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采红菱
释义

《采红菱》改编自安徽宣州民歌。据百代公司出版的作品上,一概注明是由 姚敏先生作曲,陈蝶衣先生作词。

这首歌由50年代的小调歌后刘韵和胞姐夏丹合唱,当年十分红,后来被翻唱的不计其数。刘韵一生致力于具有东方审美特点的歌曲,对西化歌曲比较反感。她首唱的名曲有《山前山后百花开》《花谢花飞飞满天》《采红菱》《小白船》《采莲花》《知道不知道》等。

附录1 《采红菱》歌词

采红菱

作词:狄薏(陈蝶衣)

作曲:姚敏

男)(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 采红菱

得呀得郎有心 得呀得妹有情

就好像两角菱 从来不分离呀

我俩一条心

(女)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 采红菱

得呀得妹有情 得呀得郎有心

就好像两角菱 也是同日生生呀)

我俩心相印

(男)划着船儿到湖心呀 你看呀嘿看分明

湖水清呀照双影 就好像两角菱

(女)划着船儿到湖心呀 你看呀嘿看分明

一个你一个我 就好像两角菱

改编自安徽民歌,它最早起源于安徽宣州(另有说宣州附近江苏高淳)。从上世纪初期流行音乐出现以来,采集民歌并重新创作非常盛行。

最初的民歌《采红菱》只有女声调,它是宣州女子的生活写照:在高淳,下湖采摘红菱本来就是女子的活儿。六月水乡,“在曲曲折折绵延十数里的河面,密密麻麻的都是碧绿的菱叶。而垂柳飘拂的绿阴深处,飘出一只只菱盆,又将菱叶表面划开了,露出叶子表面下水的痕迹。菱盆中,端坐着一位位姑嫂,她们一边以手上的木板轻轻在盆边拨荡,一边随着菱盆贴在水面或左右旋转、或飘游向前。”

这首歌是1966年由日后华人乐坛的巨星、14岁的邓丽君唱红的,当年她正是凭着一首《采红菱》夺得台湾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冠军,随后正式踏上职业歌坛。邓丽君所演唱的这首《采红菱》据说是由上海著名作曲家(后移居中国香港)姚敏、陈蝶衣所创作的。

查资料得知,早在邓丽君之前,《采红菱》就有过相应的演唱版本了。在流行歌曲《采红菱》之前,另有一首极为相似的《采红菱》同时期或者更早些在江苏地区流传,歌词为:“(齐唱)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甲唱)姐姐她多开心,(乙唱)妹妹她多高兴。(齐唱)就好像两角菱,同根生呀,我俩一条心……”除了邓丽君版的情侣对唱改成了姐妹对唱以外,两首歌基本无差。

经姚敏、陈蝶衣先生重新创作的《采红菱》,唱词、节奏有很多变化,变为更流行的对唱“情歌”,而且演绎了许多的版本。除了上面的莫文蔚、伍佰版本,还有张德兰、区瑞强版,吕薇和屠洪刚的版本,还有屠洪刚和李玲玉版本的,董文华版本。还有翻唱过无数经典民歌的黑鸭子组合版。最为风光的是,《采菱舞》曾登上国际舞台而大放过异彩。“采菱歌舞”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加工后,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于维也纳,演出获得了银奖,在维也纳轰动一时。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采红菱》在不断的传唱中获得了新的生命,也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精彩的版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