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虎斑乌贼 |
释义 | 中文名称 虎斑乌贼 拉丁名称 Sepia pharaonis 生物代码 \\ 英文名称 \\ 地方名称 \\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鞘亚纲 拉丁纲名 Coleoidea 中文目名 乌贼目 拉丁目名 Sepioidea 中文科名 乌贼科 拉丁科名 Sepiidae 中文属名 乌贼属 拉丁属名 Sepia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胴部盾形,胴长约为胴宽的2倍;雄性个体的胴部背面直至头部背面具许多较密的横条斑纹,状如"虎斑",雌性个体的胴背面也具"虎斑",但偏向两侧,也较稀疏。肉鳍较宽,最大宽度略小于胴宽的四分之一,位于胴部两侧全缘,在末端分离。无柄腕长度略有差异,一般为4〉3〉2〉l或4〉1〉2〉3,吸盘4行,各腕吸盘大小相近,角质环不具齿,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全腕中部的吸盘骤然变小并稀疏;触腕穗镰刀形,约为全腕长度的六分之一,边膜较宽,吸盘5、6行,大小不等,中央者大,其中3、4个特大,其角质环不具齿,小吸盘具小尖齿。内壳椭圆形,长度约为宽度的2.5倍,背面具同心环状排列的石灰质颗粒,肋不明显,腹面的横纹面略呈倒"V"形,线条略有不平,中央有1条浅沟,壳的后端骨针粗壮。已知成体的最大胴长为400毫米。 分布 南海,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大洋洲北部、东部和西部,印度近海,红海。 生活习性 暖水性较强,主要生活于亚热带和热带海域。冬季在百米左右的深水区越冬,春季集群游来浅水区交配、产卵;并有明显的趋光性。渔民利用其追偶、争偶的习性,使用四角敷网,上缚活的雌体和雄体各一只,放入海中,配以灯光,诱集前来的虎斑鸟贼。在南海,本种常与白斑乌贼和拟目乌贼栖居一起。 繁殖习性 春季集群游来浅水区交配、产卵;在广东近海的产卵期约为4-5月,水温18-24℃,产卵于5-20米水深处。卵子较大,孵化前的卵子长径约27-34毫米,短径约14-16毫米,略呈葡萄状,一端较突,另一端为分叉柄,卵膜为奶油色型,半透明;卵子分批成熟,单个产出,多扎附于柳珊珊、马尾藻或细枝、细绳上。在繁殖期间,雄体背面的"虎斑"特别鲜明,即所谓的"婚装色彩",有追偶、争偶等复杂的性行为,并有明显的趋光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