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财源建设 |
释义 | 财源建设,是一个经济学范畴,通俗地讲就是财政来源建设,也就是一级政府根据多种财源构成的分析,进行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财政效益的一种建设行为。 财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扶持经济发展,实现财政增收,最终形成规模和效益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经济和财政的良性互动。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财政的资源配置、宏观调控、收入分配和监督管理等职能都是为了做大经济蛋糕服务的,作为财政企业部门,应当树立效益型财源观念,坚持围绕经济抓财政,立足财源谋发展,力争达到增加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财政效益的良性循环的财源建设格局。 对财源构成的分析,有助于职能部门统筹兼顾、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制定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和应对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财源的构成或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从时间性上看,有现实财源、梯度财源、新兴财源和后续财源;从表现形式看,有显性财源和隐性财源;从所起的作用上看,有骨干支柱财源、主体财源和一般财源;从区域分布上看,有集约(板块)型财源和分散型(单体)财源。因此,加强财源建设,必须合理分析财源结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