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话题作文与高考散文导写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2月1日) 平装: 194页 开本: 32开 ISBN: 7210027874 条形码: 9787210027874 尺寸: 20.4 x 14.6 x 1 cm 重量: 222 g 作者简介王福河,江西师范大学《读写月报》杂志主编,全国青少年写作中心副理事长。江西省中学骨干教师培训语文科主讲,曾经撰写、主编高考资料逾600万字。 内容简介本书针对话题作文能够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以及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个性化的表述等特点,全面地介绍了高考中话题作文的写作方法。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精神奠基性话题,针对自然、生命、精神家园、人格塑造、哲理话题等不同的话题分门别类的进行了讲解,其中既有经典段落的导读,又有各类题材的高考佳作欣赏和分析,可以使考生对不同的命题都有准确的把握。在第二部分中重点讲述的是话题作文的构思技巧,讲述了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以及写作时的创新途径。第三部分讲述的是话题作文的语言技巧,涉及到了表述过程中的言意关系以及书面叙述的明线和暗线。第四部分讲述的是高考中散文的写作。在第五部分中作者分别选取了2003年高考中的记叙性、议论性以及抒情性散文的例文进行分析和讲解。 媒体评论绪论 话题作文——中学写作理念更新的题型 “话题作文”题型始用于1999年高考全国卷,至今已连用四年。从对综合语文能力的检测功能和对语文学科写作素质教育导向作用这两个角度比较,话题作文优于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因此,高中师生应对话题作文产生的背景及其特点有个整体把握。 话题作文出现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有两个重要的催生因素。首先,它是写作观念更新的产物。语文教育界自80年代始,就语文的根本属性问题展开了一场广泛、持久、深入的讨论,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众多教育界的教师、学者、专家们参与了论争。至1997年,由于众多媒体参与了论争的“炒作”,原属于母语教育学科性、专业性的争议,增加了强烈的社会化色彩。一些报刊文章及书籍出自媒体自身的需求,发表了一些不讲客观、不审事实、惟图轰动效应的偏激言辞。然而也正是这种“双刃剑”作用的“妙作”,激起了包括各阶层人士参与讨论的热情。当媒体的“煽情”作用平静下来后,一批富有历史使命感的学者、编辑、专家及大学中学语文教师,并未因“热点”降温而终止思考,而是进入到涉及写作教育具体问题探讨的系统工程中去。与传统观念相比富有新创意的中学写作理念及写作教材相继面世,成为最终冲击传统标题作文的先声。而高考作文命题,与这场讨论互动并起到超前导引作用。 话题作文的出现,不仅仅是写作题型的变化,而是写作教育观念更新的体现。 我国本是世界上写作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很多珍贵的资源未能发挥重要作用。古代写作教育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措施,是注重引导蒙童先“放胆”再“规范”,由写“放胆文”到写“小心文”。在启蒙教育阶段,青少年的写作兴趣成为精神追求之前,不用章法技能问题的批评来扼杀孩子的写作积极性。这种“放胆文”放到什么程度呢?可用苏轼六岁人私塾后的例子说明。苏轼的启蒙先生是个道士,为人刚正不阿,傲视权贵。他的教学方式是先让学生读书,再按各种书的不同特色来学习表述,而表述的内容任学生发挥。苏轼对这段生活的回忆是:“初学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老师让孩子们去“论古今治乱”,不是要孩子有什么治国安邦大计,而是让孩子们打破策论的神秘,无所顾忌地放胆说话。苏轼写《夏侯太初论》时年仅十岁,其中写道:“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小小年纪就对人们或许有面对生活中千金、猛虎的从容,却不能承受破釜、蜂虿之轻的心态放胆讥评。苏轼及当时蒙童们所接受的母语教育形式、学习写作的方法,实与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学习方式及美英诸国的中小学教育方法相近。 然而科举制度影响了这种写作理念的发展,科举考试的评卷规范,孵化出了“八股文”这种应试写作题型。它以“代圣人立言”为立意特点,以规范、程式化的表述为形式特点,它能考查学生对经书的把握、文言功底、行文技能。 …… 目录绪 论 话题作文——中学写作理念更新的题型 第一部分 精神奠基性话题 第一章 “自然”话题导写 一、建立现代人的自然观 二、中华文化的永恒光辉 ——先哲的自然观 三、对现代生活的质疑 四、精彩文段导读 五、“自然”话题美文(段)选读 六、“自然”理念高考佳作品读 第二章 “生命”意识话题导写 一、对生命的尊重及生命价值观 二、对“少年英雄情结”的反思 三、经典语段导读 四、“生命理念”美文导读 五、“生命”题材高考佳作导读 第三章 “精神家园”导写 一、人类生存的三个层面 二、对精神世界单一性的质疑 三、精彩文段导读 四、“精神家园”话题精美短文导读 五、高考作文佳作导读 第四章 人格塑造话题导写 一、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 二、“人格”贵在坚守 三、精彩文段导读 四、人格理念高考佳作简评 第五章 哲理话题导写 一、两种“哲理”性 二、经典语段导读 三、高考佳作评析 第二部分 话题作文的构思技能 第六章 高考话题作文的审题 第七章 高考话题作文的立意 一、辐射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 二、虚与实的统一 第八章 记叙性文章立意的深入发掘 第九章 议论性文章立意的深入发掘 一、有层次地析例 二、解析事物的因果关系 三、“类、因、法、果”深入方式 第十章 话题作文创新精神培育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