物。不久前在日本出版的一本书籍中披露一件新的舞蹈纹盆,这是目前所见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中画面最精彩的一件。此器为细泥橙黄陶,通高11.5、口径34厘米,大敞口,宽沿,弧腹较浅,上腹捏塑鸡冠状器耳一对,平底。器表打磨光滑,绘黑色彩,外腹壁绘有密集的流动水波,其间穿插零星的卵点,盆沿绘细密的网格。盆内壁绘舞蹈人物,推测画面应为3组,每组5人,互相手拉手作舞蹈状。其人物构图与上孙家寨所出接近,舞者头部为圆形,但脑后无"发辫",躯体略粗肥,肩宽腹瘦,形体健美,胯部突起一短斜线,四肢纤细,末端略加粗,以表现手、足。舞蹈画面之间绘弧线、弧边三角纹。从构图、运笔可明显看出,彩绘者的绘画技巧极其娴熟,画面处理相当出色,舞蹈者的形态描绘颇具写意画的笔法,寥寥数笔,准确地表达出舞者的神态、肢体的摆动和舞步的运动方向。左侧2人头部偏向右方,其体态、舞姿也作相应的扭曲,双腿交错,以左腿为重心,右腿甩向左前方。右侧2人面部、体态则向左略微倾斜,下肢动作与左侧2人恰好相反,以此烘托并强化了中心领舞者的突出地位。画面所表达的舞蹈语言相当丰富、准确。该作品不仅让我们形象地观赏到5000年前"舞蹈艺术家"那幽雅美妙、整齐划一的翩翩舞姿,而且能感受到原始社会欢快、浓烈的部落节日气氛。 艺术特点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一般用音乐伴奏。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件彩陶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盆用细泥红陶制成。大口微敛,卷唇鼓腹,下腹内收成小平底。口沿及外壁上部采用了一些简单的线条装饰,作为主要装饰的舞蹈纹在内壁上部。舞蹈纹共分三组,每组有舞蹈者五人,手拉着手,踏歌而舞,面向一致。他们头上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飘动的饰物,似是裙摆。人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增添了舞蹈的动感。更奇妙的是,每组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好像是为了表现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和摆动频繁。西方现代绘画中把在静止画面上表现事物的连续运动视为一种艺术创新,而在中国的原始艺术中就已出现了类似的表现手法,这种大胆的创造不能不使人击节赞叹。彩陶盆的设计制作,还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纹,代表地面。盆中盛水时,舞人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小小水盆成了平静的池塘,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关于舞蹈的内容,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大家一致认同的是它不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先民们群舞的热烈场面,更形象地传达出他们生机勃勃的活力。正如德国学者格罗塞所说:“原始的舞蹈才真是原始的审美感情的最直率最完美,却又最有力的表现”。 历史及影响从一些发表的材料看,宗日墓地所出彩陶多数与马家窑类型王保保组一致,可作为判断其时代的参考。流失日本的舞蹈纹盆沿面较宽,大口,浅腹,内外腹壁所绘花纹极具马家窑类型雁儿湾组风格。武威磨嘴子所出彩盆腹部高深,下腹内敛,内外壁所绘花纹与上孙家寨、宗日彩陶盆接近,唯线条宽大粗犷,是马家窑类型小坪子组的特征。据严文明先生研究,马家窑类型的雁儿湾组要早于王保保组,小坪子组的时代最晚,据此可推定上述彩陶盆的时间早晚。有趣的是,上述彩陶盆的时间早晚与其出土的空间位置呈正向对应,流失日本的一件时代应最早,其器形、花纹也与兰州左近出土的同时期遗物相同;上孙家寨、宗日所出两件时代居中,其造型多流行于青海东部地区;磨嘴子一件最晚,此种深腹造型的彩陶盆为甘肃河西走廊地区马家窑类型所特有,在武威至酒泉一线均有发现。这一现象表明,舞蹈纹盆很可能是在马家窑类型中期首先出现在兰州左近一带,随后逐渐西移,流行于青海东部湟水上游、黄河上游地区,晚期则进入到甘肃河西走廊。这一趋向正好同马家窑类型中晚期开始向西北迁徙、拓展的格局相呼应。自马家窑类型以降,舞蹈纹曾一度消声匿迹,无论在半山类型、还是在马厂类型中,至今尚未有此类题材的遗物发现。但是,在马厂类型以后,这一艺术形式却再度出现。1987年,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发掘了干骨崖遗址。这是一个包含有墓地和多处生活居址的遗址群,出土有多件绘人物舞蹈纹的彩陶器和残片。四坝文化较之马家窑类型晚了近千年,舞蹈纹的造型也有所改变,有些尚保持写实的构图,用倒瓜子形表示舞者的头部,躯干瘦长,细腰,双手交合于腹部,下身着长裙曳地;有些采用几何线条构图,用叠置的三角形表现舞者的头部和躯体,造型相当简化。而变化最大的是人物数量更多,排列十分紧凑,不见相互手拉手的造型。舞蹈者有的不分组,围绕器腹排列一周;有的3人为一群,围绕器腹分为若干组,构图十分精细。四坝文化中盆类器数量不很突出,内彩已极少见,所见舞蹈纹多绘于陶罐腹中部。舞蹈纹在四坝文化中的再现,说明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远古文化中有着顽强的生命活力。这种画面在彩陶花纹中反复出现,形象地再现了该地区远古居民精神生活的一个层面,并暗示我国西部氏羌系统从很早起就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这一传统经久而不衰,一直保持到今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